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丽
摘 要:近十多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国力不断提高,但城乡差距却不断拉大,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表明我国的二元经济结特征十分突出。从历史演进过程来看,二元经济既要经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过程,也要经历从结构强化到结构优化的过程。我国解决现阶段二元经济存在的矛盾和冲突,必须采用一系列有效措施优化二元经济结构,实现经济社会一元化发展。
关键词:历史演进 二元经济 结构优化
中图分类号:F06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1-043-02
一、问题的提出
2007年4月,美国爆发了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越演越烈,至今还未见底,对各国实体经济的危害越来越深。这也造成了我国沿海中小型企业生产和销售困难,致使许多职工失业或半失业,其中农民工受到的冲击最大。据有关网站、国家劳动部等方面的统计,今年11月初全国提前返乡的农民工多达480万人,12月中旬达到900万人,12月下旬达到2000万人。农民工提前返乡,不仅收入降低,而且会因无所事事产生社会治安等方面的许多问题,城乡差距进一步扩大,扩大内需的难度加大。这些问题给那些主张主要通过工业发展转移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来解决二元经济矛盾的专家泼了一盆冷水。
近十多年来,我国工业化、市场化程度大幅提高,经济发展水平提高,经济总量大增,综合国力不断提高,但城乡差距反而逐步拉大,工农差距迅速扩大,社会矛盾加剧,表明经济的二元化特征越来越突出。如何解决二元经济存在的矛盾和冲突,促进经济社会一元化发展,是摆在我国人民面前的一个十分现实、十分紧迫的问题。
中共中央17届三中全会作出的《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决定》指出:“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刻,进入了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战略任务,把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作为基本方向,把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作为根本要求,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积极思考如何解决我国目前十分突出的二元经济问题。当前,对于二元经济问题的解决,分别有“破除”、“软化”、“消减”、“转化”、“转换”以及较中性的“改变、解决”等提法或主张。但笔者认为,二元经济内的各成分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是长期存在的,要么相对地扩大,要么相对地缩小,而不能绝对地“破除”或“消减”;至于用“转化”、“转换”一词,无法让人判断有关举措的方向是使二元经济的问题得到改善还是恶化;“改变、解决”使人们不知道方向和程度,“软化”只反映二元经济结构变化的一种趋势,不能揭示二元经济结构变化的最终结果。因此,笔者主张用“优化二元经济结构”来解决二元经济的问题,使人们能体会到优化的最终结果是建设高级一元经济,优化的过程也就是一元化的过程。
二、二元经济历史演进的一般过程
笔者认为,从经济的主要成分是否有明显的差距和矛盾的角度,可以把经济发展划分为四个演进阶段:低级一元经济、初级二元经济、强化的二元经济、高级一元经济。这四个阶段,是循序渐进的,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后一阶段的生产力水平往往比前一阶段的生产力水平高。四个阶段的依次转化,形成了二元经济历史演进的一般过程。
低级一元经济往往存在于原始社会和封建社会。这个阶段的主要特征是经济成分单一,以农业为主,生产力水平普遍偏低,各地差距不明显,人们的收入差距不大。初级二元经济主要存在于封建社会后期和资本主义前期。这个阶段的主要特征是工商业逐步发展壮大,工商业等现代部门的生产力水平高,农业等传统部门的生产力水平较低,工农之间、城乡之间的差距和矛盾逐步产生和扩大,人们的收入有了明显的差距,经济的二元化特征显现。强化的二元经济主要存在与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时期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阶段的主要特征是工业化、城镇化步伐加快,经济的主要成分之间,尤其是工农之间、城乡之间的差距和矛盾进一步拉大,人们的收入差距拉大,经济的二元化特征被强化。高级一元经济主要存在于资本主义后期和社会主义中后期。这个阶段的主要特征是城与乡、工与农一体化发展的步伐加快,城镇化、现代化、信息化、全球化步伐加快,经济的主要成分之间的差距和矛盾逐步缩小,人们的收入差距缩小,经济的一元化特征越来越突出。
国内外许多专家、学者对二元经济的产生和发展、一元经济的特征和表现进行了研究,但没有人从历史演进角度按二元经济的发展程度对经济发展过程进行表述。笔者把经济发展划分为低级一元经济、初级二元经济、强化的二元经济、高级一元经济四个阶段,可以使人们能更加清楚地发现人类经济的最终发展方向:由各经济成分有较大冲突和矛盾的二元经济向各经济成分均衡协调的高级一元经济发展。这一发展过程就是二元经济结构优化过程。
三、国内外解决二元经济问题的做法
西方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在解决二元经济产生的矛盾和冲突、优化二元经济结构方面有许多有益的经验值得我国学习和借鉴;我国过去解决二元经济存在的矛盾和冲突有许多经验教训,值得我们反思和改进。
