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河南省职业教育专业结构的思考

2012-01-21 19:03赵玉国
中州大学学报 2012年6期
关键词:河南省职业院校设置

赵玉国

(中州大学经济贸易学院,郑州450044)

职业教育专业结构是指职业教育所培养人才的类型或方向。在我国,职业教育的任务是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应用型人才,所以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工作和社会服务工作是以专业为基础的。职业教育专业结构受制于产业结构,区域产业结构是职业教育专业结构制定、调整、改革、发展的主要参考依据。针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灵活调整和设置专业,是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特色。

职业教育能否为经济建设服务,关键在专业设置。专业是否同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是衡量专业结构是否合理的根本标志。职业教育专业结构如果与区域经济的产业结构相互适应,则人力资源积累的内部效应和外部效应就会相互强化,不仅有利于“边干边学”的人力资源积累,而且更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如果职业教育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不能相互适应,则职业教育的一部分投入会成为人力资源的专业转换成本,从而产生资源浪费。

一、河南省职业教育专业结构存在的问题

截止到目前,河南省职业教育基本上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专业结构,同时培养了各级各类的专业人才。不过,这种现状相对于河南省产业结构调整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要求来说,职业教育专业结构仍然存在着专业重复设置、空缺与萎缩并存等问题。

1.专业重复设置

据2011年河南省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011年河南省高职高专院校有70所,中等职业学校961所(含技工学校)。在70所高职高专院校中,有40多所院校同时开设了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文秘专业、市场营销专业和物流管理专业。专业布点过多导致某些专业人才数量超出社会的需求量,进而导致这些专业的毕业生失业率高和就业专业不对口。某些专业重复设置,究其原因,一是相关部门对职业院校的宏观调控不到位,致使院校专业建设缺乏与时俱进的科学规划,二是一些院校只是从学校的利益出发,对大家所谓的热门专业,也就是众多学生所选择的专业,尽可能多的录取学生,不顾市场对专业人才的未来需求而开办。

2.专业空缺

对照《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试行)》,目前河南省高职高专教育还有水上运输类、港口运输类、管道运输类、气象类、轻化工类、卫生管理类和部队基础工作类等二级专业类没有设置。河南省区位优势突出,立体交通网络完善,分拨物流发展前途广阔。全国铁路主通道有“三纵三横”贯穿河南。2020年之前,河南省将构建以“五纵五横”干线铁路为主骨架、地方铁路和支线铁路为补充的铁路运输网络。河南省内管道运输和水运业发展速度加快,“西气东输”一线主管道途径河南省。郑州国际机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客货吞吐量快速增长,已被国家确定为全国八大区域枢纽机场之一。铁路、公路、航空、水运、管道等运输方式有机衔接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基本形成,具有发展公铁海多式联运的天然优势。然而,河南省至今仍没有高职高专院校开设水上运输类及管道运输类专业,交通运输类专业的发展远远赶不上河南省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的速度。

3.专业萎缩

2011年,河南省高职高专院校设有农林牧渔类专业27个,占全省专业总数的8.4%,所开设的专业集中在一些传统学科专业上,比如种子生产与经营、园艺技术、园林技术、饲料与动物营养、畜牧兽医等,第一产业发展中所需要的现代农林类专业所占比例较小。随着近年来农业中职学校教育的不景气,有些农业中职学校曾经的招牌专业成了“空头”专业名称,不再招生,转而发展红火的非农专业。如果说有些农业中职学校的“转身”尚属无奈之举,那么还有部分农业中职学校则是主动把视角从农村转向城市,从“主要为当地农业经济服务”,基本上转为给城市输送劳动力的“就业教育”,其涉农专业纷纷停办。目前,许多农业中职学校都倾向于设置就业前景好、市场需求量大的非农专业,一些反映农村经济社会及现代农业发展方向和需要的涉农专业却很少开设甚至不开设,农业中等职业教育支撑现代农业发展的能力较弱。

二、根据河南省产业结构优化趋势,调整职业教育专业结构

针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灵活调整和设置专业,既是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特色,也是贯彻《中原经济区规划》战略定位精神、树立“立足区域育人才,服务地方促发展”理念的体现。

