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湘溶
一部教学和研究相结合的力作
——简评《西方哲学原著精义选讲》
刘湘溶
最近,本人有幸读到舒远招教授的著作《西方哲学哲学原著精义选讲》。这部著作是根据他给研究生原著选讲课程的录音整理而成的,算是教学方面的成果。事实上,这部著作也是作为“名校名师名课实录”丛书之一,由湖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2011年11月初版)。但我相信,只要稍微认真地阅读这部著作的具体章节,读者定会感到这部教学实录作品汇集了舒教授多年来潜心钻研西方哲学原著的许多心得、体会,是一部能够充分体现其教学和学术研究有机结合的力作。
《西方哲学原著选讲》洋洋洒洒,有40万字。除开讲辞和后记外,全书共15讲,作者选讲了以下15部西方哲学经典原著:柏拉图的《理想国》、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笛卡儿的《第一哲学沉思集》、贝克莱的《人类知识原理》、休谟的《人性论》、康德的三部批判著作(《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和《判断力批判》)、费希特的《全部知识学的基础》、谢林的《先验唯心论体系》,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和《逻辑学》、费尔巴哈的《基督教的本质》、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
由于是教学实录,所以,本书很充分地体现了舒教授的教学风格。从叙述的
方式来看,作者非常自觉地追求讲解的清晰性和条理性。作者尽量用清晰明白的语言,来表达自己对西方哲学原著的准确的理解,尽量避免含糊和晦涩。关于这一点,作者在后记中有明确的交代:“如果读者能够在阅读我的《选讲》的过程中感到我的叙述是清楚明白的,同时能够体会到我在不断地猜谜,那么,即使读者不同意我对一些谜语所作的解答,即使认为我的许多断言是错误的,我也会对此感到满意了。”确实,《选讲》始终坚持用明快流畅的语言,尽量清晰地呈现作者对西方哲学原著的理解,这是值得肯定的。西方哲学原著常常给人以晦涩难懂的印象,许多研究西方哲学的专著也是如此,《选讲》把清楚明白作为讲解西方哲学原著的目标,想来是为了避免听众对之产生晦涩的印象吧。
由于课时的限制,作者不可能对上述每一部原著做面面俱到的详细阐释,所以,他往往把重点放在讲解这些原著的导论或序言上。但是,为了使听众对这些书有一个全面的、总体的把握,他也总是花费一定的时间,对这些书作出一番总体的概观。《选讲》的思路是:首先,按照人们通常的理解,对每部原著作出概述;其次,按照自己的理解对这些原著作出总体的把握;最后,作者不仅试图对每部原著作出自己的总体把握,而且还希望对原著中的一些具体观点讲出自己的阅读体会。
人们很容易想到,要把上述艰深难懂的西方哲学原著讲清楚,是需要讲解者自己事先将这些原著读懂、读透的。作者深知其中的艰难,因此,他勇于坦率地承认自己在很多地方还没有真的弄明白,并把自己没有把握的东西舍弃不讲了。但是,这这种谦虚并不能掩盖作者大胆求知、勇于创新的气概。在事先认真钻研了这些原著的基础上,在对这些著作的中文译本和德译本进行对照的过程中,作者不仅形成了对于这些书的一些总体性的见解,而且敏锐地发现了其中许多值得关注的细节问题,包括原文中一些关键术语的中文翻译问题,并大胆地提出自己的看法。
在这里,我不可能对《选讲》的内容做详细的介绍,而只能简单地列举其中一些主要创见,它们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选讲》把柏拉图的《理想国》作为一部人生哲学或伦理学著作来看待,认为它虽然也涉及到理想城邦的建构问题,但贯彻始终的中心问题,其实是“正义者是否幸福”的问题,而何谓正义,则构成了这一中心问题的前提问题。柏拉图对城邦的论述,也是为回答这一中心问题服务的。作者还发现,《理想国》第一卷提出正义者是否幸福的问题,第十卷(结束卷)对这个问题作出了总结性的回答。他还阐发了《理想国》的这个中心问题所具有的重大现实意义,认为它促使了康德后来去思考德福之间的统一问题。
