新形势下医学生核心能力探析

2012-01-24 02:40周继芳朱德超王绪伦
中国医药导报 2012年5期
关键词:医学教育医学生医学

周继芳 朱德超 王绪伦

成都医学院,四川成都 610081

新形势下医学生核心能力探析

周继芳 朱德超▲王绪伦

成都医学院,四川成都 610081

医学生核心能力是医学专业学生在完成医疗卫生活动中所必备的个性心理特征的综合,主要由语言交流能力、自我学习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医学职业人格四部分构成,在医学生能力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其发展受到学校教育、实践活动、非智力因素的影响。

医学生;核心能力;概念;结构;影响因素

随着新一轮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现代医学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医学模式已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模式,医疗服务从“以疾病为中心”转向“以患者为中心”,医疗方式也由“诊断-治疗”型转变为“预防-诊断-治疗-康复”型[1]。这些功能的变化,给医学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学生必须成为既有高超医疗技术,又集人文精神、科学素养为一体的高素质人才[2]。因此,加强医学生核心能力的研究,推进医学教育改革,更显迫切和必要。

1 医学生核心能力的概念

核心能力(core-competence)是由美国战略管理专家普拉哈拉德(Prahalad)和哈默尔(Harmel)于 1990 年在《哈佛商业评论》中首次提出的,原用于描述企业的竞争力,强调其具有的价值性、独特性、难以模仿和不可替代性、长期性等特征。该概念提出后得到了广泛认同,“核心知识”、“核心能力”的概念被广泛引用,成为各领域研究的热点[3]。我国和国际上一些医学教育组织也对此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医学生核心能力标准。如2002年4月,国际医学教育组织制订的全球医学教育最基本标准,即全球医学教育最基本要求(Global Minimum Essential Requirements in Medical Education),将医学生核心能力分为 7个领域60条标准[4]。我国教育部在1998年颁布的《普通高校本科专业介绍》和中国医科大学等17所院校在2000年校协作项目制订的培养目标中,也都对此做出了较详细的规定。重视医学生核心能力的培养,已成为医学教育工作者的共识。

尽管“核心能力”一词已人人皆知,但仍没有形成一个权威的定义。普拉哈拉德(Prahalad)和哈默尔(Harmel)认为,核心能力是组织中的积累性学识;Coombs等提出的组合观认为,核心能力是各种能力的组合;吉林大学邹国庆等认为,核心能力是以独特的知识和技能为特征表现出来的等[5]。心理学认为,能力是人完成某种活动所必备的个性心理特征。它在心理活动中表现出来,是影响活动效果的基本因素,是符合活动要求的个性心理特征的综合[6]。综合各家观点,笔者认为,医学生核心能力是指医学专业大学生在完成医疗卫生活动中所必备的个性心理特征的综合。

医学生核心能力的发展是在学习和运用医学知识、技能的过程中完成的。离开学习和训练,其核心能力是得不到发展的。在训练水平、花费时间等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能力强的个人将比能力弱的个人取得更好的成效。可以说,医学生的核心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其在医学知识和技能上可能达到的水平和成就。

2 医学生核心能力的构成

最早对能力结构进行探讨的心理学家是英国的斯皮尔曼(Spearman),他提出了能力的“二因素说”,认为人的能力由两种因素构成:“一般因素”(G因素)和 “特殊因素”(S因素)[7]。一般因素是个人的基本能力,也是一切智力活动的共同基础。特殊因素是个人完成各种特殊活动所必需具备的能力。人完成任何一种活动都是由G和S两种因素共同决定的。当医学生进行一项医疗活动时,既离不开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等一般能力,也需要良好的语言沟通能力、严密的逻辑推理能力等特殊能力的参与。

教育家们从不同的角度,对医学生核心能力的结构进行了研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其中影响较大的包括:世界卫生组织(WHO)卫生人力开发司教育处处长Boelen博士提出的“五星级医生”概念,其认为医学生应具备“提供卫生保健、做出决策、善于沟通、领导社区、精通管理”五方面能力[8]。英国医学教育总会认为,医学生应具备“获取包括个体、家庭和社会的有关健康、健康促进、疾病、预防和管理方面的知识和理解;获取和熟练掌握基本临床能力;获取和表现出高质量医学实践所必需的态度”三方面的能力。美国医学教育协会认为,医学生应具备“在伦理学、职业道德方面必须是利他主义的;在医学基础知识、科研和临床知识方面必须是知识化的;必须具备熟练的临床技能;在预防、信息、公共卫生方面必须具备全面责任感”四方面能力[9]。国际医学教育组织制订出了7个领域60条标准的“全球医学教育最基本标准”。对以上观点进行概括和分析,并结合现代医学和我国新医改提出的要求,笔者认为,医学生核心能力应主要包括以下四个组成部分:语言交流能力、自我学习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医学职业人格。在医学生的能力体系中,其居于核心位置,处于基础地位,重要性不言而喻。