1.着重考虑与河南省支撑产业及主导产业相符合的专业

河南省的支撑产业及主导产业的选择、发展是职业院校在设置专业时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目前,河南省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快推进阶段,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加速升级。在国际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东部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趋势不断加强的背景下,河南省要建设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就需要通过优先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改造提升原材料工业,集群化发展中高端消费品工业,来着力提升装备制造、有色钢铁、化工、食品、纺织服装等支撑产业的竞争力;要建设全国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就需要通过坚持创新引领、重点突破的方针,来发展壮大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生物、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等产业。依托产业建专业,作为服务于河南省地方经济的职业院校,其专业设置理应与此相适应。

2.重点建设河南省现代服务业发展所需求的专业

河南省位于中原腹地,承东启西、连南贯北,在全国区域格局中具有难以替代的枢纽地位,又是华夏历史文明的重要传承区。继往开来,担当重任,这就要求河南省把推动服务业大发展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通过做大与提升、扩张和引进等举措,突出发展物流、文化、旅游和金融等现代服务业,建设面向中西部的现代服务业中心。与此相适应,河南省职业院校应密切关注现代服务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及时调整已有专业,尽快设立市场急需专业,为河南省现代服务业的进一步发展做好充分的人才准备。

3.强化涉农专业建设

从河南省来看,河南省拥有一亿多人口,占全国的十三分之一,农村人口比重大,60%以上的人口生活在农村,“三农”问题是全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中之重。从全国来看,河南省的农业和粮食在全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粮食总产量占全国的十分之一,其中小麦产量占全国的四分之一,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方面肩负着重大责任。河南省要建成全国重要的现代农业基地和粮食生产核心区,就需要通过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推动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等举措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构建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与此相对应,河南省职业教育尤其是河南省农村职业教育,要考虑现代农业对职业教育专业结构的要求,在设置专业时充分考虑现代农业的份量,对传统的农业专业结构进行改革、调整,并适当增加一些适合现代农业发展的农科工程类、管理类专业,这样才能更好的适应河南省农业经济结构的调整趋势和促进河南省农业现代化进程。

三、河南省职业教育专业结构调整中政府和学校的作为

1.政府应加强对职业院校专业设置的宏观管理和引导

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的种类与区域产业结构的差异及劳动力就业结构的差异关联很大,要想一个地区的职业教育与当地的经济两者之间的发展达到最优化,就必须要紧密关注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趋势,以便能使区域内职业教育专业结构得到优化。为此,河南省职业教育主管部门应该在加强对职业院校专业设置、建设的宏观管理基础上,进一步扩大职业院校的办学自主权,并对有利于全省三次产业发展的专业进行建设发展。同时,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及时发布各专业人才培养规模变化、就业状况和供求情况,调控与优化专业结构布局。

2.学校应着力地方需求,体现区域发展方向,优化调整专业设置

学校要密切关注宏观政策导向,建立经常化的人才市场调研与信息反馈机制,跟踪产业结构调整与行业发展趋势,加强人才需求分析与预测,坚持“服务地方设专业,依托行业建专业”的专业建设思路,主动适应区域、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根据学校的办学条件,有针对性地不断开发新专业,改造老专业,优化专业结构。要根据市场需求与专业设置情况,建立以特色优势专业、重点专业为龙头,相关专业为支撑的专业群,形成具有前瞻性、规划科学、服务面广、适应性强、地方特色显著的专业布局。

[1]白汉刚.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与职业教育的关系研究[J].职教论坛,2011(7):45-47.

[2]国务院.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Z].国发[2011]32号,2011-09-18.

[3]河南省教育厅.2011年全省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EB/OL].(2012-02-06)[2012-09-12].http://www.haedu.gov.cn/2012/02/08/1328670928859.html.

猜你喜欢
河南省职业院校设置
基于职业院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数学建模实践活动探索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职业院校财务会计网络化建设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中队岗位该如何设置
船舶防火结构及设置的缺陷与整改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7招教你手动设置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