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小艳,李永峰,任成华
(1.陕西中医学院,陕西咸阳712000;2.陕西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陕西咸阳712000)
压力性尿失禁(SUI)是指患者在做能使腹压增高的动作时(如咳嗽、喷嚏、大笑或提取重物等),尿液不自主从尿道口流出,此种疾病多发生于妇女。国际控尿学会(ICS)调查指出:在各种类型的尿失禁漏尿症状中,压力性尿失禁漏尿症状是最常见的一种,其发病率为15% ~52%,并随年龄的增加发病率不断上升[1]。女性常在怀孕时或在生产后因骨盆底部的肌肉或局部神经受伤,以致这些肌肉松弛或神经指挥传达路径受损;也可见于女性停经后雌激素水平降低使尿道粘膜变薄,张力下降。临床表现为咳嗽、打喷嚏、跑步、大笑、提取重物时出现尿液溢出,不伴有尿频、尿急,平卧时可减轻,站立时加重。临床上按Cullen分度可分为Ⅰ度:当腹压突然增加时偶然会发生尿失禁;Ⅱ度:用力、屏气时出现尿失禁;Ⅲ度站立活动时发生尿失禁;Ⅳ度:站立及斜卧位均发生尿失禁[2]。笔者从2010年9月至2011年11月收集了30例病例,辨证施治,采用顶中线配合体针的方法治疗,取得较好的疗效,报告如下。
本组30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31~76岁,病程最短5年,最长30余年。其中Ⅰ度9例,Ⅱ度18例,Ⅲ度3例,Ⅳ度0例。
取穴:顶中线、关元、三阴交、中极、膀胱俞、肾俞。操作:顶中线:从百会刺向前顶,进针得气后快速捻转,频率达150次/min以上;中极、关元:针尖朝向会阴部斜刺,用补法;肾俞用补法;其余腧穴常规进针,采用平补平泻法。留针30 min,隔日1次,10次为一疗程。
临床治愈:针刺2个疗程或之内,腹压增高时无溺尿现象,排尿可自主控制;显效:针刺2个疗程后,腹压增高时偶有溺尿现象,且量少,排尿基本可自主控制;好转:针刺2个疗程后,腹压增高时溺尿量较前减少,排尿控制能力有所改善;无效:针刺2个疗程后,症状无改善,控制能力无提高。
本组30例经过2个疗程或之内治疗,临床治愈12例,显效 9例,好转 7例,无效 2例,总有效率93.3%。
张某,女,62岁,小便不能自控十余年,每逢咳嗽或大笑等腹压增高时则有尿液溺出,尿急,每有尿意则不能等到达厕所即溺出,伴有腰膝酸软,舌淡,苔薄白,脉沉细。早期经中药治疗后无明显改善,后未再求治。此次陪同家人来我门诊就医,经咨询后决定采用针灸治疗。诊断:压力性尿失禁(肾虚型)。治则:补肾固元。采用上述治疗方法,患者第3次就诊时诉溺尿量减少,轻声咳嗽时已能控制,经7次治疗后诉已无明显溺尿,有尿意时能忍住至到达厕所。后再经巩固治疗3次。
中医学认为本病与肾和膀胱两脏腑病变密切相关,肾为水脏,膀胱为水腑,两者构成相表里关系。尿液的正常排泄,主要取决于肾的气化和膀胱的制约功能,若肾气虚弱、气化无力或固摄无权,可影响膀胱的贮尿排尿;若膀胱失约,也可影响到肾气的蒸化和固摄。本病系久病体虚、年老肾气衰退或先天不足所致肾气虚弱,因肾虚不能固摄,而影响膀胱的贮藏和约束小便功能。在现代医学中,顶中线正对大脑皮质中央旁小叶位置,而该区属排尿高级中枢,可支配膀胱括约肌的舒张和收缩,具有管理排尿功能;膀胱募穴中极与俞穴膀胱俞相配,募俞配伍,可调理气机,增强膀胱对尿液的约束能力;关元、肾俞补益肾气、固摄下元;三阴交为足三阴经交会穴,可调理肝、脾、肾之气机,肾与膀胱各司其职,小便排泄则能得以自控。
本组中Ⅰ度和Ⅱ度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用针刺治疗疗效较明显,另在治疗的同时,嘱患者在家自行进行盆底肌锻炼,即在排尿过程中主动中断排尿,之后并再继续排尿的重复锻炼[3],此法简单易行,可助于尿道括约肌功能的恢复。嘱患者定时排尿,远离酒精及咖啡因饮料。
[1] 王建六.压力性尿失禁的诊断[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8,24(8):567-569
[2] 王晓凤,吴淑华,安静.盆底肌训练配合针灸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研究[J].护理研究,2011,25(6):1656
[3] 梁远兰,卢丽琼,梁健桃,等.温针灸治疗压力性尿失禁效果观察[J].护理学杂志,2009,24(1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