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银泉 高 静
江西高安人民医院,江西高安 330800
选择ASA1-2级择期行全麻鼻内窥镜术患者100例,年龄18~70岁,体重45~80 kg,所有患者均排除吸毒史麻醉镇痛药物使用史及肝肾功能不全等病史,随机分为地佐辛组和芬太尼组,每组40例。两组年龄性别体重手术时间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麻醉:诱导均用咪唑 0.05 mg/kg,异丙酚 2~3 mg/kg,卡肌宁5 mg/kg,芬太尼3~5 ug/kg,插管后机控呼吸,监测有创压,ECG,SPO2,ETCO2。麻醉维持:吸入 1%~2%的七氟烷,持续泵入 4~6 mg(kg/h)异丙酚,间断推注芬太尼维持麻醉。术中同时用硝普钠行控制性降压。在手术快结束前30 min时静脉推注观察药物,地佐辛组推注0.1 mg/kg地佐辛,芬太尼组推注1 ug/kg芬太尼。推注完药物后逐渐减小七氟烷至停止。当患者自主呼吸良好,吞咽咳嗽反射恢复,吸干净导管内和口腔内分泌物后拔除气管导管并继续观察,在此期间出现躁动则追加各自用药并继续观察。
(2)观察项目:①麻醉恢复时间(手术结束到呼之睁眼)。②躁动评分。0分:无躁动;1分:轻度躁动;2分:吸痰等刺激时稍有躁动,无刺激时也有躁动,但无需制动;3分:重度躁动,剧烈挣扎,需多人制动。评分在0~1分认为满意。③镇静评分。1分:烦躁不安静;2分:安静合作;3分:嗜睡,能听从指令;4分:睡眠但能唤醒;5分:呼唤反应迟钝;6分:深睡,唤之不醒。④呼吸抑制,苏醒延迟,恶心呕吐嗜睡等不良反应。
(3)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10.0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用方差分析。计数资料用χ2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患者的年龄体重麻醉恢复时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芬太尼组的2及3分的躁动发生率明显高与地佐辛组(P<0.05),见表 1。
表1 两组患者躁动发生率的比较[n(%)]
地佐辛组的镇静评分较芬太尼组高,但是没有出现镇静过度,苏醒延迟的发生(2~4分满意,5~6分镇静过度),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在两组间躁动评分2~3分的患者中各自追加相应药物(芬太尼组追加芬太尼,地佐辛组追加地佐辛)后,地佐辛组的躁动缓解率为100%,且没有出现过度镇静,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芬太尼组缓解率67%,且10例追加芬太尼后出现2例呼吸抑制,1例呕吐患者。术后48 h内两组患者头痛恶心呕吐皮肤瘙痒视物模糊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差无几,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两组镇静评分比较[n(%)]
全麻鼻内窥镜术患者苏醒期躁动发生比较高,据相关文献报道躁动发生率高达25.44%。主要表现为兴奋躁动和定向障碍并存,多发生拔管前后15 min左右。其危害很大,可使患者心率血压距离波动,由此增加鼻腔再出血机会甚至需二次手术止血,还可导致气管导管尿管输液管等管路拔出,甚至发生自伤坠床等严重伤害发生。目前躁动发生机制不甚明确,有报道指出,可能是全麻药物对中枢抑制程度不同,患者意识恢复,但觉醒系统高级中枢功能未完全恢复,这种功能完整性的缺失加上管路,疼痛,鼻腔填塞等不良刺激引起躁动的发生。
在地佐辛引进我院以前,主要用芬太尼来预防全麻鼻内窥镜术苏醒拔管躁动的发生,芬太尼能在一定程度上预防和减少躁动的发生,但是效果不甚理想,而且常出现呼吸抑制及苏醒延迟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出现。
地佐辛是阿片受体激动拮抗剂,激动k受体,对u受体有部分激动作用不产生典型u受体依赖性[1],对δ受体几乎无活性。它的这种特性使其具有良好的镇痛性能,且跟芬太尼作用与不同受体,不影响芬太尼的镇痛效果,这是有效减少躁动的一大原因;地佐辛对k受体激动可产生良好的镇静作用,但不会出现过度镇静,同时对呼吸抑制作用较小而且表现有封顶效应,这是其减少苏醒期拔管躁动发生的另一大有力依据[2]。
本研究表明地佐辛在全麻鼻内窥镜术苏醒期间降低躁动及其他不良并发症的发生效果明显优于芬太尼。
[1]邓珠娣.喷他佐辛在临床救治中的应用[J].广州医学院院报,2003,15(4):169.
[2]Gravero J,S,Whalen K.Emergence agitation in paediatric patients after sevoflurane anarsthesia and no surgery;a comparison with halothane[J]Paediatr Anaesth,2000,10(4):419-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