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分析

2012-01-22 23:32夏前明陈远丽何春水
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 2012年5期
关键词:红斑狼疮抗凝溶栓

夏前明 陈远丽 陈 军 何春水 刘 源

静脉血栓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包括肺栓塞(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PTE)和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而相当部分DVT可导致PTE,甚至是致死性的PTE。特别是近年来防治PTE的临床实践表明,防治PTE的发病源头DVT更为重要,从而使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防治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而DVT最常见的是下肢DVT,近年来有明显增加的趋势。为了提高DVT的防治水平,降低DVT的死亡率和致残率。我们回顾性分析了近年来收治的78例下肢DVT,旨在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提高DVT的诊治水平。

临床资料

一、一般资料

本组78例患者系近5年本院呼吸科和血管外科收治的下肢DVT的住院患者,全部病例均系下肢深部血管彩色多普勒检查确诊。其中男36例,女42例。年龄38岁~84岁,中位年龄63岁。基础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及肺心病24例,肺癌18例,脑梗塞并肺部感染12例,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12例,红斑狼疮6例,右上肢骨折4例,格林-巴利综合征4例。诱因:深静脉置管36例,病重卧床超过一周者30例,12例癌症患者凝血图提示高凝状态,红斑狼疮患者上高原2例。因年龄大的患者,同时患有多种基础疾病,诱因也有2、3项合并存在。所以,基础疾病和诱因的例数均超过78例。深静脉置管患者一周以上,每周进行进行下肢深静脉彩超检查,是早期发现深静脉血栓的有效方法,本组36例发现置管相关深静脉血栓都在一周以内得到治疗。

二、治疗方法

一般治疗包括抬高患肢,局部保暖,心理疏导。所有患者都针对原发病进行相应治疗,如COPD及肺心病,控制感染,纠正缺氧。肺癌患者则进行有针对性的化疗,脑梗塞患者降颅压,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等。溶栓16例患者发现及时而且深静脉血栓较大,进行尿激酶溶栓治疗。所有抗凝病例均进行低分子肝素和华法令抗凝治疗,监测INN。患者出院后仍采用华法令维持治疗,总疗程半年以上。

三、结果

血栓消失,血管再通,患肢肿胀消失,达到临床痊愈68例,占87.2%;血栓缩小,患肢肿胀减轻,遗留慢性后遗症,生活尚能自理,达到临床好转4例,占5.1%;自动出院4例,其中2例肺癌放弃治疗,2例因经济原因放弃治疗。死亡2例,为高龄慢性心肺功能衰竭。自动出院与死亡两项合并计为无效6例,占 7.7%。

讨 论

近年来对PTE防治取得重要进展,但对下肢DVT的研究相对不足,目前国内依然没有大规模人口下肢DVT发生率的研究报告。从我们有限的经验来看,深静脉彩超检查结果提示检出率有明显增高的趋势。根据欧美国家的研究结果,1998年美国DVT年发生率为0.48/1000,PTE年发生率为0.69/1000,似乎PTE年发生率高于DVT[1-2]。而实际情况可能并非如此。多数DVT并非立即致命,相当数量的DVT患者没有症状。许多文献报道,部分PTE为DVT首发临床表现,我们诊治78例下肢DVT患者,同期没有1例确诊PTE。因而,DVT作为PTE的源头,发生率应该高于PTE,只是没有及时发现而已。

关于DVT的病理生理机制依然是魏氏三要素学说,即血液高凝、血流缓慢和血管损伤三者相互作用,最终形成深静脉血栓。单一因素常不足以导致DVT,而存在基础的高危因素,又因某一突出诱因而诱发DVT。比如有骨折需要长期卧床,加上深静脉置管,血栓形成的机率明显增高。恶性肿瘤存在高凝状态,化疗药物常需要深静脉置管输入,血栓形成的机率明显增高。再比如有系统性红斑狼疮,存在血管损伤,加上进入高原地区缺氧,发生深静脉血栓的机率也明显增高。2006年,Wells等[3]发表DVT简便预测表,开创了量化预测DVT先河。因此,在病史询问,体格检查,相关的检验结果基础上,结合Wells临床预测表仔细分析,多能及时发现潜在的DVT患者。

下肢DVT的诊断,以血管造影为“金标准”,特别是彩超不易探及的髂部深静脉血栓更是如此。但造影剂的毒性作用,限制了其在肾功能受损患者中的使用。而彩超系无创检查,可以反复使用,特别是有经验的操作者,诊断成功率相当高,在规范防治的监测中具有重要作用。近5年我们严格下肢深静脉置管的规范管理,定期和拔管后常规深静脉彩色多普勒探查,查出6例无症状导管相关下肢DVT,给予溶栓、抗凝治疗,全部痊愈而没有遗留栓塞后综合征。

原发病治疗对下肢DVT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而对能够去除的原发病或诱发因素应尽可能去除。本组患者中,36例患者有深静脉置管治疗操作。随着科技进步,临床介入治疗手段日渐增多,越来越多的患者可能接受血管内介入处置。如何正确掌握适应症,合理使用介入治疗手段,是医生必须面对的问题。恶性肿瘤、红斑狼疮、慢阻肺、糖尿病等无法根治的原发病,应当控制病情,尽可能减少血管损伤,适当使用抗凝治疗来预防DVT。虽然近十年DVT的预防研究得出许多矛盾的结果,如Young等[4]的研究显示华法令预防性使用并不能减少癌症患者的DVT,因此需要研究新的预防措施。但目前多数指南依然坚持对骨科围手术期的高危患者进行预防。

本组患者均进行抗凝治疗,仅有16例患者因及时发现且栓子较大而进行全身抗凝治疗,总有效率达92.3%,无一例发生PTE。深静脉血栓治疗中是否需要溶栓,目前尚存在争议。最新的看法是全身给药的溶栓治疗效果不佳,且副作用较大,已不推荐使用。而导管引导的溶栓,疗效确切,故推荐使用[5]。有条件的单位可开展多中心的循证医学研究,得出可靠的研究结果,以制定规范的临床指南。

结 论

防治下肢DVT对于预防致死性PTE具有重要意义,定期彩超监测可以早期发现下肢DVT,及时抗凝治疗可收到理想治疗结果。

1 Cohen AT,Aqnelli G,Anderson FA,et al.VTE Impact Assessment Group Europe(VTEAE).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in Europe.The number of VTE events and associated morbidity and mortality[J].Thromb Haemost,2007,98(4):756-764.

2 Geerts WH,Bergqvist D,Pineo GF,et al.Prevention of venous thromboembolism American College of Chest Physicians Evidence based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8th Edition)[J].Chest,2008,133(6 suppl):381s-453s.

3 Wells PS,Owen C,Douctte S,et al.Does this patient have deep vein thrombosis[J].JAMA,2006,295(2):199-207.

4 Young AM,Billingham LJ,Begum G,et al.Warfarin thromboprophylaxis in cancer patients with central venous cathers(WARP):an openlabel randomized trial[J].Lancet,2009,373(9663):567-574.

5 Popuri RK,Vedantham S.The role of thrombolysis in the clinical management of deep vein thrombolysis[J].Arterioscler Thromb Vasc Biol,2011,31:479-484.

猜你喜欢
红斑狼疮抗凝溶栓
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特点
系统性红斑狼疮误诊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
老年人群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抗凝治疗
抗凝治疗对心房颤动相关轻度认知障碍的影响
急性脑梗死动脉溶栓治疗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中国骄傲,一起致敬!
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前急诊生化与溶栓后早期转归及预后的关系
重复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9例临床分析
Mutually Beneficial
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