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福兴
山西省临汾市人民医院乳腺疾病防治中心,山西临汾 041000
乳腺癌根治术或仿根治术后,由于切除范围大,皮瓣游离范围广,皮瓣下积液是术后常见的并发症。皮瓣下积液,可导致皮瓣和手术组织创面的愈合延期,甚至坏死,是影响乳腺癌术后近期效果的主要原因之一[1]。笔者所在医院2005~2011年施行的乳腺癌根治和仿根治术391例,共发生积气积液44例。通过手术皮瓣的游离改进,负压引流的改进,及局部橡胶条的引流改进,明显减少了皮瓣下的积液,有效地改善了近期疗效,使延期愈合时间缩短,现报道如下。
本组44例皮瓣下积液,均系女性乳腺癌根治和仿根治术后的患者。年龄32~52岁,平均(44.03±6.00)岁,中位年龄47岁。乳腺根治术117例,皮瓣积气积液11例,占9.40%(11/117);乳腺癌仿根治术274例,皮瓣积液33例,占12.04%(33/274)。
1.2.1 负压引流管的再通 由于手术创面的渗出多,有凝血块堵塞引流管的可能,及时观察24~72 h后皮瓣的颜色和有无积液的发生,注意保持负压引流的通畅和疏通,如有积气积液的现象,应保证引流管的再通畅。
1.2.2 局部橡皮条的引流 负压引流通畅的情况下,由于局部皮瓣和组织创面的愈合,或者局部引流不畅,可引起局部封闭状态的积液空腔。可用橡皮条(橡胶管周径的1/4~1/6),在积液的最低端穿孔引流,引流条的下端用线穿过,用橡胶膏固定在皮肤上,以防脱落。注意无菌操作。
1.2.3 局部加压 以利于游离皮瓣和深层的组织创面的愈合。
44例乳腺癌根治和仿根治术后皮瓣积液,除1例因手术中血管止血凝固结痂脱落,引起小动脉出血,行手术止血外,其余43例经负压引流再通常16例,局部橡皮条引流21例,注射器抽吸和局部加压6例,消除局部皮瓣积气积液,无明显影响皮瓣和组织创面的愈合,无皮瓣坏死。皮瓣积液临床病程1.0~6.5 d,平均(3.5±3.0)d。拔管时间标准:负压引流液<10 mL/24 h,拔管时间4~15 d,平均(7.5±4.0)d。皮瓣愈合时间12~21 d,平均(15.5.±4.0)d,皮瓣在术后3周内一期临床愈合。
乳腺癌根治/仿根治术后皮瓣积液,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者可引起皮瓣的坏死,据文献报道发生率为10%~70%。皮瓣积液引起的原因很多,须认真对待,预防还是可以做到的。
注意手术皮瓣厚度的均匀处理,考虑到术后引流液的路径,不要形成人为隔断腔隙,加压均匀,则可有效地预防组织渗出的积液。这也是负压引流通畅的一个重建解剖结构的基础。
一般乳腺癌根治术比乳腺癌仿根治术术后引流液要少些。这是由于仿根治术保留胸大肌后,组织循环丰富所致,一般情况,拔负压引流管的时间要延长一些。无论何种术式,术后拔管的时间都要掌握在引流液<10 mL/24 h后方可拔管,以防皮瓣下积液的发生。临床上没有按拔管指征,导致皮瓣下积液的发生病例,屡见不鲜,应积极预防,以免引起更多的并发症。
一般术后3 d,大量的渗出液开始减少。皮瓣和其深层的手术组织创面开始有新生的肉芽组织联接,有大量新生的毛细血管形成[2],形成一定的组织隔断。一些低位的积液,由于隔断的隔离,已不可能通过负压引流排出体外。此时,只要及时的把局限的积液排出,皮瓣和其深面创面贴合,很快就会愈合。所以,局限的皮瓣下积液,用橡皮条穿孔引流,其厚度和穿孔的皮肤之间夹角比橡皮片明显大,引流效果比橡皮片更佳,值得注意。
术后发现负压引流有大量的鲜血引流液或局部短时间内迅速隆起,有积液现象,应考虑有小动脉凝血痂的脱落。应立即穿刺,一旦认定有鲜血溢出,小动脉凝血痂脱落,应立即手术止血,不可姑息,以免引起更严重的并发症和危及生命安全。
术后负压引流管的通畅,是预防积液发生的重要措施之一。要定时检查引流液的多少,确认引流管的通畅。如有怀疑和不通,要确认再次疏通方可,不可含糊,模棱两可,以免粗心引起积液的发生。这在临床上也是常见的原因,医护监督,不能推卸。
手术后无论加压背心还是纱布加压,对于皮瓣的加压都要均匀,不可忽视。
纠正贫血及低蛋白状况,有效预防皮瓣因营养状态不佳引起的皮瓣延迟愈合[3]。
以上是乳腺癌根治/仿根治术后预防皮瓣积液的总结。无论是皮瓣术中的处理,负压引流的通畅还是局部积液的橡皮条引流,还是术后细心地检查皮瓣和负压引流的情况,每一个细节都不能忽视,方能及时发现积液的产生,找到原因,得当及时的处理,以免积液的形成,以保证伤口和皮瓣的愈合,防止皮瓣的坏死,从而提高近期愈合疗效。理性的杜绝和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有效地降低医疗风险和纠纷,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和社会意义[4]。
[1]朱圣权.乳腺癌根治术中预防皮瓣坏死的体会[J].中华实用外科杂志,1996,16(4):323.
[2]张红丹.乳腺癌根治术后预防皮瓣坏死的治疗体会[J].临床肿瘤学杂志,2008,13(7):650-651.
[3]陆晔,潘湘涛,程旭,等.280例乳腺癌患者贫血情况临床分析[J].临床肿瘤学杂志, 2008,13(11):1006-1007.
[4]倪新初.293例乳腺癌患者预后因素分析[J].临床肿瘤学杂志,2009,14(12):1116-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