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新健 皮先明
1 湖北中医药大学2010级硕士研究生,武汉 430065
2 湖北省中医院皮肤科,武汉 430061
胼胝俗称“脚垫子”,是由于局部皮肤长期受压或者摩擦而引起的角质层增厚[1]。在《诸病源候论》中就有:“人手足忽然皮厚涩而圆如茧者,谓之‘胼胝’,此由血气沉行,不荣其表,故皮涩厚而成胝”的记载[2]。现在常见的治疗方法有保守治疗、液氮冷冻、镭射治疗、手术治疗、外用药物治疗等,各种治疗方法有各自的优点及缺点。笔者自2011年6月—2012年6月,用红地粉外敷治疗胼胝32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本组32例病例均为本科门诊患者,其中男17例,女15例,年龄最大者85岁,最小者35岁,病程最长者5年,最短者6个月,表现为足底部蜡黄色扁平或稍隆起的局限性角质肥厚性斑片。病损面积约蚕豆大至鸡蛋大不等,形状不规则。
将红花及地骨皮按1∶1的比例混匀,在微波炉中火烘烤2min,冷却后用粉碎机粉成碎末,过80目筛后装瓶备用,制成“红地粉”。治疗时,用小麻油将红地细粉调成糊状,以可以搓成小团块状为宜,即为红地膏,将患部常规碘伏消毒以后,用调制好的红地膏敷患部,以胶布固定,每日更换1次。以15d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评价治疗效果。
疗效评价标准:痊愈:皮损全部消失,无疼痛;显效:皮损基本消失,无疼痛;有效:皮损缩小,轻度疼痛;无效:皮损处无变化,疼痛无缓解。
经治疗,本组32例胼胝患者,治愈28例,显效2例,有效1例,无效1例。
患者,王某,女,45岁,商场售货员。初诊时间2011年10月20日,主诉右足底部斑块,疼痛一年余,行走时疼痛加重,曾行冷冻治疗3次,皮损变小后又复发。检查:右侧掌跖部前缘可见鹌鹑蛋大小的蜡黄色肥厚性斑块,压痛明显,取红地粉适量,用小麻油调匀后外敷足底部,外用胶布固定,每日更换1次,连续外敷30次,足底斑块消失,无疼痛,随访半年无复发。
胼胝是由于手足长期受压和摩擦而引起的局限性扁平状角质增生性损害。一般无自觉症状,严重时有压痛,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现代医学认为在手足部尤其是骨突起部位受压迫或摩擦,可形成局限性角质增生。也与身体素质、足畸形或职业有关。本研究发挥外治法治疗皮肤科疾病的优势,临床上运用简单,疗效满意,采用传统中药红花和地骨皮研末外敷,其作用机制是:红花,为菊科植物红花的筒状花冠,性辛温,具有活血通经,祛瘀止痛的功效,现代研究表明红花的乙醇提取物有明显的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的作用[3]。地骨皮,即枸杞干燥根皮,具有凉血除蒸、清肺降火的功效,现代研究表明,地骨皮的乙醇提取物可提高痛阈,对物理性、化学性疼痛有明显的抑制作用[3]。胼胝乃是由于局部受压或摩擦致气血运行不畅,瘀阻日久,经络阻隔,肌肤失养所致。临床上将这两种药物研末外用,可以起到明显的止痛及活血化瘀的作用,使增生的角质层慢慢软化吸收,临床取得满意疗效。
[1]赵辨,马东来,葛以信,等.临床皮肤病学彩色图谱[M].2版.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592.
[2]陈德宇.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6.
[3]高学敏.中药学[M].2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177,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