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遵惠,管薇薇
(1.昆明市中医医院,云南昆明650011;2.美国佛罗里达大学教学医院——桑德斯医院骨科和体育医疗中心,美国盖因斯维尔)
《灵枢·经脉》篇所载的十二经“是动、所生病”病候[1],对疾病的症候作了系统、完整和详细地论述,这些疾病与证候的出现,是脏腑经络病变的反应;同时出现的和一个疾病在不同阶段所出现的个别症候和体症之间,具有病理和治疗上的联系。根据十二经脉病候,辨证论治,是经络辨证针灸法临床运用的重要内容。
如耳聋:“手太阳小肠经……是主液所生病者,耳聋”;“手少阳三焦经……耳聋,浑浑焞焞”,两条经脉的病候都有耳聋的症候。但病候的描述,提示了辨证的区别:手太阳经的耳聋,是听觉失聪,听力下降;而手少阳经的耳聋,是听觉模糊,烘烘作响,耳闭昏闷。故手太阳小肠经发生病变而致的耳聋,循经取穴,主穴:后溪、腕骨、听宫。手少阳三焦经脉气变动失常出现的耳聋,循经取穴,当取主穴:外关、中渚、翳风、角孙、耳门。按十二经病候辨证论治时,还要遵循“经脉所过,主治所及”的循经取穴规律。“足少阳胆经……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至目锐眦后。”故耳聋,还当取听会、完骨、风池、丘墟、侠溪[2]。
十二经病候,在归纳总结病候的同时,指出了辨证的方向,提示了辨证施治的方法。如“嗌干”一症,出现在三条经脉的病候中:“足少阴肾经……是主肾所生病者,口热,舌干,咽肿,上气,嗌干及痛……”;“手少阴心经:是动则病嗌干,心痛,渴而欲饮,是为臂厥……”;“足厥阴肝经:是动则病腰痛不可以俯仰,丈夫□疝,妇人少腹肿,甚则嗌干……”。
足少阴肾经的嗌干症,有口热、舌干等症;肾为少血多气之经,如肾精不足,肾阴不能上润咽喉,虚火上炎,即出现咽肿、嗌干及痛。此属阴虚证。治宜滋阴降火、养阴清热。主穴:太溪、照海、复溜。施以补法或阴中隐阳手法。
手少阴心经之嗌干症,渴而欲饮,而非大渴引饮,伴有心痛,当属心阴虚,血不养心,阴虚不能制阳,心火上炎,故嗌干、心痛、渴而欲饮。手少阴心经为少血多气之经,故治宜补血养阴、清心降火。主穴:少府、神门、通里。施以补法或阴中隐阳手法[3]。
《灵枢·经脉》篇说:“为此诸病,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既要根据十二经病候辨证分经;又要参照四诊舌脉辨证施治,才能体现出经络辨证针灸法的真谛和特点[4]。
例1:耳聋、耳鸣。杨某,女,40岁,商业经理,2004年3月22日初诊。耳聋耳鸣16天。因工作劳累、家事繁忙、情绪激动,突发耳聋耳鸣。经某医院诊断为:“感音性耳聋”,经住院治疗12天,左耳听力有进步,右耳仍耳聋耳鸣。出院针灸治疗。现症:头晕目眩,心烦失眠,腰膝痠软,耳鸣如蝉,入夜更甚;电测听:左耳:听力计检查纯音和语言听阈40~50分贝;右耳:70~80分贝。脉细弦,舌质红,苔薄黄。
经络辨证:《灵枢·口问》篇云:“耳者宗脉之所聚也。”手太阳、手少阳经气逆乱,脉络闭阻,精气不能上充于耳,故耳聋、耳鸣。头晕目眩,腰膝痠软,是肾虚之征;心烦失眠,脉细弦,舌质红,苔薄黄,是阴虚火旺、心肾不交之象。证属:肾虚肝旺,经气逆乱,脉络闭阻,清窍失荣。病位:手太阳、手少阳、足少阳、足少阴、足厥阴经脉。
诊断:耳聋、耳鸣(神经性耳聋、耳鸣)。治则:调和气血、疏经通络、濡养清窍。治疗处方:听宫、听会、耳门、翳风、风池、外关、太溪、太冲、心俞、肝俞、肾俞。太冲、肝俞泻法;太溪、肾俞补法;其余腧穴平补平泻手法。每次4~6穴,每日1次,治疗6次后左耳听力恢复,右耳听力进步,耳鸣减轻;改为隔日1次,治疗24次,听力基本恢复。3月后电测听复查,听力正常。
