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发兰
四川省交通运输厅公路局医院供应室,四川成都 611731
舒适护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应用
胡发兰
四川省交通运输厅公路局医院供应室,四川成都 611731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应用的临床效果。 方法 将2009年1月~2010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内科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90例和实验组9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还给予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 结果 实验组患者感觉舒适度为65.5%,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88.9%,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度为91.1%,对治疗护理措施的依从性为77.8%;对照组患者感觉舒适度为34.4%,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46.6%,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度为38.9%,对治疗护理措施的依从性为47.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舒适护理应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临床效果满意,能够提高患者的舒适度、满意度、依从性以及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度。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舒适护理;效果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肺部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至进行性发展。COPD是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其患病率和死亡率高。在世界上COPD的死亡率居所有死因的第4位,且有逐年增加之势[1]。护理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COPD患者治疗和恢复情况。随着现代护理学的发展,护理工作更加注重以患者为中心的全过程。而舒适护理是使人在生理、心理、社会及灵魂上达到最愉快的状态,降低或缩短其不愉快的程度[2]。笔者所在医院将舒适护理运用到COPD患者,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明显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满意度、依从性以及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度。
1.1 一般资料
2009年1月~2010年12月在笔者所在医院内科治疗的180例COPD患者,按入组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90例)和实验组(90例)进行临床对照研究。其中对照组男66例,女24例,平均年龄(58±8)岁,平均病程(10±2)周;实验组男64例,女26例,平均年龄(59±10)岁,平均病程(11±1)周。实验组采用舒适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两组的年龄及一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1.2.1 环境的舒适护理 安静、整洁、舒适的环境有利于疾病的恢复。笔者所在医院把患者安置在洁净、通风、透气的病房,保持病室温度18~22℃,相对湿度在50%~60%。保持床单的清洁平整干燥,被褥柔软。周围环境去除烟雾、粉尘和刺激性气味,防止刺激呼吸道。
1.2.2 心理的舒适护理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由于长期患病,反复住院。久病缠身并逐年加重,社会活动减少,极易形成焦虑和压抑的心理状态,对治疗缺乏信心,躲避生活。护士应详细了解患者及家庭对疾病的态度,了解患者的心理、性格、生活方式等方面因患病而发生的变化。灵活应用解释、鼓励、诱导等心理支持疗法,详细向患者讲解疾病的发生、发展、治疗、护理过程中,要注意巧妙地向其说明此病治疗的长期性,让其做好心理准备,促使其积极参与,配合治疗及护理安排[3]。引导患者适应慢性病,并以积极的心态对待疾病,培养生活兴趣,如听音乐、下棋等爱好,以分散注意力,减轻焦虑。
1.2.3 咳嗽与咳痰的舒适护理 (1)深呼吸和有效咳嗽:对神志清醒,一般状况良好的患者采用此方法。患者尽可能采用坐位,先进行深而慢的呼吸5~6次,后深吸气,屏气3~5 s,继而缩唇,缓慢地通过口腔将肺内气体呼出,再深吸一口气后屏气3~5 s,身体前倾,从胸腔进行2~3次短促有力的咳嗽,咳嗽同时收缩腹肌,或用手按压上腹部,帮助痰液咳出;(2)正确拍背:对久病体弱,长期卧床,排痰无力者采用此法。方法:患者侧卧或在他人协助下取坐位,叩击者两手指弯曲并拢,使手掌侧呈杯状,用腕力轻柔地、迅速而有节律地从肺自下而上,有内向外叩击胸壁,震动气道,边拍边鼓励患者咳嗽排痰。注意应在患者呼气时进行叩击,使松动的分泌物在呼气气流冲击下排出,每次呼气时叩击3~5次,持续时间5~15 min。操作时注意观察患者面色、呼吸、有无窒息等情况;(3)雾化吸入疗法:对于痰液黏稠和排痰困难者采用此法。方法:在雾化杯内加入痰溶解剂、抗生素等,吸入时让患者张嘴呼吸,把药液吸入气管、支气管、肺起到祛痰、消炎作用,雾化吸入时间为15 s左右,湿化温度35~37℃,每天早晚各1次,每次吸入时护士守在患者身边,密切观察患者呼吸。治疗后帮助患者翻身、拍背,及时排痰,如痰量增多,无力咳出时要及时清除,以防窒息;(4)适时吸痰:对意识障碍,年老体弱、无力咳嗽及超声雾化时的患者,床边应备好吸痰器,一旦发现痰液阻塞气道应立即吸痰,吸痰时动作要迅速、轻柔,每次吸引时间少于15 s,两次抽吸间隔时间大于3 min,在吸痰前、中、后适当提高吸入氧的浓度,避免吸痰引起低氧血症。
1.2.4 饮食的舒适护理 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饮食。正餐进食量不足时,应安排少量多餐,避免在餐前和餐时过多饮水。餐后避免平卧,利于消化。避免进食产气食物,如汽水、马铃薯、豆类等,避免引起便秘的食物,如油煎食物、干果、坚果等。
1.2.5 氧疗的舒适护理 持续低流量吸氧,1~2 L/min,每天15 h以上,不但能改善缺氧症状,还有助于减轻肺动脉高压和右心负荷,提高COPD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率。护士应向患者和家属讲解氧疗的目的,必要性和注意事项,供氧装置周围严禁烟火,使患者和家属主动配合进行吸氧、禁烟等。
1.2.6 出院前的舒适护理 告知患者康复锻炼的意义,充分发挥患者进行康复的主观能动性,制定个体化的锻炼计划。选择空气新鲜、安静的环境,进行步行、慢跑、气功等体育锻炼,锻炼以不感到疲劳为宜。在潮湿、大风、严寒气候时,避免户外活动。劝导患者戒烟,避免粉尘和刺激性气体的吸入。避免和呼吸道感染患者接触,在呼吸道传染病的流行期间,尽量避免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指导患者根据气候变化,及时增减衣物,避免受凉感冒。
1.3 调查方法
