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素芝
(河南省安阳市第六人民医院老年科,河南 安阳 455000)
痰热清联合头孢呋辛钠治疗老年肺气肿感染60例
刘素芝
(河南省安阳市第六人民医院老年科,河南 安阳 455000)
目的观察痰热清联合头孢呋辛钠治疗老年肺气肿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痰热清联合头孢呋辛钠治疗,对照组单用头孢呋辛钠治疗,均以7 d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其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67%,对照组为7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临床症状缓解时间、体温及X线摄片恢复正常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中出现恶心2例;对照组中出现恶心4例,头晕2例,腹泻1例,无其他严重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结论痰热清联合头孢呋辛钠治疗老年肺气肿感染的疗效确切,可明显缓解临床症状、有效控制感染、缩短病程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肺气肿;老年;痰热清;头孢呋辛钠
阻塞性肺气肿(简称肺气肿)是由于受到感染、吸烟、粉尘及长期吸入有害气体等刺激,引起终末细支气管远端的气道弹性减退,过度膨胀、充气和肺容积增大,同时伴有气道壁的破坏[1]。老年人因肺组织及气道弹性回缩力减退,致使肺残气量增多,可引起气道过度膨胀而罹患肺气肿,加之其机体抵抗力较差,因此极易引起肺部感染。2009年2月至2010年12月,该院采用痰热清联合头孢呋辛钠治疗老年肺气肿感染60例,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选取老年肺气肿感染患者120例,均符合《内科学》中肺气肿的诊断标准[1],随机均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其中男32例,女28例;年龄52~81岁,平均67.3岁;病程6~18年,平均11.6年。对照组 60例,其中男 34例,女 26例;年龄 55~83岁,平均69.7岁;病程7~17年,平均12.3年。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治疗组采用痰热清联合头孢呋辛钠治疗,痰热清注射液(上海凯宝药业有限公司)20 mL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中每日1次静脉滴注,头孢呋辛钠注射液(湖北海鸿医药有限公司)2 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中每日2次静脉滴注。对照组单用头孢呋辛钠注射液静脉滴注,用法、用量同治疗组。两组均以7 d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其疗效、临床症状缓解时间、体温及X线摄片恢复正常时间。
显效:治疗3周后临床症状、体征及X线胸片显示炎症完全消失;有效:临床症状、体征及X线胸片显示炎症有明显改善;无效:临床症状、体征及X线胸片显示炎症无变化[2]。以显效和有效计为总有效。
两组临床疗效、症状缓解时间、体温及胸部X线摄片恢复正常时间比较见表1。治疗组中出现恶心2例;对照组中出现恶心4例,头晕2例,腹泻1例。
表1 两组临床疗效、症状缓解时间、体温及胸部X线摄片恢复正常时间比较
大多数老年人患肺气肿易感染,均有慢性支气管炎史,少数由于病史较长已转成肺源性心脏病。当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时,支气管的分泌物增多,使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加重,严重时会出现头痛、嗜睡、紫绀等临床表现[3]。老年患者由于年老体弱,且常伴有两种及两种以上的慢性病(心脑血管、消化系统等疾病),机体免疫力下降,极易受到感染。加之大多数患者的支气管管壁结缔组织已增生、变厚;支气管黏膜腺体萎缩,上皮细胞粘连、脱失;黏液腺增生,使分泌功能亢进导致痰液的分泌量大大增加,大量的痰液积聚于支气管内不能及时排出而引发感染[1]。感染常反复发生,且致病菌种类多而复杂,长期反复应用抗生素又易产生耐药性,因此,有效缓解症状并控制感染很有难度。
采用痰热清联合头孢呋辛钠治疗老年肺气肿感染,效果满意。痰热清的主要成分为黄芩、熊胆粉、山羊角、连翘及金银花等,具有清热解毒、宣肺化痰之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痰热清具有改善机体免疫力、增强抗感染、抗病毒、改善通气功能及促进炎性病变
吸收的作用[4],其中熊胆又具有抑菌、镇咳、祛痰平喘等作用。头孢呋辛钠属于第2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对葡萄球菌和革兰阴性杆菌产生的β-内酰胺酶的抗菌活性较第1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稳定[5]。本试验结果表明,二者配合应用临床疗效确切,可明显缓解临床症状,控制感染,缩短病程,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1]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660-661.
[2]孙传兴.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M].第2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2:42.
[3]王坤铎.痰热清联合头孢呋辛钠治疗老年人肺气肿感染[J].中国实用医刊,2008,35(10):89.
[4]李仪奎,姜名瑛.中药药理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211-213.
[5]汪 复,张婴元.实用抗感染治疗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456.
R285.6;R286
A
1006-4931(2012)12-0086-01
2011-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