2.1 语言交流能力

在医疗活动中,医生必须与患者、患者家属及相关人员进行交流,了解病情和病史,获得同事的支持和帮助。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许多非生物因素也会在患者的健康状态中反映出来,如经济地位、家庭关系、文化背景、个人卫生习惯等都影响着患者的健康、疾病及功能状态[10]。因此,医生具备良好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能仔细倾听,精确、简炼地进行描述,掌握社交技巧,擅于与他人进行交流,这对于医疗活动的成功是极为重要的。对医学生语言交流能力的培养,已成为医学教育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2.2 自我学习能力

“教育的真正目的之一,是教会年轻人在今后一生中能自己教育自己。”[11]在现代医学快速发展,医学知识爆炸的21世纪,个人所能掌握的知识是微不足道的。无论学生在校成绩如何出色,其所能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总是有限的。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在《学习:内在的财富》报告中就提出了“终身学习”的概念,强调把着眼点从教育转向学习,强调教育的使命就是使人学会学习,教育应该培养终身学习者。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应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在网络信息越来越丰富的今天,如何获取最新的高质量的医学信息,并能懂得如何分析和利用它们,从而做出最佳决定,是医学生必须具备的能力。二是使用循证医学的能力。循证医学是20世纪90年代迅速兴起的一门新兴学科,是关于如何遵循科学证据进行一切医疗卫生实践活动的科学,简单地说就是“遵循证据的医学”[12]。它强调按现有最佳科学证据进行医学决策,不能单凭主观臆断或个体经验来决定,必须通过医学实践提供的证据来检验。循证医学改变了传统的以个人经验为主,依靠教科书、专著和医学期刊上零散的研究报告以及高年资医师的指导进行治疗的模式,确保了真正有效的新疗法的迅速推广和一些无效疗法的及时中止。三是自省的能力。医学生必须能认识到自身的局限性和弱点,能够理解并正确对待批评,这样才能成为合格的医生和人。孔子曰:“吾常三省吾身。”医学生只有具备了这种能力,才能正确面对职业压力等问题,确保自己的身心健康并不断进步。四是继续学习的能力。医生是一个需要付出毕生精力的职业。随着医学科学的飞速发展,治疗手段日新月异,医生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就是继续学习的能力。优秀的医务工作者必须知道自己应该学习什么及怎样学习。

2.3 问题解决能力

医学生在学校可以学习到一些重要的概念和原理,如病理学、生理学方面的知识,它们使医学生能理解病症与疾病诊治的关系,了解治疗的原理。但医学生必须学会将科学知识和医学实践有机结合起来,用理论知识去指导解决实际问题。医生应该能发现问题,并从个人、家庭、文化及经济等不同方面来确定问题的本质,收集准确的相关资料,制订解决问题的方法,然后实施治疗,解除患者的病痛。这是医学生最重要的核心能力。

2.4 医学职业人格

职业人格是个人为适应社会职业所需要的稳定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行为方式的独特结合,它可从职业意识、职业精神、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性格等方面体现出来[13-14]。良好的职业人格一旦形成,往往能使个人正确的职业观成为一种自觉的行为表现,从而应对复杂的社会环境和激烈的竞争,它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必备条件。当前,新医改对医疗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疗环境客观上又存在着医患关系紧张、医疗道德缺失、监督机制缺失等不利因素,使医学生不得不面对复杂的社会环境和巨大的工作压力,因此,加强医学生的职业性人格的培养十分重要。

3 医学生核心能力发展的影响因素

医学生核心能力的发展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概括起来主要包括先天素质和后天因素。先天素质是指有机体以遗传为基础的解剖和生理特点,如感觉器官的感受性、肢体的灵活性等。后天因素主要指环境、教育、实践活动等。先天素质虽是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但造成医学生核心能力出现个体差异的,主要是后天因素的影响。

