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炳超
陕西教育学院教育系,西安 710100
“多媒体课件”是教师发挥教育技术的优势,实施信息化教学所采用的最广泛、最基本的方式之一。为了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的教学效用,我们不但需要持续地建设“多媒体课件”资源,更要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不仅要研究“多媒体课件”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而且要对其设计、开发、应用和评价四个实践范畴的经验予以梳理,对其规律加以探索[1]。
近十年间,人们针对“多媒体课件”已经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为了厘清“多媒体课件”研究的状况及存在的问题,并指导今后对“多媒体课件”的研究,笔者采取了“元研究”的思路,针对“多媒体课件”的研究进行了研究。具体的研究路线和方法是,首先对有关“多媒体课件”研究论文的信息进行文献检索;其次,从不同角度对论文内容进行统计、比较和分析;然后,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多媒体课件”研究中的问题,并对问题背后的原因进行剖析和总结,提出今后关于“多媒体课件”研究的具体建议。
笔者基于“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以“篇名”中包含“多媒体课件”或“多媒体教学课件”为检索条件,从2001-2010年全部数据中检索所有“核心期刊”的论文信息,共获得232篇相关论文。经过进一步筛查,从中排除与“多媒体课件”有关的6篇事件报道性文章,最后得到有效的学术性研究论文226篇。下面笔者从“多媒体课件”研究论文的数据统计这一视角,按照研究分布的时间、教育层次、内容和范畴四个维度分别阐述“多媒体课件”研究的基本情况。
图1 论文数量变化趋势图
在2001-2010年间,“多媒体课件”研究论文发表的变化趋势如图1所示。图中变化曲线显示,2002年发表“多媒体课件”核心研究论文61篇,达到十年间发表数量峰值。自后论文数量一路下滑,至2007年趋于平稳,维持在10篇左右。
出现这样的变化趋势并非偶然,而是有其背后的原因。一方面,2001-2002年我国先后开始实施了“校校通工程”、“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工程”、“高等院校网络教育试点工程”等几项较大的教育信息化举措。这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全国范围内对信息化教学研究的热潮,对于“多媒体课件”的研究成为其中必要的组成部分。另一方面,在信息化工程实施的同时,教育技术领域的学者提出信息化设施设备建设完成以后,将面临着信息化教学资源匮乏的问题,也就是所谓的“有路无车、有车无货”现象。这也从教学资源建设的角度推动了对“多媒体课件”的研究。但是,随着国家政策的渐行渐远,对于“多媒体课件”研究的热度也随之降温。
从“多媒体课件”研究论文涉及的教育层次分布来看(如图2所示),除了没有表明教育层次的“普适类”论文以外,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多媒体课件”研究论文数量明显多于职业教育、学前教育和体音美教育,呈现出各个教育层次中对“多媒体课件”研究的不均衡现象。 这种现象主要是由于研究群体之间的差异造成的。因为相比之下,关注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多媒体课件”研究的群体数量庞大,并且具有较强的研究动机。但是,排除对研究群体主观因素的考虑,这种研究局面客观上产生了研究的“薄弱地带”,不利于对“多媒体课件”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
图2 研究论文的教育层次分布图
“多媒体课件”的研究范畴是由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开发、应用和评价四个方面构成的范畴体系。对检索到的226篇论文按照四个范畴进行分类统计,得到如图3所示的比例关系。可以看出,有关“多媒体课件”设计和开发研究的论文之和超过了总数的70%,应用和评价研究不足30%,特别是评价研究的论文仅占总数的5%。此外,设计研究63篇(28%)、应用研究55篇(24%)与开发研究97篇(43%)相比,也存在较大的差距。
图3 研究论文的研究范畴比例图
“多媒体课件”研究的内容基本可以概括为三大类:即:一般规律研究、具体应用研究和其他角度研究。按照这个角度,经过对“多媒体课件”研究论文的分类统计,上述三大类论文的数量关系如图4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具体应用研究”的论文数量(117篇)最多,“一般规律研究”(70篇)次之,“其他角度研究”(39篇)最少。
图4 论文研究内容比较图