《选讲》在讲解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的时候,着力于澄清人们长期以来对形而上学所存在的一种误解——把形而上学仅仅当作与辩证法相对立的一种思维方式,说明形而上学一直是西方哲学的核心部分,而且许多形而上学家的思想恰好是辩证的。作者还强调指出:在亚里士多德那里,形而上学研究对象具有层次性。《形而上学》第一卷所说的对象是目标对象——所有事物的第一因、第一原理,但第四卷所说的对象则是起点对象——所有存在着的事物。他还根据海德格尔后来对是(存在)与是者(存在者)所做的层次区分,来探讨在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中,是否也存在这种区分。这种探讨显示了亚里士多德和海德格尔思想的连续性和对应性。
《选讲》对笛卡儿《第一哲学沉思集》的探讨,主要集中在笛卡儿对心灵、上帝、物质三个实体的论证上。他指出,笛卡儿首先运用普遍怀疑的方法,怀疑感官的可靠性和感官所见证的物质实体的存在,并首先确认思维着的“我”的存在,即确认能思想的心灵实体的存在。接着,他从心灵实体所包含的一些观念出发,直接推论上帝的存在,为上帝的存在作出了所谓本体论的证明。最后,他根据上帝的存在和上帝不是骗子,而对感官感觉给予信赖,并通过感觉来确证物质实体的存在。《选讲》非常清楚地表明:在笛卡儿的沉思中,存在着一个首尾连贯的结构。
《选讲》在讲解贝克莱《人类知识原理》时,也力图讲出自己的独到理解。例如,他指出贝克莱不仅肯定了“物是观念的集合”、“存在就是被感知”,而且肯定了心灵的存在就是“能感知”、“在感知”。也就是说,当物被感知的时候,恰好是心灵在感知。作者还指出,贝克莱不仅肯定“我”在感知,而且还设想了“他心”在感知,甚至设想有一个全能的普遍精神在感知,这就表明,他的思想并不能简单地用主观唯心论来概括,而是包含了客观唯心论的方面。
《选讲》在讲解休谟《人性论》时,把重点放在讲解第一卷“论知性”上,但也清楚地交代了第一卷与第二卷“论情感”和第三卷“论道德”之间的关系。作者特别考察了休谟的怀疑论和不可知论在西方本体论历史中的特殊地位,以及它对独断论的破坏作用和对康德批评哲学的影响。
《选讲》作者的本行是研究德国古典哲学,他尤其熟悉康德的哲学,因此,《选讲》也花费了较多的篇幅来讲解康德的三大批判著作。在讲解《纯粹理性批判》时,他着重阐释了何谓纯粹理性批判、康德为何要进行纯粹理性批判,以及他是如何展开纯粹理性批判的。在对全书内容作出概述的同时,他还特别论述了康德在建构形而上学方面的独特贡献。他指出,康德本人试图建构的形而上学由自然形而上学和道德形而上学组成。形而上学要想成为科学,必须包含先天综合命题。因此,是否包含先天综合命题,对形而上学能否成为科学至关重要。基于这种理解,作者集中考察了康德所说的定言命令或绝对命令的先天综合性问题。这些论述,是国内学者一般所忽略的。在讲解《实践理性批判》时,作者不仅根据该书的序言和导论清楚地阐释了《实践理性批判》的研究对象、目标和理念,说明了康德为什么把第二批判叫做“一般的实践理性批判”而不是“纯粹实践理性批判”,而且清楚地展现了其中分析论的核心思想,分析了康德所说的定言命令到底是什么,又到底不是什么,以及到底什么是康德所理解的真纯的道德动机。作者表明:《实践理性批判》是一部捍卫人的理性、自由、价值和尊严的力作。在讲解《判断力批判》时,作者对该书导论的内容做了清楚的阐释。值得注意的是,作者还论述了《判断力批判》多方面的重要意义:它把自然的合目的性原则当作一个反思的判断力的先验原则,认为该原则是我们用来把握有机自然和艺术的一个重要的先验原则,这实际上是在为生命科学和美学奠定哲学基础;它在诠释自然目的论时,把人当作整个自然目的系统的最后目的乃至终极目的,这充分体现了康德对人的重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它所阐发的自然目的论具有极其广泛的外延,不仅伸展到了文化和历史领域,而且通向了神学。
在讲解费希特《全部知识学的基础》时,《选讲》首先指出:不是贝克莱、而是费希特才称得上西方哲学家当中最典型的主观唯心论者。但是,贝克莱建立主观唯心论体系,其真正动机是要捍卫人的意志自由,反对形形色色的宿命论和决定论。而费希特哲学的最大特色,则是对行动的强调。《选讲》不仅提出了这些独到的见解,而且对费希特知识学的三条基本原理作出了精到的分析。
《选讲》在讲解谢林《先验唯心论体系》一书时,注意到了这本书固然是谢林集中阐释其先验哲学的代表作,但在该书导论中也阐释了先验哲学与同一哲学的关系:同一哲学包含先验哲学和自然哲学两个部分。作者根据该书导论准确叙述了谢林先验哲学的概念、本性、划分和官能,然后介绍了它所包含的理论哲学、实践哲学、自然目的论、艺术哲学的主要观点。作者肯定了谢林同一哲学对费希特知识学的超越,但也指出了同一哲学存在的一些局限,以及黑格尔对之所做的批评。