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出院患者采取自制问卷调查的方法,调查内容包括患者感觉舒适度、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度以及患者对治疗护理措施的依从性等。共发放调查表180份,收回180份,回收率为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1.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采用x2检验进行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实验组患者感觉舒适度为65.5%;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88.9%;患者对护理工作人员的信任度为91.1%;患者对治疗护理措施的依从性为77.8%。对照组患者感觉舒适度为34.4%;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46.6%;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度为38.9%;患者对治疗护理措施的依从性为47.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与慢性支气管炎及肺气肿密切相关。当慢性支气管炎和(或)肺气肿患者肺功能检查出现气流受限且不完全可逆时,则诊断为COPD。因病程长,疗效慢,反复住院,常给患者带来很大的身体和心理痛苦,导致患者对护理工作不满,对护理人员信任度差,对治疗依从性不高,从而影响其治疗效果,影响疾病预后。因此,采用有效的护理方法,以提高COPD疾病的预后,延缓COPD的病情发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是每个护理人员的责任。随着现代护理学的发展,护理工作更加注重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全过程,而舒适护理是一种整体的、个体化的、创造性的、有效的护理模式,它是使人无论在生理、心理、社会、灵魂上达到最愉快的状态,或缩短、降低其不愉快的程度[4]。笔者所在医院通过将舒适护理运用到COPD患者中,使患者从入院到出院充满了信心,感受到了舒适和温暖,满足了患者舒适和安全的需要,把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服务理念落到了实处,从而改善了护患关系,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患者对治疗护理措施的依从性及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度[5-6]。从表1可以看出,实施舒适护理后,患者感觉舒适度、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度、对护理治疗护理措施的依从性较实施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本研究结果显示,舒适护理应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病疾病患者的护理工作中的临床效果满意,能够提高患者的舒适度、满意度、信任度及依从性,体现了护理价值,值得临床关注。
[1] 尤黎明,吴瑛.内科护理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45.
[2] 张宏,朱光君.舒适护理的理论与实践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01,16(6):409.
[3] 林世红. 舒适护理在心脏手术病人康复中的应用进展[J].现代护理,2008,14(6):736-737.
[4] 于会群,李娟,陈雪玲,等.舒适护理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 [J].现代临床护理,2010,9(1):43-44.
[5] 乔艳,金学菊,张继文.无创机械通气中舒适护理的应用[J].中国当代医药,2011,18(25):131-132.
[6] 李焕春.舒适护理服务模式在呼吸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齐鲁护理杂志,2010,16(10):66-68.
Comfort care in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application
HU Falan
Supply Department,Sichuan Provincial Transportation Department Highway Bureau Hospital, Chengdu 611731,China
ObjectiveComfortable nursing care in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and its clinical effect.MethodsFrom January to20102009December in our hospital for medical treatment of180 cases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90 cases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experimental group 90 cases.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ere given routine nursing,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also given to comfort care,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wo groups of clinical effect.ResultsThe results revealed that the experimental group patients feel comfortable degree is 65.5%, the satisfaction to the nursing work of 88.9%, to nursing staff's trust degree of 91.1%, on the treatment compliance of nursing measures for77.8%; control group the patients feel comfortable degree is 34.4%, the satisfaction to the nursing work of 46.6%, to nursing staff's trust degree of 38.9%, the treatment and nursing measures of compliance was 47.8%.Two groups compared, the difference is significant(P < 0.05).ConclusionApplication of comfortable nursing in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in a satisfactory clinical effect, can improve patient comfort, satisfaction, compliance as well as on nursing staff's trust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mfort care; Effect
R563.9
B
2095-0616(2012)11-100-03
2012-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