应该说,这个数量关系比较好地符合了三大类研究内容之间内在的相互关系,即以应用研究为基础,以规律研究为升华,其他角度研究为补充。第一,“一般规律研究”是指以揭示“多媒体课件”设计、开发、应用和评价过程中应遵循的一般内在规律为研究内容,它不受具体学科教学的具体要求所限制,具有一定的普遍性。比如:多媒体网络课件的交互性设计、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过程探讨、多媒体课件素材的选取原则、多媒体课件质量评价体系的建立等。第二,“具体应用研究”是指以具体的学科或教学内容为背景,依据学科或内容的特点,探求多媒体课件的教学功效,及在设计、开发、应用和评价等方面的特殊规律。可以说,“具体应用研究”为“一般规律研究”提供了材料的基础;而“一般规律研究”是对“具体应用研究”的理论升华。第三,“其他角度研究”是指并非直接以“多媒体课件”的一般规律或特殊规律为研究内容,而是从其他侧面的角度探讨多媒体课件与教学或教育技术之间的关系。比如多媒体教学课件与教学改革创新、多媒体课件与多媒体教学方法的研究、基于多媒体网络课件的项目教学、多媒体课件教学对培养学生学习策略的促进作用、多媒体课件中的动画制作等。如果说“一般规律研究”和“具体应用研究”构成了对“多媒体课件”内部规律的研究,那么“其他角度研究”就是对“多媒体课件”外部规律的研究。
通过介绍“多媒体课件”研究的基本情况,尤其通过对研究内容的深入分析,不难发现过去十年间在“多媒体课件”研究中暴露出来的一些重要问题。
对“多媒体课件”概念的界定只在教材或著作里有所表述,且各不相同,而在研究论文中对此讨论的不多,至今仍没有明确的“多媒体课件”涵义。对于“什么是多媒体课件?它有哪些组成部分?它有哪些教学功能?它是用以辅助课堂教学还是网络教学?它是帮助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这些基本问题的回答并不统一[2]。此外,对“多媒体课件”特点与定位的研究、作用与分类的研究、功能与结构的研究、技术与艺术的一般准则研究、以及“多媒体课件”与教学观念、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学习心理等因素之关系的研究都比较零散,没有建立起统一的基本理论研究框架[3-6]。
在这种情况下,研究者因为缺乏共同的研究基础,可以轻易绕开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假设,直接讨论对“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开发、应用和评价,而且他们往往在自己预设的前提下各执一词,各种观点满天飞却能并行不悖。这不利于对“多媒体课件”研究的持续发展。
从研究论文涉及的“多媒体课件”实践范畴来看,其研究存在明显的“重设计与开发;轻应用与评价”的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首先是由于“设计-开发-应用-评价”的逻辑线索,不少教师或研究者均重视“多媒体课件”前期的设计和开发,而忽视后期的应用和评价,甚至存在只进行设计、开发,而不付诸应用并作评价研究的现象。很多课件只是为科研的目的开发出来被束之高阁,得不到应用。其次,从开发和应用研究的比较来看,“重开发,轻应用”比较明显。一方面表现为对开发研究的投入远大于应用研究,另一方面表现为对“多媒体课件”应用经验的总结和梳理不足。这使得“多媒体课件”研究缺乏经验基础和事实依据,悬浮在半空不能深入。最后,从设计和评价研究的比较来看,“重设计,轻评价”也十分明显。评价研究太少,使前期设计、开发和应用的研究得不到有效的反馈,不利于“多媒体课件”研究的深入发展。
设计、开发、应用和评价是四个处于平等地位的“多媒体课件”实践范畴。因此,正常的研究格局应该是齐头并进,而不应有所偏废。
当前,对于“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开发已经做了大量的研究。在设计方面,从课件的脚本编写、界面设计、信息的视觉传达设计、情境设计、交互设计、教学设计、情感与人文化设计等方面均有所关注,总体来看还比较全面。但是,在每个方面研究的频次上显得十分不足,其研究结论也只能借鉴,还不能够达到普遍公认的、可以推广的水平。其中,在“多媒体课件”的界面设计和交互设计方面,研究广泛且深入,已经取得了比较成熟的研究成果。但在“多媒体课件”的教学设计方面研究不足,只有围绕具体学科或教学内容的教学设计研究,而没有普适性的课件教学设计研究,且研究得比较感性和肤浅。重视“多媒体课件”的教学设计研究,是因为“多媒体课件”是用以辅助教学的信息技术手段,其设计必须考虑教学的需要,同时应根据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学生学习心理特点,并结合多媒体技术的特征,考察课件设计的一般原则。
在开发方面,大部分研究以具体学科内容的课件开发为主,同时兼顾课件开发的流程、原则、技巧方法以及应注意的问题来研究。这些研究均以感性经验的总结为主要形式。此外,还有针对课件素材的研究,包括文本、图形、图像、动画、音频、视频等不同形式素材的选取、处理与转换等。在开发方面的另一主要研究内容是特定开发技术的研究,主要有Authorware、Powerpoint、Flash、Dreamweaver、VB 及数据库等技术形式。总体来看,课件的开发研究有广度、无深度,一般性的开发原则总结不够充分。
“多媒体课件”应用与评价的研究在质与量两方面总体上都不足。具体表现为:①大多数应用研究是在有关设计或开发的研究论文尾部附带提及应用的问题,研究过于简化和肤浅;②评价研究过于薄弱,十年间有关课件评价研究的论文只有11篇,其中发表在核心杂志上的论文仅有3篇;③针对应用策略与原则、评价方法与标准等核心问题的研究不足。
当前,“多媒体课件”在教学应用中的问题很多,集中表现在课堂教学中“以课件为中心”、“用课件代替学生思维”、“课件脱离学生学习心理”等。此外,课件应用与教学效果之因果关系、课件应用与教学改革之关系都应成为应用研究的焦点[7-8]。在评价研究中,课件质量标准的研究、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等也是不应回避的重要研究课题[9]。