1.国外的做法。西方发达国家的民主化和市场化历史比较长,为工业化提供了制度和文化保障。西方国家的市场化、工业化是从下而上自发地进行,政府着力给予政策引导和法律支持。随着工业化步伐的加快,这些国家的现代经济部门与传统经济部门在生产效率、资源配置、劳动力价格等方面的差距越来越大,现代经济部门凭其生产力水平较高而对资源(资金、技术、物质、人力)的吸聚力越来越强,使城乡、工农之间的矛盾加剧,使社会成员的收入差距拉大。面对这些问题,西方发达国家通过产业发展和分工演进来优化二元经济结构。他们采取的举措是:一是依靠市场对资源进行基础性配置,确保现代经济部门的生产效率少受不良影响;二是对传统经济部门进行税收优惠、生产补贴、信贷倾斜、技术改造、财政帮扶,提高其生产效率,增加其从业人员收益;三是加快工业化,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使农民增收;四是加快城镇化步伐,提高“新市民”的生活质量;五是通过实现全国范围的现代化,尤其是加强对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缩小了城乡差距,改善了农民的生活质量;六是促进城乡第三产业的发展,提升了城乡居民的就业能力,扩大了就业空间;七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对城乡弱势群体在低保、失业、养老、教育、卫生等方面给予帮扶,使全社会更加和谐和稳定。发达国家基本上同时采用了这七个举措,优化了二元经济结构,使经济社会出现了一体化的同质、协调发展特征。因此,有许多专家认为美国等一些发达国家的经济就是高级一元经济。
在发展中国家当中,仅有少数国家比较成功地实现了二元经济结构的优化,他们走的优化道路与发达国家比较相似。但多数发展中国家由于工业化、市场化、城镇化、现代化起步较晚,往往进行自上而下的追赶型发展。这些国家一般先由政府通过抓重工业发展而优先走工业化道路,然后展开市场化、城镇化、现代化步伐。这样一种发展道路使得多数发展中国家的现代部门生产力不高,市场化程度不高,城镇化、现代化水平较低,城乡差距、工农差距没有明显缩小,有的国家反而在拉大。发展中国家在解决二元经济问题的过程中,往往依靠政府的主导,而非以市场为主来进行资源配置,使生产效率受到不良影响;在工业化程度不高的情况下,片面强调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而城镇化的步伐又没跟上,不但没有改善“新市民”的生活质量,反而增加了许多贫困人口,出现了“城市病”;这些国家对农村的现代化建设投入力度不够、对第三产业的发展力度不够,使城乡差距难以缩小,甚至有的还在拉大;部分国家对传统经济部门的税收优惠、生产补贴、资金和技术扶持力度不够,对弱势群体的社会保障措施不到位,使各个区域、各个群体的冲突和矛盾难以缓解,二元经济结构无法优化。
2.我国的做法。我国在辛亥革命前,基本上是以农业为主的低级一元经济,整体水平很低;在辛亥革命以后到新中国成立以前,民族工业有所发展,但工业的比重很低,因此这个阶段属于由低级一元经济向初级二元经济的过渡;在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我国以重工业的发展为主,城乡差距、工农差距逐步显现,进入了初级二元经济阶段;改革开放后至本世纪初取消农业税之前,工业化步伐加快,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差距迅速扩大,产生了许多冲突和矛盾,进入了强化的二元经济发展阶段;在全国取消农业税之后,我国开始进行工业反哺农业、加快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步入了高级一元化发展阶段。
但我国经济的一元化发展才刚刚起步,在市场成熟度不高、工业化程度不高、城镇化水平较低、现代化水平较低的情况下,优化二元经济结构要解决的冲突和矛盾很多,过程会很长,任务会很重。当前主要存在以下几个突出问题:一是我国政府的主导作用很强,影响了市场在资源配置过程中发挥基础性的作用,影响生产效率的提高。二是要素市场的二元化特征很突出,不利于解决二元经济各组成成分的冲突和矛盾。如我国的金融市场有城乡差别,人才市场有城乡分割,土地市场有城乡差别,甚至在教育、卫生、文化、科技等方面也有很突出的城乡差别。三是对“三农”的关注仍然雷声大、雨点小,尤其是农村、农业的基础设施落后,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没有得到根本改善。四是城镇化的速度偏慢,社会保障不完善,使“新市民”的市民待遇不齐全。五是城乡的现代化水平不高,第三产业的发展速度慢,农村尤为明显。这使得许多农村劳动力在农村呆不住,在城市呆不久;六是全国资本密集型产业发展加快,而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慢,致使工业化吸收的劳动力增长速度慢。
四、我国优化二元经济结构的目标和举措
我国应把实现经济社会的一元化发展作为优化二元经济结构的最终目标,即我国要最终进入高级一元经济阶段,这样才能真正有效地解决二元经济存在的矛盾和冲突,才能既促进全国又好又快地发展,又能促进全社会和谐发展。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综合采用以下几项措施:
1.以市场配置为基础。我国的市场经济成熟度还不够高,至今还有一些西方国家不承认我国的市场经济国家地位。所以,我们必须坚定地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路,凡是市场能够解决的问题,都由市场解决。只有这样,才能使资源的使用效率进一步提高,使城乡、工农的社会生产力都能进一步提高,使社会财富进一步增加,使各阶层群众、各行业职工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只有这样,才能为优化二元经济结构提供坚实的经济基础。但单纯依靠市场不能解决二元经济的所有矛盾和冲突,如产业发展不平衡、地区发展不平衡、收入差距拉大、社会矛盾加剧等市场失灵的问题,就需要我国各级政府既要充分履行市场监管、宏观调控、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的职责,又要千方百计防止政府失灵的发生。尤其是要防止政府干预市场过多、降低生产效率的现象发生,防止官员片面追求发展速度、损害经济发展质量的现象发生。
