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瑟夫·斯蒂塔 埃琳娜·贝瑞兹金娜 著 胡六月 译
乌克兰私立高等教育的演化
约瑟夫·斯蒂塔 埃琳娜·贝瑞兹金娜 著 胡六月 译
乌克兰于1991年获得独立,国内长期压抑的教育、文化和经济随之发生剧变,私立教育也应运而生。乌克兰的民族主义和以市场为主导的经济转变凸显出公立高等教育的不足,但这些不足很快被新兴的私立高校所填补。在随后10多年的俄罗斯化的进程中,一些文化、语言和宗教团体不断强调其身份特征,私立高等教育在其中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目前,乌克兰教育部估计私立高校占全国教育机构的6%。
过去10年间,乌克兰私立高等教育经历了以下几个发展阶段:第一批私立高校出现于1991年至1992年,随后两年私立高校的数量迅猛增长;1995年至1996年,私立高校国家认证制度得以颁布;1997年至2000年,一些私立高校获得国家承认,并颁发第一批学位证书。
乌克兰大部分私立高校采取“定位”战略,它们将政策定位于教育市场中一小批相对稳定但得不到充分服务的群体。公立高校和私立高校往往会在范围窄但赢利高的专业(如法律、经济和管理)上出现冲突。
在乌克兰,建立高校的法律制度纷繁复杂。公立高校和私立高校被区别对待,不能做到一视同仁。例如,法律认为私立高校属商业性质,与公立高校不同,应由商业法律而非教育法律所管辖。关于私立高校的政策主要参见两大法律文件——《高等教育法律草案》和《21世纪乌克兰教育发展国家新政草案》。但自2001年末起,这两大法律文件一直在讨论中,目前尚未得到乌克兰政府的通过。
乌克兰私立高校的经费来源比较复杂,是私立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问题。学费是私立高校主要的经济来源,与此同时,一些高校还尽力争取当地政府的资金支持。还有一些高校从私立或国有企业获得经费资助。
乌克兰高校体系的重大变化之一是国家许可与认证程序。许可是认证的第一步,是国家授予高校暂时运营的权利。1993年,乌克兰第一批私立高校获得许可。截至2000年1月,乌克兰共有138家高校获得许可。
认证程序中最困难的不在于复杂的过程,而是国家认证委员会(SAC)所规定的一系列严格的、定量化的认证要求,因为这些要求是大部分新兴私立高校所难以达到的。在制订这些无法企及的认证标准时,国家认证委员会并非有意破坏乌克兰高等教育体系,或者有意关闭大量私立高校,但明显采用正式的官僚主义政策来处理认证主体和高校之间的非正式关系。
乌克兰很多观察家认为,认证过程与现实脱离,体现了组织和专业上的无能。正如一名乌克兰学者所言:“一所美国的大学,即便拥有赢得诺贝尔奖金的师资力量,到了乌克兰也无法取得办学资质,当然除非是贿赂。要在乌克兰获得办学认证,只能是白日做梦。”
乌克兰私立高等教育未来的发展方向难以预料,关键取决于尚在讨论之中的政府和立法机构的决策。2002年春,乌克兰选举产生新一届议会,私立高等教育的前景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无论是扩大还是紧缩,都不可能沿着当前的发展轨迹前进。
对全国私立高等教育界的领导们所做的一项抽样调查显示,鉴于人口统计趋势,他们对未来发展前景持悲观态度。由于人口出生率持续降低,到2010年的未来10年,可能会出现生源减少的现象,这将大大影响乌克兰的教育体制。这一状况最早出现于上世纪80年代后期,起因是切尔诺贝利核泄露和苏联改革所带来的经济不稳定。到了上世纪90年代,由于人口减少,乌克兰大部分幼儿园被关闭,现在,中学也开始岌岌可危。当这轮灾难波及高等教育界时,入学需求将大幅减少,高校之间的竞争也将达到新的高峰。根据乌克兰教育部的数据,假设2002年高等教育需求指数为1,到2007年将降低至0.86,2012年和2013年则分别降至0.64和0.61。
未来10年,估计乌克兰私立高等教育将出现分化。20%的私立高校拥有稳定的市场地位,继续生存下去,而剩下80%的高校可能并入其他更大的私立高校或公立高校,或者面临关门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