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良贤
( 浙江嵊泗县中医院 202450)
1998年1月至2003年12月,本院共收治的阑尾炎605例,其中盲肠壁内阑尾炎10例,均进行了探针导引逆行切除手术。笔者对这10例的病历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
1.1 一般资料 10例中男8例,女2例;年龄18~61岁;发病时间为3h至5d。所有病例临床表现与一般阑尾炎无明显差异。术中见Ⅰ型3例,阑尾在盲肠浆肌层中不同方位,根部稍隆起;Ⅱ型7例,阑尾沿盲肠带纵行走向。
1.2 手术方法 阑尾炎诊断明确后,常规进腹,寻至回盲部末端,仔细辨认阑尾根部所在。Ⅰ型在盲肠带末端可见一隆起,手指捏持肠壁,轻轻触摸,可触及条索状物;Ⅱ型在盲肠带内可触及条索状物。切开浆膜,分离阑尾根部,结扎、切断阑尾,残端消毒。圆头探针插入阑尾腔内,以探针为引导,逐步向远端分离,暴露全部阑尾,完整切除阑尾黏膜及部分肌层,碘附消毒后,缝闭盲肠浆肌层,并取大网膜覆盖。
1.3 结果 病理报告:单纯阑尾炎2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8例。切口均Ⅰ期愈合,治愈出院。从病理检查结果看,盲肠壁内阑尾一般常见于阑尾短(长3~4cm),表面有炎性物渗出,血管充血,可见腔内有少许血性脓液。阑尾黏膜下层、肌层和浆膜层均有大量中性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伴有溃疡和坏死。
本组10例盲肠壁内阑尾炎,均属于异位阑尾。我们知道,异位阑尾的种类有:腹腔内异位阑尾和腹膜外阑尾。腹腔内异位阑尾是指阑尾在腹腔内的位置出现异常,如高位阑尾、低位阑尾、疝内阑尾、壁内阑尾、错位阑尾、腔内阑尾等。腹膜外阑尾是指阑尾位于壁腹膜外,多发生于后腹膜外。壁内阑尾常分三种:即盲肠壁内阑尾、回肠壁内阑尾、系膜内阑尾。其中盲肠壁内阑尾最多见,阑尾位于回盲部组织内,大多数埋藏于盲肠壁内浆肌层。其原因是由于胚胎期阑尾发育过程中出现变异,阑尾分化减慢,未从盲肠壁分离出来,而被浆肌层包裹[1]。
异位阑尾寻找切除困难。据报道,有的病例术前症状、体征、检查均支持阑尾炎诊断,而在手术中未找到阑尾而关腹,术后也无随访,结果病例出现“阑尾缺如”[2],此病例可能是盲肠壁内阑尾。异位阑尾手术难度较大,尤其在炎症粘连、水肿明显时,既往对此均行顺行切除术[3],一般需要2~3h,比常见的阑尾炎用时长。我们针对上述病例手术中寻找和切除困难的特点,一般先延结肠带寻找阑尾根部,再在探针的引导下行阑尾逆行切除术,效果满意。因阑尾根部位置固定,而末端位置变异,用探针可辨清阑尾全长,以防遗漏部分阑尾,既准确又省时。术中分离阑尾时,要注意保护盲肠黏膜完整性,稍不注意就会弄破盲肠壁,带来严重的并发症。术后可以大网膜覆盖创面[1]。
[1] 张智平,秦海红,郝继东,等.外科隐匿性阑尾82例回顾性探讨[J].河北医药,2004,26(3):237.
[2] 王大强,刘新英.阑尾缺如误诊阑尾炎2例[J].腹部外科杂志,1996,9(2):88.
[3] 藤奔宇,盲肠壁内阑尾炎手术治疗分析[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6,12(23):25-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