2.以城镇化和现代化为依托。全国上下应积极地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把加快城镇化和现代化步伐作为其重要举措。一是城镇化要着力于增强为民服务功能。小城镇的建设既要根据人口分布和经济发展水平、交通便利程度等搞好规划,更要加强城市服务设施的建设,这有利于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不盲目涌进大城市,而是就近、就地进入城镇居住和工作、生活,减少大中城市负荷过重的压力。二是现代化建设要着力于缩小城乡差距。当前要着重加强农村交通、水电、燃气、通讯、学校、医院、娱乐、餐饮、休闲等方面的硬件设施建设,改善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使城乡居民感到城里与乡下一个样。
3.以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为战略。要把我国丰富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资源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势而不是包袱,大力鼓励、扶持和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而不是片面地、单纯地倾力发展资本密集型产业。在城乡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是转化和吸收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战略举措,也是优化二元经济结构的重大战略。传统手工业以及第三产业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各地应该根据本地的自然资源特点和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搞好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规划,尤其是要采取强力措施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加快发展第三产业,不仅能促进城乡提高现代化水平,而且能为一、二产业的发展提供充分的配套服务,促进一、二产业上档升级。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步伐的加快,也能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会使全国城乡需要越来越多的人员从事营销、保洁、绿化、装修、维护、派送、餐饮、娱乐、家政、养老、托儿等行业和服务,从而能使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得到转化和吸收。
4.以制度保障为支撑。二元经济的矛盾和冲突是市场失灵的表现,需要政府从提高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角度用强有力的法律法规予以协调。西方国家在优化二元经济结构的过程中,通过民主化建立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法律法规,在财政、金融、技术、人才等方面依法对薄弱区域、弱势产业、困难群体给予了大力的扶持和倾斜,促进了各个经济成分的均衡、协调发展,缩小了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过去主要由政府主导,这种模式在今后仍会有一定的惯性。因此,要解决我国二元经济存在的矛盾的冲突,就必须进一步依靠政府建立一系列强有力的法律法规,尤其是要强化优化产业结构的制度,加快工业发展、扶持农业发展、促进服务业发展,从而促进各个产业均衡协调发展;建立促进城乡形成统一的土地市场、人才市场、金融市场、资本市场的制度,消除要素流动的二元性;强化促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现代化建设的倾斜性制度,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缩小城乡差距;强化社会保障制度,加大对弱势群体在教育、医疗、居住、生活、就业、培训、养老等方面制度性帮扶,促进社会健康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经济论坛》(经济杂谈)《中央领导层已经派人到全国各地的火车站清点返乡农民工人数》。
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develop/1/210685.shtml
2.夏耕.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转型的制度分析.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4(8)
3.李勋来等.我国二元经济结构刚性及其软化与消解.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1)
4.杨俊清.我国二元经济结构向现代城市一元经济结构转化进程的测度与建议.中国留美经济学会2006年会专题演讲
(作者单位:四川师范大学信息技术学院 四川成都 610101)
(责编:纪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