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学君 杨爱峰 赵叶
(河南省濮阳市中原油田第八社区中心医院 河南濮阳 457001)
急性脑梗死是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之一,本病多发于中年人以上年龄阶段的人群中。形成脑梗死的决定性因素是脑组织局部缺血的持续时间和严重程度。我院于2009年3月至2011年10月,对50例脑梗死患者采用血塞通联合天麻素注射液治疗,取得较好的疗效,报道如下。
选取脑梗死患者90例,90例患者均符合脑梗死诊断标准[1],且均经CT或MRT证实,所有患者均处于脑梗死急性期,均有明显的神经系统功能缺损定位体征。将这90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50例,男40例,女10例,年龄48~78岁,平均年龄为63岁;对照组40例,男32例,女8例,年龄46~76岁,平均年龄为61岁,2组的年龄、性别、病情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治疗组患者给予血塞通注射液500mg加入0.9%生理盐水250mL中静脉滴注,每天1次,连用14d,联合应用天麻素注射液600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每天1次。对照组患者给予低分子右旋糖酐+丹参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每天1次。治疗前后均进行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血液流变的检查。2组治疗前均酌情应用20%甘露醇注射液降颅压,同时给予抗凝、抗血小板等常规治疗,有高血压、糖尿病者给予适当降压、控制血糖。
根据1995年全国第4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CSS)进行评分[1]。
经治疗,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2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17,P<0.05)。另外,治疗组中治疗前有3例心肌缺血患者,经治疗,这3例患者的心电图结果显示明显好转,2组患者治疗后治疗组血液流变学结果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组和对照组的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2组疗效比较
治疗组中有1例患者出现皮疹,肝肾功能未出现明显的变化。
急性脑梗死是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之一,本病多发于中年人以上年龄阶段的人群中。该病是由于脑部血液供应障碍,脑细胞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局部脑组织缺血性坏死[2]。对于脑梗死急性期的治疗存在2个机会时间窗,即再灌注时间窗及治疗时间窗,改善血流动力学是治疗脑梗死的关键。
血塞通注射液的有效成分三七总皂甙。现代药理研究表明:三七总皂甙有活血祛瘀、通脉活络作用,具有调节血管张力降低外周阻力,能增加脑血管流量,扩张脑血管,改善血流动力学,降低脑缺血再灌损伤,减轻脑水肿,降低缺血脑组织Ca2+含量,对脑缺血后海马CAI区的迟发性神经元损伤有显的保护作用,可消除自由基,促进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生成,对脑梗死的多个病理环节发挥治疗作用。
天麻素注射液有效成分是天麻素,现代药理研究证明:天麻素有镇静、抗惊厥作用[3],可提高脑细胞的抗缺氧能力,具有改善微循环和提高心脑血管血流量,可以恢复大脑皮质兴奋与抑制过程的平衡失调。为神经功能恢复打下基础,从而降低病残率,提高治疗有效率。
通过本组观察,结果表明采用血塞通联合天麻素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确切,且无不良反应发生,能够很好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81~383.
[2] 史玉泉.实用神经病学[M].第3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820.
[3] 李仪奎.中药药理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7:8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