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永学 陈意泉 刘杰林
深圳市龙岗区第二人民医院长龙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广东深圳 518112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家长对小儿的保健意识不断提高,使得小儿营养不良的绝对数量呈不断上升之势。营养不良大多发生在3岁以下的婴幼儿中,长期的能量或者蛋白质不足导致营养缺乏。营养不良对小儿的后续生长发育会产生较大不良影响。因此,怎样提高小儿营养不良的治愈率,对患儿及国民总体身体素质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本组研究资料中,笔者选择城区中两个不相邻社区的营养不良小儿,对照研究社区干预对于小儿营养不良的影响,为提高小儿营养不良的治疗效果提供参考,并报道如下。
在城区中选择两个不相邻社区,自然人口数量均在10 000人左右,经济水平、总体文化程度、自然环境等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在该调查区域中各选择98例营养不良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两组患儿的主要临床症状为:程度不同的皮肤苍白、干燥,肌肉松弛,不同程度的皮下脂肪减少,严重者甚至出现水肿、体格发育滞后、智力减退、精神呆滞或烦躁不安等症状[1]。观察组98例患儿中,男51例(52%),女47例(48%);年龄48天~7岁;其中营养不良I度46例、Ⅱ度43例、Ⅲ度营养不良9例。对照组患儿98例,男53例(54%),女44例(46%);年龄46天~7岁;其中营养不良I度48例、Ⅱ度41例、Ⅲ度营养不良10例。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营养不良程度等一般资料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两组患儿均采用常规治疗方法予以治疗。如:根据患儿消化功能情况逐渐增加食物,尽可能补充动物蛋白和维生素,增进食欲,条件允许的话尽量采用母乳喂养;积极治疗原发病,改进喂养方法,给予多种酶改善代谢功能。
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利用社区卫生服务站对患儿进行全面干预。社区干预的具体内容如下:(1)社区干预中心的建立:利用社区卫生指导站建立健康教育中心,中心教育成员主要由医生、护士、小儿营养师各一名组成。向社区家庭发放优育健康教育小册子,公示热线电话并经常性进行电话随访,同时,中心每月对社区小儿家属进行一次专题培训,由小组成员进行专题讲座,疑难解答,相互交流,个别指导。(2)健康教育内容:包括预防小儿营养不良应采取的综合措施,大力倡导母乳喂养,尤其是对早产婴儿,母乳喂养可有效提高其免疫能力。客观条件不具备母乳喂养者,可采用人工喂养或者混合喂养,所使用牛奶或者代乳品,应避免采用单纯的淀粉喂养,根据婴幼儿不同的发育需要,及时添加各种辅食,母亲在孕期及哺乳期也应加强营养。对照组社区顺其原来的医疗条件,不予干预[2]。
采用笔者所在医院自制小儿营养健康相关知识调查表,内容主要包扩:小儿营养不良的症状、发病原因、常规治疗方法、预防方法等。共设立20个知识点,每个知识点均设立3个选项,家长对每个问题作出选择,选择正确率超过60%者为知晓。治疗前后对两组患儿家属进行进行知晓率调查并比较,统计两组患儿的治愈率并比较。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儿家长在治疗前对小儿营养不良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分别为:29/98(29.59%)、28/98(28.57%),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观察组和对照组患儿治疗后,家长对小儿营养不良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分别为:84/98(85.71%)、64/98(65.30%),组间知晓率提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小儿营养不良治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小儿营养不良的发病情况和原因:虽然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但很多家长由于缺乏育儿经验,且小儿的健康体检比率不断增长,这些因素导致小儿营养不良的发病绝对数量呈上升之势。本组研究资料中,小儿营养不良的发病率主要集中在6个月~2岁年龄阶段,与文献报道相符[3],占到整个小儿营养不良发病患儿的66.4%(130/196)。小儿在6个月后,其生长发育速度加快,对营养的量和质需求更高,但此时母乳质量却呈下降趋势,此时若还采用单纯母乳喂养,会影响婴幼儿的生长发育。而如何添加辅食,很多家长并不了解,时间稍长,就容易导致小儿营养不良综合症的发生[4]。
在治疗方面,可通过对营养不良婴幼儿进行日常饮食情况问诊,分清其营养不良发生原因及营养不良程度,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予以治疗。Ⅰ、Ⅱ度营养不良患儿大多消化能力健全,可采用调整饮食,并给予足够热量,纠正饮食习惯,使患儿获得全面的营养所需;Ⅲ度营养不良患儿大多属组织器官功能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尤其是消化功能受损,应采用由少到多增加辅食到每天所需量[5]。避免增速过快而产生腹泻或其他病症。还可适当应用消化酶以促进小儿消化,应用苯丙酸诺龙改善代谢功能,或者输入血浆或全血[6]。
在对患儿的治疗过程中发现,社区卫生机构的干预,不但可以提高治愈率,更大的作用在于可以有效降低小儿营养不良发病率,很多研究成果显示,婴幼儿的家庭因素、喂养科学性、卫生环境等方面对幼儿成长有很大关系,充分利用社区医疗机构功能,开展社区干预,有效提高小儿营养不良的治愈率,是值得大力推广的。
[1]周燃.小儿营养不良180例分析[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0,32(2):52-53.
[2]宋名通.儿科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4:117-121.
[3]苏光玉.少数民族地区小儿营养不良60例临床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5(10):86.
[4]薛辛东.儿科学(七年制教材)[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731.
[5]王长芹,田春莉,徐雪莲,等.小儿营养不良150例分析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06,12(23):2322-2323.
[6]吴瑞萍,胡亚美,江载芳.实用儿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517-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