3.1 学校教育的影响

学校教育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地施加影响的活动。良好的学校教育在学生能力发展中起着主导作用。医学生核心能力的方向发展、发展水平及速度,与其接受的医学教育密切相关。当然,在教育教学中发展学生的能力并不是无条件地、绝对地、自发地,而是依赖教师对教育教学内容的正确选择、教学过程的合理安排、教学方法的恰当使用等。教师是在传授知识、培训技能的过程中,促进学生能力发展的。因此,正确认识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至关重要。

3.2 实践活动的影响

人的能力总是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最终形成的。离开了实践活动,即使有良好的先天素质、环境和教育,能力也难以发展起来。东汉科学家王充就提出了“施用累能”、“科用累能”的思想,强调能力是在活动中积累的起来的,从事不同职业的实践活动可以积累不同的能力。医学是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高度结合的科学,其学科特点决定了医学实践活动在其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可以说,医学实践活动是培养医学生核心能力的必要条件。

3.3 非智力因素的影响

非智力因素是指智力因素以外的心理因素,主要包括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具体可表现为成就动机、求知欲、自信心、自尊心、好胜心、责任感、义务感、荣誉感、自制力、坚持性等。研究表明,非智力因素主要在能力的动力、定向、引导、维持、调节、强化六方面发挥作用[15]。非智力因素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能力发展的水平和活动的结果。

综上所述,良好的语言交流能力、完善的自我学习能力、过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健康的医学职业人格,是医学生在经过了医学教育后必须发展起来的最核心、最基本的能力。唯有如此,医学生才能更好地掌握医学知识和技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医务工作者。加强医学生核心能力的培养,是当代医学教育工作者的历史使命和重要责任。

[1]周道清,孙立荣.新形势下医学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9,(9):42-44.

[2]游金辉,陈耀辉,张小明,等.以人为本—注重医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J].成都医学院学报,2010,5(4):363-365.

[3]田永,任波.关于核心能力与核心竞争力的辨析[J].石油教育,2004,(2):60-63.

[4]国际医学教育组织.全球医学教育最基本要求[EB/OL].http://hx.scu.edu.cn/web/bkjy/ReadNews.asp?NewsID=38&BigClassID=4&SmallClassID=10&SpecialID=0.2005-5-17.

[5]邹国庆,徐庆仑.核心能力的构成维度及其特性[J].中国工业经济,2005,(5):96-103.

[6]孟昭兰.普通心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

[7]黄希庭.普通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8]曾诚,张伟,宛小燕.以培养目标定位医学生核心能力标准[J].医学教育探索,2004,3(1):23-27.

[9]贺加,郭立.21世纪医生培养目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实现措施[J].医学与哲学,2011,22(10):12-16.

[10]Gerald SL,Audrey FJ.美国人眼中21世纪的中国医学教育[J].中华医学杂志,2001,81(15):901-904.

[11]程伟.高等教育改革迫切需要深刻的观念变革[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10):38-40.

[12]张景,陈正堂.建议医学院校尽快开展循证医学教育[J].重庆医学,2009,38(1):102-104.

[13]李恩昌,刘宪亮.论医学生医学职业人格培养的必要性——医学职业人格研究之一[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5,18(1):21-24.

[14]苏澎,徐通.日本医学教学模式对国内临床实习工作的启示与思考[J].成都医学院学报,2010,5(2):183-184.

[15]卢家楣.心理学——基础理论及其教育引用[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Discussion on the core-competence of medical students in new situation

ZHOU JifangZHU Dechao▲WANG Xulun
Chengdu Medical College,Sichuan Province,Chengdu 610081,China

Core-competence is an essential mental characteristic of medical students when they take part in medical activities,which is consist of communicative ability,self-study ability,problem solving ability and medical professional personality.It plays a core role in the competence system of medical students and it is influenced by school education,practical activity and nonintellectual factor.

Medical students;Core-competence;Concept;Structure;Influencing factor

R197

B

1673-7210(2012)02(b)-0166-03

成都医学院院级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项目名称:新医改背景下的医学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以《医用物理学》为例,项目编号:JG2010016)。

周继芳(1972-),女,四川西昌人,汉族,讲师,硕士;主要研究

方向:大学物理教学,激光物理学研究。

▲通讯作者

2011-11-14 本文编辑:程 铭)

猜你喜欢
医学教育医学生医学
医学的进步
提升医学教育能级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
医学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
医学、生命科学类
对医学生德育实践的几点思考
明代医学教育纵横谈
浅谈医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对医学生心肺复苏课程设计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