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 焰
郑州市中心医院 郑州 450007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top of the basilar artery syndrome,TOBS)是一种少见而严重的缺血性脑血管病,影像学检查有多发脑梗死灶,临床表现复杂多样,预后较差,常伴有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病死率较高。有研究报道认为[1]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显著降低神经系统重症患者肺炎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患者恢复[1]。我院对基底动脉尖综合征合并肺部感染的患者进行了个体化护理干预措施,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2008-05—2011-09基底动脉尖综合征合并肺部感染住院患者50例,心肝肾功能均均正常,均无其他严重疾病,按照随机化原则分为2组,每组各25例。观察组男19例,女6例,年龄45~82岁,平均66.1岁;对照组男17例,女8例,年龄51~79岁,平均64.9岁;2组间年龄性别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措施 2组均按照患者具体病情进行脑梗死治疗和抗感染治疗,用药情况无显著差别。
1.3 护理干预措施 观察组除常规护理措施外增加个体化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除常规护理外无其他干预措施。个体化护理主要是指针对患者不同情况额外增加的必要心理护理和饮食指导,同时增加对患者家属的健康教育。基底动脉尖综合征起病较急,症状较重,常伴昏迷和意识障碍,应对患者家属详细讲解疾病的相关情况,培训家属必要的护理知识,指导家属协助患者翻身、排痰及肢体力量康复等活动。对于意识清醒的患者,根据其受教育程度及认知接受程度选择合适的交流沟通方法进行及时有效的心理疏导,避免患者由于短时间内在心理上无法接受患病的现实,因焦虑、紧张、恐惧等不良心理状况而影响治疗。基底动脉尖综合征主要是由于后循环血管闭塞导致,脑干损伤常导致患者吞咽功能障碍,而肺部感染抗炎治疗需要患者营养状况良好,采用留置鼻饲管是较为有效的办法,护士应做好家属的教育工作,鼻饲饮食准备要注意卫生,营养搭配要合理,合理的营养支持不但能提供给患者需要的热能和营养,而且有利于疾病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2]。肺部感染急性期患者要注意卧床休息,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活动量,由于患者脑干功能受损导致咽反射减弱,不能进行有效地咳嗽、咯痰等动作,护理人员和家属应注意观察患者呼吸道通畅情况,防止出现痰液堵塞呼吸道和误吸等意外情况,每2~3h间隔协助患者变换体位1次,咳嗽时协助拍背来促进痰液排出,必要时使用排痰机协助,出现痰液堵塞呼吸道要及时利用负压吸引装置吸痰,恢复患者血氧饱和度。
1.4 观察指标 患者体温恢复正常时间,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和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1.5 统计学方法 数据用SPSS 15.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患者体温恢复正常时间2~7d,平均3.6d,对照组患者体温恢复正常时间2~15d,平均5.7d;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21d,对照组平均住院35d;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为93.7%,对照组对护理的满意度为67.8%;综合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恢复效果好于对照组。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多样且复杂,脑部尤其是脑干受损部位越多、范围越大,则患者的预后越差,尤其是并发肺部感染后,加重了患者的心肺负担,不利于患者恢复,过去常规护理的效果不明显,采用有针对性的个体化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更加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治疗配合度,激发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及时发现患者的不良情绪并予以纠正,为治疗营造良好的恢复环境。许多严重的基底动脉尖综合征合并肺部感染患者治疗期间病情会出现反复,加强护理干预,在患者处于良好状态时,通过合适而有效的心理干预,能充分发挥患者的主动性,破除心理障碍;在患者处于较差状态时,通过及时的心理干预,防止患者病情出现反复。过去大家对基底动脉尖综合征不认识、不了解,导致该病的治愈率不高,现在随着对疾病的认识,治疗和护理水平的提高,基底动脉尖综合征虽然凶险,但也是可防可治的,后期康复主要就是避免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的处理。及时制定个体化的护理干预措施并对患者和家属进行健康教育,能有效提高治愈率。本次观察结果说明个体化护理干预能提高基底动脉尖综合征合并肺部感染的患者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1]田蕊 .神经外科重症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09,17(9):841.
[2]韦敏 .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应用和临床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1,18(12):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