“多媒体课件”还存在着其他具体而重要的问题,值得研究但在以往的研究中没有引起足够重视。第一,课件结构不合理、内容庞杂、主次不分,对教学不利的问题。第二,课件设计对学生因素考虑不周而缺乏交互性,或者因过分强调生动、形象的外观而忽略其教学的启发性,不利于学生学习的问题。第三,课件的设计与开发对一般学科教师而言难度太大,因为这需要学科专家、教学设计专家、技术和艺术人员的团队合作。第四,课件的技术标准不统一,且大都缺少与网络技术的结合,不利于资源共享[10]。
根据以上的研究情况描述和问题分析,不难得出结论:对“多媒体课件”的研究不能令人满意,还存在很大的改进空间。造成这种研究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和很多教师和研究者对“多媒体课件”重视不够,心态浮躁有关;又与对“多媒体课件”的教学特点认识不足有关,还与课件设计规范、开发技术、评价标准的混乱有关。为了改进今后“多媒体课件”的研究,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供广大教师和学者参考。
①进一步明确“多媒体课件”的涵义、特点、作用与分类。既要研究“多媒体课件”的基本概念,明确它的内涵与外延,还要结合多媒体技术与教学两个方面的考虑,准确定位它的特点与作用,并从不同角度对“多媒体课件”进行分类研究[11-12];
②加强对“多媒体课件”基本理论的系统研究。“多媒体课件”的基本理论是指有关课件的功能与结构、技术与艺术以及它与教学、学习之关系的问题回答。加强基本理论的研究是开展课件设计、开发、应用和评价研究的基础。并且,对课件基本理论的研究应具有整体、宏观的眼光,开展系统化的研究;
③充分重视课件设计中的教学需要,考虑教学和学习的要求。“多媒体课件”的根本作用在于满足教学的需要,用以辅助教学或学习,因此,必须把教学理论的要求和学习心理的特点作为课件设计的重要依据;
④应把课件应用与评价作为今后的研究重点。对“多媒体课件”的设计与开发研究已经比较广泛,而应用与评价研究却显得十分匮乏。今后在教师和研究者构成的“多媒体课件”研究群体中应倡导应用与评价的研究,把研究重点转移到这方面来是必要的,也是弥补应用与评价研究的必然要求;
⑤注重课件设计、开发、应用和评价的一般规律研究。过去的“多媒体课件”研究特点之一,便是具体学科教学应用研究居多,而一般规律研究较少,这是制约“多媒体课件”研究向深入发展的主要因素。要改变这一研究态势,必须跳出课件应用的学科背景藩篱,注重设计、开发、应用和评价的一般规律研究;
⑥研究并建立统一的课件设计制作规范、开发技术标准和评价指标体系。长期以来,“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开发与评价处于混乱的境地,根本的原因是缺少统一的标准。因此,研究并建立统一的课件设计制作规范、开发技术标准和评价指标体系就显得十分必要,具体操作可以参照国家教育部制定的《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等文件;
⑦研究并制定课件设计与开发的团队工作机制。“多媒体课件”的设计与开发涉及教育学、心理学、教学设计、学科内容、软件工程、多媒体技术、编程技术、美工等多方面的知识和技术,必须消除“单兵作战”的现象,发挥团队合作的力量。如何组织整合各类专家和技术人员,研究并制定课件设计与开发的团队工作机制,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1]巴巴拉·西尔斯,丽塔·里奇著.教学技术:领域的定义与范畴[M].乌美娜,刘雍潜,译.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9:45-78
[2]任为民.谈多媒体课件和网络课程设计制作的几个问题[J].中国远程教育,2005,(6):51-53
[3]安福杰.依据心理学理论设计多媒体课件[J].中国远程教育,2005,(9):54-56
[4]钟志荣.多媒体课件制作的艺术应用[J].现代远距离教育,2005,(4):50-52
[5]中国高等学校教学资源网.多媒体CAI课件制作发展趋向[DB/OL].http://www.cctr.net.cn/search_paper_detail.asp?id=120
[6]倪勇军.CAI课件制作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中小学电教,2008,(6):18-19
[7]莫兵,佟施.基于多媒体网络课件的项目教学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09,(17):140-141
[8]赵伟.网络多媒体课件存在的利与弊[J].电化教育研究,2005,(6):71-73
[9]刘苏男,刘艳.多媒体课件的评价标准[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22):41-42
[10]张立恒.对多媒体CAI课件现状的思考及对策[J].中国成人教育,2009,(20):110-111
[11]徐福荫,袁锐锷.现代教育技术基础[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104-116
[12]黄纯国,刘金雄.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教程[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118-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