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存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天津300150)
2009年10月~2010年11月,笔者参加中国援助加蓬第16期医疗队,从事针灸(Acupuncture)临床工作,工作医院为加蓬首都利伯维尔(Libreville)的中加合作医院(Hopital de la Cooperation Sino-Gabonaise),在2年的针灸门诊工作中膝骨性关节炎病人占有相当比例,现就其病因、治疗情况总结如下。
选取2009年11月~2010年9月利伯维尔中加合作医院针灸门诊的膝骨性关节炎患者284例为观察对象,其中男性186例、女性98例,年龄在40~71岁,病程在1~5年之间,均为加蓬国籍黑人。
参照1995年美国风湿病协会提出的有关膝骨性关节炎诊断标准[1]制定:A.前1个月大多数时间有膝痛;B.关节活动时有骨响声;C.晨僵<30 min;D.年龄>38岁;E.X 线片示关节边缘骨赘。具备 A、B、C、D或 A、B、E 或 A、D、E 可诊断。
查体和问病史可见:病变膝关节疼痛和发僵,早晨起床时较明显,活动后减轻,活动多时又加重,休息后症状缓解。后期疼痛持续,关节活动明显受限,股四头肌萎缩,关节积液,甚至出现畸形和关节内游离体。挤压髌骨时可有压痛和摩擦感,在伸屈膝关节时有明显的摩擦感,可伴有膝关节不同程度肿胀。
取穴:内外膝眼、鹤顶、血海、阳陵泉、足三里、阴陵泉(均为患侧),三阴交(双侧),委中(患侧)。操作手法:患者坐位或仰卧位,以直刺为主,穴位常规消毒后用中国援助物资中的针灸针(0.3~0.35 mm×40~50 mm不锈钢针)进行针刺,进针25~45 mm,行平补平泻捻转手法,得气后留针30 min,每周5次(第6日休息),4周后进行疗效评价。
临床疗效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制定。临床治愈:症状、体征完全消失,关节屈伸活动范围0~135°;显效:症状、体征基本消失,无肿胀,偶尔活动时疼痛,行走无疼痛,关节屈伸活动范围0~135°,不影响工作和生活;好转:症状改善,行走仍有轻度疼痛,上下楼稍感不便,关节活动受限;无效:症状、体征无改善。总有效率=(临床治愈+显效)/总例数。
临床治愈 112例(39.44%);显效 148例(52.11%);好转 24 例(8.45%)。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一种以中老年人多发、常见的慢性退行性骨关节病,又称增生性膝关节炎、老年性膝关节炎和骨质增生症。其临床特点是膝关节活动时疼痛加重,初起疼痛为阵发性,后为持续性,劳累及夜间更甚,上下楼疼痛明显,重则出现跛行或膝关节畸形。
加蓬西濒大西洋,气候属于典型的赤道雨林气候,全年温差不大,平均温度为26℃左右,高温多雨,炎热,潮湿,但是夜间凉爽,且加蓬人居住条件差,贪凉,有空调的地方大多将温度定在最低,每年的5~9月份为大旱季,气候凉爽,相当于国内北方的初秋或者春天,少雨少有阳光。所以各种痛证多以寒湿痹痛为主。而且加蓬法律施行一夫三妻制,女性生育年龄在13岁左右,最低10岁。而且男性和女性的性伙伴均比较多。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属于中医“痹证”、“骨痹”范畴,中医学认为该病病因主要是肝肾不足和慢性劳损,或长期姿势不良过度负重用力,更兼气血不和经脉受阻,致使筋骨失养更甚;伤及筋骨,反过来又可以累及肝肾,使病变加重[3]。《素问·痹论》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充分说明了本病外为风寒湿邪侵袭,致气血运行不畅,经脉痹阻,脉络不通,壅积关节。本研究观察病例多以阴精不足为内因,风寒湿邪为外因,加蓬人生育年龄早可致肝肾逐渐亏虚,气血不足,筋骨失其所养,筋软骨萎,复又遭风寒湿邪内侵,易发本病。若膝部外伤、劳损,气血运行不畅,经脉受阻,致筋骨不利,不通则痛而发本病。
针刺对关节局部有消炎止痛、消除组织水肿、改善血液循环的功效。取局部内、外膝眼以疏通经脉、通络止痛;鹤顶有通利关节、祛风除湿、活络止痛、强壮腰膝的作用;血海穴为脾血归聚之海,具有活血化瘀之功;阴陵泉、三阴交是脾经之穴,具有健脾祛湿、散寒止痛之功,三阴交还为足三阴经交汇之穴,有补益肝肾之功;阳陵泉为八脉交会之筋会,有祛风散寒除湿、舒筋通络之效;足三里是足阳明之合穴,阳明经为多气多血之经,主润宗筋。宗筋主束骨而利关节,取足三里补后天之脾土,益气血生化之源,以资先天之肾水。委中为足太阳膀胱经合穴,针刺此穴可起到疏通下肢经脉气血的作用。
本治疗组的病人有复发者,再次治疗仍然有效,但未统计在内。
本研究说明采用针刺疗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确切,治疗方便,价格便宜,可以明显改善临床症状,缓解疼痛,适合在非洲推广。
[1] 中华医学会.骨关节炎诊治指南[J].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03,7(11):14
[2]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201-202
[3] 薛树军,徐长青.补肾活血汤加减配合中药熏洗治疗膝骨性关节炎48 例[J].现代中医药,2011,31(3):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