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亚辉
在临床上终末期肾功能衰竭的患者,要想使其生理功能得到改善、延长患者的寿命,在没有禁忌证的情况下,均适合用维持性血液透析疗法进行治疗。血液透析的治疗效果如何,除患者本身疾病严重程度以外,家庭、社会、周围环境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由于这诸多因素的共同作用,患者容易产生各种不良心理,这样不但影响了治疗,还可使患者的免疫力下降,从而严重的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生活质量是由躯体功能、心理状态和社会功能组成[1],由此可见,我们通过努力,从治疗、心理护理、社会因素入手,能够达到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
1.1 一般资料 我们随机抽取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80例,其中男40例,女40例,年龄20~78岁,平均年龄59岁,21例由于心力衰竭、心率失常、高血压等疾病住院治疗,另59例在门诊进行治疗。这些患者均智力正常,意识清楚,有一定的文化程度,能理解健康宣教的内容。
1.2 治疗方法 全部患者均采用颈内静脉置管或自体静脉内瘘进行血液透析,血流量在150~220 ml/min,每次透析4~5 h,每周2~3次。在透析治疗过程中,我们针对不同年龄,不同背景、不同职业、不同文化程度的患者,选择性的给予心理护理,使患者了解自己病情的严重程度和进行治疗的必要性,增加治疗的信心,解除抑郁、焦虑、敌对、强迫、人际关系敏感等不良心理因素,结果是所有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情绪稳定,态度乐观,主动的配合治疗,从而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2.1 影响患者心情的心理因素 当患者得知血液透析是延长和维持生命的最后治疗方法,而血液透析也只能代替肾脏的一部分生理代谢功能而不能代替肾脏的全部功能的时候,会产生绝望、悲观、忧郁、怨恨、敌对等心理,接受治疗时生活饮食受限,不能参加社会外交,患者感到孤独,而烦躁不安,心理压抑,丧失进一步治疗的信心,性格内向的患者尤其表现明显,此时我们应及时的对患者的心理进行疏导,交谈时态度要和蔼,语言要亲切,要充分理解患者的心情,与之建立平等的,信任的关系,让患者觉得医护人员是自己可以依托的朋友,有什么不愉快和想法可以和我们沟通。同时我们要抓住时机和患者的家属进行沟通,因为他们对患者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他们对患者的心理状态、饮食情况以及病情的微小变化更加了解,对患者的影响更直接[2],我们把患者心理的想法告诉亲人和朋友,大家一起做工作,多给患者一些支持,齐心协力的解除患者的思想顾虑,让患者觉得自己有人重视,被人关心着,从而踏踏实实的接受治疗。
2.2 透析前的宣教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护理人员不但要掌握疾病的护理,还要掌握更多的医学基础知识,以便更好的和患者进行沟通。透析前护理人员应给患者讲解透析的原理、作用、方法及我院新技术进展情况,让其明白我们为什么要做透析,透析的结果会怎么样,只要做到充分的透析,就能达到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的目的,同时鼓励患者可适当的参加一些社会活动,保持良好的心情,才能有机会回归社会。还要告诉患者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让患者做到心中有数,从而更好的配合治疗及用药,避免出现不必要的问题。还要告诉患者和家属“内瘘”的原理和作用,如何保护好“内瘘”,如果出现问题应马上和我们联系,以便妥善处理。
2.3 透析过程中的心理护理 护理人员不但要有高超的操作技能,对在血液透析过程中容易出现的并发症应做到心中有数,在透析时应详细向患者进行讲解,对于患者出现的不适感,病情加重等并发症,可能是由于透析频率减少所致,也可能是饮食控制的不好引起的,经过增加透析频率,控制饮食就会好转,使患者树立起治疗的信心,正确对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积极配合治疗。由于部分自律能力较差,不能很好控制水分和钠盐摄入的患者,向其讲解其中的厉害关系,应告知严格限盐、限水,饮食治疗方法安全、经济、方便[3],如果控制得不好,会增加并发症,导致增加经济负担。在整个治疗过程中,要站在患者的立场劝导患者,不能用责怪的语气,增加患者的精神压力,让患者慢慢懂得其中的道理,主动的改掉那些不良的生活习惯。还要给患者创造一些和病友进行交流的机会,倾听治疗效果好的患者的现身说法,促使其树立坚持治疗的决心。
目前临床上所有的终末期肾功能衰竭的患者都依靠透析疗法维持生命,其中80%以上是接受血液透析,延长透析患者的生命,充分透析,减少并发症,不仅是医护人员努力的目标,也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心声。接受治疗的患者大多为门诊患者,怎样才能把健康知识带给患者,使每个患者都能解除思想负担,主动的改掉不良的生活方式,提高生存治量,提高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存质量是我们医务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鼓励患者回归社会,多参加适当的社交活动,保持良好的、健康的心理,更是我们广大医务工作者努力的目标。
[1]罗健,孙燕.癌症患者生活质量研究.中国肿瘤,2001,10(2):76.
[2]孟继芬,孔艳平.肾炎的中医辨证施护.吉林中医药,2006,26(11):39.
[3]孟娟,孙倩美.血液透析患者并发肺动脉高压的临床分析.中华肾脏病杂志,2009,25(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