《选讲》对黑格尔《精神现象学》和《逻辑学》的讲解,也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在讲解《精神现象学》的导论时,作者对一些中译文提出了自己的商榷意见。他试图阐明:在黑格尔本人那里,所谓精神现象学到底是一门怎样的科学,它与逻辑学又存在怎样的关系。《选讲》对黑格尔《逻辑学》的讲解,是结合其《大逻辑》和《小逻辑》进行的。作者首先叙述了黑格尔逻辑学的一般概念,指出它不仅超出了传统的形式逻辑,而且超出了康德先验逻辑,它实现了逻辑学与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辩证法)的有机统一,然后,作者介绍了黑格尔对其逻辑学所做的分类:客观逻辑和主观逻辑。在此基础上,作者扼要地叙述了客观逻辑(含存在论和本质论)和主观逻辑(概念论)的大致内容。
《选讲》把《基督教的本质》当作费尔巴哈最重要的人本主义著作来加以讲解,根据该书的导论和序言,作者着重阐释了费尔巴哈对人的本质和宗教的本质的看法,即集中阐释了费尔巴哈宗教是人的类本质的异化这一人本主义见解。作者还对全书所包含的精华内容做了扼要的概述,说明该书确实是一部思想深邃、文笔优美、充满激情的作品。
《选讲》对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也做了认真的解读。作者在讲解了马克思有关异化劳动、私有财产和共产主义、对黑格尔辩证法和一般哲学的批判等内容之后,集中论证了这样一个见解:在《手稿》中,马克思的思想确实还深受费尔巴哈的影响,他至少表明上还一直在肯定费尔巴哈,但是实际上,在一系列重大的理论问题上,马克思其实早已超出了费尔巴哈,并且有了《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所包含的观点。具体而言,马克思对人的类本质、类本质的异化、扬弃这种异化的途径等问题,都给出了不同于费尔巴哈的见解:费尔巴哈把严格意义的意识即类意识当作人的类本质,马克思把普遍的、自由自觉的生活当作人的类本质;费尔巴哈集中批判宗教的异化、思想的异化,马克思集中阐释劳动的异化;费尔巴哈试图通过建立爱的宗教来扬弃宗教的异化,马克思则把共产主义历史运动当作扬弃私有财产和异化劳动的现实途径。不仅如此,在《手稿》中,马克思还提出了人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作者通过这些论述,力图表明马克思的思想发展具有连续性,并不存在阿尔都塞所说的“认识论断裂”。
最后,《选讲》对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一书的导论做了比较详细的解读。作者首先探讨了德文Sein一词的理解和翻译问题,认为该词在一般的意义上是个断定词,可以翻译为“是”,但是,它也确实能够做存在断定,因此具有存在的含义。在一般的意义上,Sein und Zeit这个书名翻译为《是与时》可能更确切,但是,由于海德格尔并未完全排斥Sein的存在含义,所以,在该词确实具有存在含义时也并不需要一律翻译为“是”字。在解读导论的过程中,作者还对海德格尔所使用的一些其他重要术语如ontisch等做了探讨。作者认为,ontisch一词常给人们翻译为“存在者层次上的”或“存在者状态上的”,这种译法很可能遮蔽了其真正的意义,因为它原本的含义,毕竟是“存在上的”或“是上的”。作者还敏锐地意识到,《存在与时间》一书中所探讨的“是”(存在)之意义问题,与《形而上学导论》中所探讨的是者是的根据问题,有着内在的关联。为什么是者是?这个问题涉及到是者是的根据问题,要回答这个问题,需要先澄清是者是的意义问题,而后面这个前导问题,正好是在《存在与时间》中完成的。
由此可见,《选讲》尽管是一部教学实录作品,但确实是以作者对西方哲学原著的认真阅读和钻研为基础的,正是因为作者把自己的教学活动始终建立在学术研究的基础上,《选讲》才有可能对上述西方哲学经典原著作出如此清晰而又富有创见的解读。
2012-05-20
刘湘溶(1955—),男,江西新干县人,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哲学系教授,哲学博士,博士生导师。
[本文编校:徐保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