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柳博隽
要大力培育不同层面的中心城市,力推形成不同层次的圈层结构,带动全省经济转型升级
中心城市是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在经济活动中有着重要地位,在政治和文化生活上起着核心作用的城市。中心城市要发挥辐射和带动作用,关键性的条件有两个:一是要有一定的经济实力,特别是对产业、人口、资源的集聚能力较强,具有比一般城市更强的经济势能;二是具有综合功能或多种主导功能,能够为腹地提供一些较高层次的服务,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起着先导和主导作用。
浙江中心城市实力不强、带动力不足,一直是城市化发展的“软肋”——无论是城市规模还是城市综合实力,都是周边的江苏“更胜一筹”:人口超过100万的城市,江苏12个、浙江5个;全国城市竞争力前50强中,江苏有苏州、无锡、南京、南通、扬州6市,而浙江仅有杭州、宁波、温州3市。
浙江的中心城市之所以“不强”,有着深刻的历史根源:不但先天发育不足——部分中心城市起点较低、基础较弱,并非由于长期经济发展自然形成的经济中心,而是改革开放后由于行政区划调整使然,如嘉兴、湖州、绍兴、金华、衢州等市,都是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来由县改市,进而再升格为地级市的;而且后天营养也不良——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浙江先后推动五轮“强县扩权”改革,实施“省管县”的财政体制,一些经济强县被赋予地级市的部分经济管理权限,变相地“削弱”了中心城市的体制和政策优势,使其不能有效集聚区域的优势资源而迅速发展壮大起来。
图/金川
进入工业化中后期,高度发达的专业化分工,要求要素能在更大范围内有序流动、资源能在更大程度上市场配置,产业能在更深层次上进行符合纵向分离的集聚和扩散,这些都离不开强有力的中心城市的催化和带动作用。而当前浙江中心城市“少”且“弱”的局面,显然无法有效地担当起这一重任,这也是近年来浙江集聚高端要素优势不足、经济转型升级步履维艰、都市圈成长相对缓慢的重要原因之一。
浙江“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要“加强杭州、宁波、温州和金华—义乌都市区建设”,“加快省域中心城市人口、要素和产业集聚,增强城市经济综合实力,优化提升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同时还提出“积极支持有条件的县级市培育成为区域中心城市”,旨在大力培育不同层面的中心城市,力推形成不同层次的圈层结构,有力带动全省经济转型升级。
——加快推进产业集聚区建设,增强中心城市经济综合实力。即重点依托杭州城西科创、宁波杭州湾、宁波梅山国际物流、温州瓯江口、湖州南太湖、嘉兴现代服务业、绍兴滨海、金华新兴产业、衢州绿色产业、舟山海洋产业、台州湾循环经济、丽水生态产业、义乌商贸服务业等产业集聚区,加大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力度,有效集聚科技、人才等创新资源,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海洋经济、先进制造业和高效生态农业,进一步增强中心城市的经济综合实力。
——促进相邻城市同城化发展,整合提升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即选择若干地理相邻、功能相联、人文相通及交通便利的城市,通过规划共同描绘、资源统筹配置、产业整合提升、设施联建共享、政策无缝对接等方式,促进相邻城市之间产业分工、设施建设等原有城市功能的系统整合,以及创新开发、公共服务等现代城市功能的有效拓展,实现1+1﹥2的城市功能整体提升,增强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综合服务能力。
——深入推进“扩权强县”改革,有序带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即赋予经济强县地级市的经济管理权限,促进人口集中、产业集聚、功能集成,加快培育成为经济实力强、功能设施优的中心城市,并通过深化分工协作关系,不断加强城市之间的合作和竞争,在更深层次上建立区域经济联系,形成一个功能定位清晰、分工协作紧密、空间分布有序的区域有机整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