按:《灵枢·经脉》篇:“小肠手太阳之脉,……是主液所生病者,耳聋”;“三焦手少阳之脉,是动则病耳聋,浑浑焞焞”。听宫是手太阳经穴;耳门、翳风、外关是手少阳经穴,按循经取穴。“胆足少阳之脉,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走出耳前。”故取听会、风池;肝胆相表里,肝主疏泄,故泻原穴太冲、肝俞;肾开窍于耳,故补肾经原穴太溪、肾俞、心俞;共以补肾益精、交通心肾。
例2:瘖哑。李某,女,45岁,教师,2001年11月16日初诊。声音嘶哑1年,加重并发音困难1月。1年前母亲病故,劳累悲伤,出现口燥咽干,声音嘶哑,神倦乏力。经专科检查,诊断为“结节性声带炎”。经中西药物治疗,收效不显。近半年来,月经量少,闭经2月,眩晕,盗汗。近1月发音困难,某医院会诊诊断:慢性结节性声带炎;左声带麻痹。舌质红,少苔,脉细数。
经络辨证:《灵枢·经脉》篇云:“大肠手阳明之脉,口干……喉痹。”肺与大肠相表里,肺主气,肺气虚,故神倦乏力;肺系连于喉咙,宗气鼓动无力,肺气不宣,气道不畅,故声音嘶哑。足少阴“入肺中,循喉咙”,肺肾阴虚,阴虚火旺,会厌失于濡养,故口燥咽干、发音困难。月经量少,经闭,眩晕,盗汗,舌质红,少苔,脉细数,乃肾阴亏虚征候。证属:肺肾阴虚,声门失养;病位:手太阴,足少阴经脉。
诊断:瘖哑。治则:补肺益肾、疏经通络。治疗处方:天突、人迎、合谷、列缺、太溪、廉泉、水突、扶突、支沟、照海。轮换取穴,隔日1次,针刺补法,15次为一疗程。1个疗程后病情有所好转,5个疗程后病情渐愈。
青辰用刀柄敲下一块石头,远远地投入洞中,静观半晌,没见洞内动静,心知岩鹰未在洞中,朝着唐玉烟做了个手势,二人一左一右,拽着绳索,朝着鹰穴接近。
按:《灵枢·经脉》篇:“肾足少阴之脉……口热,舌干,咽肿,上气,嗌干及痛。”喉属肺系,肺脉通于会厌;故瘖哑一病与肺、肾关系密切。《直指方》说:“肺为声音之门,肾为声音之根。”肺与大肠相表里,取合谷、列缺,原络配穴,补肺理气;肾经原穴太溪,荥穴照海,阴跷脉所生,八脉交会穴之一,具有滋肾阴、清虚热功效;取水突、扶突、人迎,疏调阳明、活络开音;支沟手少阳三焦经经穴,有清三焦、降逆火、濡咽喉之效;《灵枢·忧恚无言》篇说:“喉咙者,气之所以上下者也。会厌者,声音之户也。”廉泉、天突、任脉、阴维之会穴,具有启会厌、开声音之疗效。
临床上某些疾病的症状,可根据十二经病候加以辨别,分经论治。
例3:风寒咳嗽(上呼吸道感染)。孙某,女,25岁,教师,2006年4月11日初诊。患者郊外旅游衣单淋雨后,咳嗽咽痒,声重有力,咯痰清稀,色白,伴恶寒,发热(T38.2℃),头痛,鼻塞,流清涕,舌苔薄白,脉浮紧。
经络辨证:风寒犯肺,郁于气道,肺气不能宣畅,故见咳嗽咽痒,声重有力,咳痰清稀,色白。肺与大肠相表里,手阳明经“上挟鼻孔”,故鼻塞、流涕。风寒外束肌腠,故伴恶寒、发热、无汗、头痛等症。舌苔薄白、脉浮紧,为风寒在表之征。证属:风寒袭肺,肺失宣肃;病位:手太阴肺经。
诊断:风寒咳嗽(上呼吸道感染)。治则:疏风散寒、宣肺止咳。治疗处方:肺俞、列缺、合谷;尺泽、少商;大椎、外关。浅刺泻法,留针,肺俞拔罐。治疗1次后,汗出热退,咳嗽减轻,头痛、鼻塞明显好转;治疗3次,咳嗽已止,诸症消失,病愈。
按:手太阴肺经病候“是动则病,肺胀满,膨膨而喘咳”。肺主皮毛,司一身之表,故宜浅刺。手太阴与手阳明相为表里,取其络穴列缺,原穴合谷,配以肺俞,具宣肺解表之功,肺气通调,清肃有权,肺之功能得以恢复。尺泽、少商,清泄肺热、消肿利咽。大椎、外关,泻法,疏泄热邪,邪从外泄,发热自解。
例4:痰湿咳嗽(慢性支气管炎)。李某,男,65岁,农民,2005年11月10日初诊。患者反复咳嗽近10年,加重2周。咳嗽痰多,咳声重浊,痰白而粘,伴胸脘痞闷,胃纳减少,舌苔白腻,脉象濡滑。
