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书斌 李宗聚
1)河南方城县妇幼保健院 方城 473000 2)河南方城县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方城 473000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简称妊高征)是妊娠期较为常见的并发症,是导致孕产妇及围生儿期死亡的主要原因,而妊高征合并脑出血比较少见。我们通过对2006-01—2011-01住院的妊高征合并脑出血患者16例的治疗进行分析,旨在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及诊治,降低围生期母婴的病死率,保护母婴健康。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06-01-2011-01我院收治的妊高征合并脑出血患者16例,经颅脑CT检查确诊,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诊断标准依照乐杰[1]主编的《妇产科学》,年龄在22~38岁,平均29.5岁。初产妇11例,经产妇5例,分娩时1例,产后围生期2例。患者均无高血压史,癫病史。妊高征合并脑出血发病时间<33周2例,33~36周3例,>36周11例。
1.2 临床表现 本组16例患者均有高血压、尿蛋白、水肿妊高征的表现,急性起病,发病时血压波动在22.0~32.0/14.5~21.2kPa,9例患者以意识障碍伴抽搐为首发症状,烦躁不安,头晕、头痛伴呕吐7例,大小便失禁2例,高热4例,深昏迷1例,偏瘫10例,凯尔尼格征阳性3例,小脑幕切迹疝1例,12例有眼底视网膜动脉痉挛,其中视网膜出血8例,视乳头水肿6例,单侧或双侧巴宾斯基征阳性14例。
1.3 颅脑CT扫描检查 基底节区出血7例,丘脑出血4例,额叶出血4例,蛛网膜下腔出血3例,破入脑室2例,皮质下出血3例,血肿最大径4.5cm,伴脑室扩大2例,5例有不同程度的中线移位。
1.4 治疗方法
1.4.1 一般治疗:头偏向一侧,防止误吸,吸氧以纠正缺氧,烦躁者,给予镇静,昏迷者留置尿管,监测胎心率及胎动。
1.4.2 药物治疗:降颅压,防止脑疝的发生,只要心肺功能良好,可给予20%甘露醇250mL快速静注,心肺功能不良者,可给予呋塞米20~40mg静注,或加用地塞米松,脱水的同时注意水电解质平衡,对于症状不明显患者可不给予或少量脱水。控制血压,尤其处于子痫期,控制血压尤为重要,但不宜太快,血压过低可影响胎盘的血液循环,以降低19~28/11.5~17.2mmHg为宜。降压药可选择拉贝洛尔、肼屈嗪等药物。止血可给予氨甲环酸、6-氨基己酸等药物止血。
1.4.3 手术治疗:根据颅脑CT提示,血肿腔体积>30mL者,结合临床表现行开颅手术3例,脑室外引流2例,其他脑出血者行保守治疗。
1.4.4 产科处理:行开颅手术者,可同时行剖宫产术结束妊娠或剖宫产术后,由神经外科医师决定手术,自然分娩者,可在无痛情况下产钳或胎头吸引助产,保守治疗<孕37周者,应密切监测胎动、胎心率、血压。加用地塞米松,促进胎儿成熟后,应尽早行剖宫产术,终止妊娠,保护母婴安全,亦可在严密检测的情况下,尽量延长胎龄,保护胎儿健康出生,但产时产后禁用催产素,避免加重脑出血。
16例妊高征并发脑出血,其分娩方式:剖宫产11例,自然分娩2例,会阴侧切胎头吸引3例,孕妇死亡1例,好转9例,治愈6例,生存者有不同程度的偏瘫及失语4例,胎儿死亡1例,其他均存活。
妊高征并发脑出血在临床上较为少见,但危害性是严重的,直接威胁母婴安全及预后,子痫却是妊娠期颅内出血最严重的产科原因[2]。子痫即是大脑承受长期高血压的临床表现之一,加之孕妇孕期其他方面的变化,使脑实质及脑表面血管增多和扩张,脑毛细血管亦扩大,使脑毛细血管通透性显著升高,据文献报道,液体通过量较非孕期增加约25%,孕妇脑血管病变较非孕期明显升高。孕妇并发妊高症,全身小动脉痉挛,小动脉呈节段性舒缩,造成暂时性血流中断,血管壁营养与血循环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血管壁损伤、缺氧,局部二氧化碳蓄积,可使脑血管扩张,透性增高,引起脑组织水肿、渗血,重者出血,妊娠分娩时,产妇的紧张用力,更诱发脑出血。
妊高征本身已经使胎儿在宫内的发育受到影响,因妊高征患者机体存在微循环障碍,机体处于慢性DIC状态,造成母体内器官及胎盘供血不良[3],妊高征合并脑出血,又加重了胎盘的循环障碍,更易造成胎儿缺氧、宫内窘迫,适时、及时终止妊娠是保护胎儿的最好方法。
妊高征合并脑出血,原因在于血压的波动,血管壁的损伤,重点在阻断其病理生理过程,监测孕妇血压、尿蛋白及水肿程度,结合孕周,早发现、早治疗及时终止妊娠,使血压控制在合理水平。妊高征合并脑出血,需要产科、神经内外科协同处理,做好围产期的保健,保护母婴健康。
[1]乐杰 .妇产科学[M].6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97-104.
[2]曹泽毅 .中华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382.
[3]李萍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90例临床分析[M].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1,14(1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