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的规范化、个体化治疗——抗肿瘤合理用药专家圆桌会议纪要

2012-01-24 14:12:07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药学部哈尔滨150081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2年2期
关键词:免疫治疗个体化哈尔滨

董 梅(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药学部,哈尔滨 150081)

本期会议主持:李越,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药学部主任,主任药师。2010年中国药学会优秀药师,中国药学会医院药学专业委员会肿瘤药学学组委员,中国抗癌协会冀辽吉黑等十五省临床肿瘤学与药学协作联盟主任委员,黑龙江省药学会理事,黑龙江省抗癌协会抗癌药物专业委员会筹备委员会主任。

2012年1月7日,本刊在北国冰城——哈尔滨召开了抗肿瘤合理用药专家圆桌会议,出席会议的医药专家有李越、马满玲、吴玉波、何心、欧阳郢、李玉莲、白玉贤、张艳桥、董梅、张石革、张庆等。会议由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药学部李越主任主持,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消化系统肿瘤内科专家白玉贤教授和肿瘤生物治疗专家张艳桥教授分别就“结直肠癌规范化及个体化治疗的重要意义”和“肿瘤自体细胞免疫治疗的临床应用情况”进行了专题报告,参会的医学、药学人员对肿瘤个体化、规范化治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大家积极发言和提问,研讨十分热烈,并达成共识。

白玉贤教授在报告中指出,结直肠癌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恶性肿瘤之一,其防治工作任重而道远。从世界范围的肿瘤治疗现状来看,外科治疗水平虽有提高,但效果仍不够理想。我国结直肠癌治疗效果欠佳的主要原因是诊治不够规范,在外科治疗水平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切除范围不足,包括肠管、系膜、淋巴结及环周切缘等不规范;而内科治疗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治疗周期不足、方案随意,包括药物、剂量、疗程等不规范。近20年来,随着结直肠癌多学科综合治疗水平的提高,转移性结直肠癌的治疗效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步,但新的抗肿瘤药在延长生存时间的同时也存在不同程度的毒性。个体化治疗是根据患者个人的上述各方面情况而设计的治疗方案,它具有量体裁衣的优点,最大化地适应该患者的情况,是肿瘤治疗的发展方向。个体化治疗的实现基于机体的个体化,包括机体状态和机体基因表达谱,以及肿瘤的个体化,包括肿瘤状态及肿瘤基因表达谱。合理应用细胞毒药物、讲究靶向药物治疗的个体化、靶向药物的治疗策略成为抗肿瘤治疗的发展方向,希望通过医药学界的共同努力,在我国真正实现个体化规范性的多学科综合治疗,使广大患者受益。

张艳桥教授围绕肿瘤自体细胞免疫治疗的临床应用情况作了专题报告,他指出肿瘤生物治疗的主要机制是肿瘤的免疫治疗,是以现代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分子免疫学等前沿科学为基础,利用机体对肿瘤的免疫应答,通过生物手段改变肿瘤和机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调动机体对肿瘤的防御机制,达到控制肿瘤的生长、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生存期的目的。自20世纪70年代提出以来,肿瘤生物治疗已取得了较为良好的临床疗效,成为继手术、放疗、化疗之后的第4种肿瘤治疗模式。自体免疫细胞治疗在肿瘤治疗中具有一定的优势,目前分为特异性细胞治疗、非特异性细胞治疗和非特异性细胞诱导特异性细胞治疗3种方式,均在临床取得了良好的疗效。新的自体细胞免疫治疗方法也在陆续出现,如Rosenberg SA应用肿瘤浸润的淋巴细胞(tumor infiltrating lymphocytes,TILs)治疗进展期黑色素瘤;2010年4月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批准树突状细胞疫苗Provenge(sipuleucel T)治疗激素抵抗的前列腺癌。从研究进展、关注程度以及现有的治疗效果上来看,自体细胞免疫治疗将会成为未来肿瘤生物治疗甚至肿瘤治疗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

与会专家一致指出:(1)伴随对肿瘤认识的深入和医学免疫学、分子生物学、基因组学、药学、临床治疗学的综合发展,使临床肿瘤学发生着巨大的变革,在分子生物学基础上的靶向治疗发展迅猛,治疗趋向规范化、个体化、多学科协作包括中西融和、调控结合(扶正祛邪、同病异治、异病同治),正成为当今肿瘤治疗的主旋律。(2)基因检测包括 K-ras、EGFR、B-raf、Her-2、PIK3CA、ALK、MET和其它指标。根据疗效预测的生物标记物来筛选出获益患者,是个体化治疗的趋势。目前临床上根据患者基因表达的不同,把患者分为不同的群体,选择不同的治疗策略,从而使患者获益。在过去的20年中,个体化治疗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产生了许多重要的靶向治疗预测指标,在肿瘤的诊断、治疗、不良反应防治、生活质量和生存率的提高上有着广阔的前景。(3)药学监护任重道远,抗肿瘤药作用复杂、治疗指数小、毒副作用强,临床在制订特异性治疗方案时必须考虑诸多因素。抗肿瘤药在联合应用时会更有效,因为它们在生物化学方面的相互作用,合用会起到协同效应。如联合应用的药物不具有共同的作用机制,而且其主要毒副作用不交叉重叠,疗效会更好。因此,必须加强合理用药的干预与药学监护。药学监护(pharmaceutical care)是以患者为中心的药学实践,并非在实验室、办公室、教室里完成,必须在患者药物治疗中实施并获得实际效果,从专业观点阐述和制定的一个或多个监护计划,函盖患者用药相关的全部需求,包括选药、用药、治疗药物监测、疗效跟踪、用药方案调整、干预措施、不良反应防治等全程。因此,肿瘤药学组的工作更有深远意义。

猜你喜欢
免疫治疗个体化哈尔滨
我平等地嫉妒每一个去哈尔滨的人
《风平浪静》黑色影像的个体化表述
今传媒(2022年12期)2022-12-22 07:20:12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肿瘤免疫治疗发现新潜在靶点
奇妙的哈尔滨之旅
《老哈尔滨的回忆》国画
新闻传播(2016年13期)2016-07-19 10:12:05
肾癌生物免疫治疗进展
海南医学(2016年8期)2016-06-08 05:43:00
感受哈尔滨的冬天
小主人报(2016年2期)2016-02-28 20:46:43
个体化治疗实现理想应答
肝博士(2015年2期)2015-02-27 10:49:46
脂肪肝需要针对病因进行个体化治疗
肝博士(2015年2期)2015-02-27 10:4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