经络辨证:肺失宣降,故反复咳嗽。脾失健运,水湿不化,聚湿为痰,痰浊上渍于肺,阻碍肺气,故咳嗽痰多,咳声重浊,痰白而粘。水湿不化,内停中焦,气机不畅,故胸脘痞闷,胃纳减少。痰湿内盛,故出现舌苔白腻,脉象濡滑。证属:痰湿蕴肺,肺失宣降。病位:手太阴,足太阴经。
诊断:痰湿咳嗽(慢性支气管炎)。治则:健脾化湿、宣肺止咳、祛湿化痰。治疗处方:定喘、尺泽、列缺、丰隆,泻法;肺俞、脾俞,平补平泻;太白、足三里,补法;风门、肺俞,脾俞、胃俞,拔罐。针治1次后,即感咳嗽减轻,治疗10次后,咳嗽次数明显减少,痰液清稀。治疗36次,冬天、春季咳嗽未复发。
按:“肺手太阴之脉,是动则病,肺胀满、膨膨而喘咳……是主肺所生病者,咳,上气喘喝”;“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肺俞、脾俞健脾化痰;脾经原穴太白,胃之合穴足三里,补土生金,以健脾化湿、补益肺气;丰隆为祛痰除湿效穴,以运中焦脾胃之气,使气行津布,痰湿得化,而肺脏自安。定喘为止咳定喘验穴,尺泽为肺之合穴,列缺为手太阴之络穴,均有止咳化痰之效[5]。
例5:哮喘(喘息型慢性支气管炎并发肺气肿)。梁某,男,61岁,工人,1987年7月28日初诊。咳嗽胸闷气喘20年,加重10年。患者1967年因感冒引起咳嗽,当时由于病情较轻,服用镇咳药,咳嗽即止,未注意根治,每遇感冒即咳嗽吐痰,胸闷气喘,闻及异味也感胸闷不适,虽然经常医治,病情仍反复发作。尤其近10年来,每逢入冬或感寒受凉,咳喘加重,严重时喉中痰鸣,不能平卧。去年冬季因喘重而住院治疗,X线胸部透视检查:“两肺透明度增强”,诊断为“喘息型慢性支气管炎并发肺气肿”。经中西医药治疗,收效不显。现症见:语言无力,咳声低弱,喘促短气,动则喘甚,胸闷汗出,张口抬肩,形寒肢冷,舌质淡紫,脉虚沉细。
经络辨证:足少阴肾经“其直者,从肾上贯肝膈,入肺中”。肺主呼气,肾主纳气。肺虚则气无所主,故喘促短气,语言无力,咳声低弱;肺气虚弱,卫外不固,故动则汗出。咳喘日久,必累及肾,肾为气之根,下元不固,不能纳气,故喘促短气,张口抬肩,不能平卧;病延日久,肾阳既衰,卫阳不固,故形寒肢冷。舌质淡紫,脉虚沉细,是为肾气虚弱之征。证属:肺气虚弱,肾虚失纳。病位:手太阴经,足少阴经脉。
诊断:哮喘(喘息型慢性支气管炎并发肺气肿)。治则:补肺定喘、益肾纳气。治疗处方:肺俞、大椎、风门;肾俞、关元、太溪、尺泽、太渊。平补平泻手法,背俞拔罐。针灸治疗后,哮喘渐平;该患者在3年夏秋季节中,前后共针灸132次,哮喘治愈,体质增强,远期疗效巩固。
按:肺俞具有调肺气、补虚损之功;风门有益气固表、祛风解表之效;大椎清热解毒、肃肺调气;三穴合用,对支气管哮喘发作期可以平喘,缓解期有调节和改善肺功能的效果,能预防哮喘的反复发作。肾俞补益肾气、壮水益火;关元是任脉与足三阴经之会穴,具有培肾固本、补原纳气的作用;太溪属肾经的原穴,滋肾阴、壮元阳、补肾气。尺泽、太渊是手太阴经的子、母穴,子母同用,一补一泻,可调节肺经之虚实,治疗咳嗽有较好效果。
[1] 清·张隐菴.黄帝内经灵枢集注[M].上海:上海卫生出版社,1957:70-104
[2] 管正斋,管遵惠,管遵信.经络辨证针灸法述要[J].云南中医杂志,1981(2):10-14
[3] 管遵惠.管氏针灸经验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26
[4] 管遵惠.论经络学说的理论及临床运用[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4:7-20
[5] 管遵惠.提高针灸临床疗效必须辨证论治[J].针灸临床杂志,2008,24(6):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