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奥运周期中国男子体操发展前景分析

2012-01-12 05:42:10高国军
关键词:双杠吊环全能

高国军

(河南科技大学 体育学院,河南 洛阳 471003)

新奥运周期中国男子体操发展前景分析

高国军

(河南科技大学 体育学院,河南 洛阳 471003)

通过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和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对第42届世界体操锦标赛男子团体、全能以及6个单项的决赛进行了分析研究,探讨分析在新的奥运周期里和新的评分规则下世界男子体操运动发展的现状、趋势以及格局变化。结果表明:在新的奥运周期里和评分规则下中日之间是对抗的主旋律,中国优势缩小;全能项目进入日本时代,我国后继乏人,综合实力、竞争力与日本差距不可同日而语;6个单项决赛,比赛已不是强队的一言堂,二三流国家也大显身手加入到金牌争夺战中——吊环和双杠在动作的规格、质量、编排、难度以及稳定性上无人能及,展现出强大的统治,这两个项目已经进入了 “中国时代”;17年沉寂换来单杠重新崛起,以东方智慧诠释体操之美;自由体操、鞍马和跳马由于赛制等原因实力有一定削弱,均无人进入决赛,在一定程度上暴露出中国选手的偏科弱点。

第42届体操锦标赛;伦敦奥运会;中国男子体操;发展趋势

第42届世界体操锦标赛于2010年10月24日在荷兰鹿特丹落下帷幕,这场前后9 d的2010年度国际体操界巅峰之战,也是2012年伦敦奥运会的一个中期检查,演绎了一场场荡气回肠的佳作:中国体操队以4金4银1铜的成绩位居金牌榜、奖牌榜首位 (见表1),其中有4金2银是男队获得的,这支优秀团队继续保持着国际体操界龙头老大的地位。中国男队实现世锦赛四连冠,二三流国家选手在单项决赛中大显身手,一幕幕精彩绝伦的对决为2010年体操世锦赛留下了诸多难忘记忆,同时也留下了许多遗憾。面对2012年伦敦奥运会,中国体操健儿看到了自己的差距,男子个人全能和多个个人单项仍需加紧追赶最强对手。2008年,中国体操一统江湖。如今,世界体操已经重新进入了群雄纷争的时代,可以想象,2012年的伦敦奥运会体操大战一定惨烈异常。中国队亟需走出北京奥运会的光环,从零开始,做好打硬仗的准备。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参加第42届体操世锦赛男子团体、全能和各单项决赛的前8名代表队、运动员为研究对象。

表1 第42届世界体操锦标赛奖牌榜一览表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在中国期刊网上查阅了相关的资料,搜索和浏览了国家体育总局信息中心等相关网站,以及查阅了最新的国际体操评分规则,为研究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1.2.2 录像观察法 利用看电视直播和网络录像对第42届世界体操锦标赛男子团体、全能和各单项决赛的比赛进行了认真的观看。

1.2.3 数理统计法 对参赛运动员的比赛成绩进行收集、整理和统计,运用SPSS12.0对收集的数据进行了相关的统计学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男团大战——中国铸就辉煌四连冠

男团大战几乎是全新阵容出战的中国队表现出强大的团队实力和精神,以274.997分实现世锦赛四连冠,平了中国体操界历史最好成绩。自从兵败雅典之后,中国体操没有一蹶不振,反而迅速崛起,从2005年的墨尔本世锦赛到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男队逐步成为世界体操的王者。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中国体操队史无前例地夺得9枚金牌。虽然两年前金牌的大包大揽有主场作战的因素,但是这批队员超群的个人能力,实属几十年之罕见。正所谓有高峰必有低谷,经历了奥运会的辉煌之后,中国男子体操被迫进行新老交替,当然与前几年相比,中国队在主要对手日本队面前优势缩小,这次两队1.228的分差也是近几次中日男团决战总分相差最小的一次(见表2)。6名选手中仅陈一冰、滕海滨经历过奥运会、世锦赛男团大战,虽然这次与北京奥运会后中国男队大换血有很大关系,年轻一代中,除了冯喆在跳马和双杠上拥有世界一流水平之外,其他人的单项都乏善可陈。从荷兰鹿特丹体操世锦赛可以看到,随着杨威、黄旭、李小鹏等“钻石一代”的退役,中国男子体操的整体实力下降比较明显,而日本队上升迅猛。伦敦奥运会上,中国体操要复制北京奇迹固然已无可能,便是想取得好一点的成绩,怕也要付出极大努力。此去伦敦,绝非坦途。但这枚团体金牌给队伍注入了动力,年轻队员获得成功的经验,老队员也看到了焕发第二春的曙光,队伍重新走进了良性循环。

2.2 个人全能——日本核心全面优势

在此次世锦赛上中国男队虽然夺取了4金2银的优异成绩,这支优秀团队继续保持着国际体操界龙头老大的地位,但在个人全能这个重要的项目上却出现了青黄不接的局面,与日本队的差距逐渐拉大。自中国体操全能王杨威退役以后,日本的内村航平成为男子全能项目上的第一人。他在2009年世锦赛上首夺全能冠军,奠定了自己在体操界的位置。在本次比赛中,他带领日本男队在团体比赛中紧随中国队获得团体亚军,随后他又在个人全能决赛中以92.331分的明显优势蝉联冠军。从他的6个项目的难度和稳定性来看,世界上还没有其他选手能够接近他的水平。在单项比赛中,他又连夺自由体操银牌和双杠铜牌,显示了不凡的实力。内村航平6个项目实力较为平均、比赛自控能力出色,在本次比赛中出战团体、全能和两个单项的决赛,项项取得成功,其成功率令人惊讶,本次比赛获一金两银一铜的成绩在男选手中居首位,不愧为 “全能王”。然而,本届世锦赛没有了杨威的中国男队,个人全能最好成绩仅为吕博的第六。杨威是中国体操史上成绩最突出的全能型运动员,2006年、2007年两届世锦赛和2008年北京奥运会,他连续3次获得男子个人全能冠军,在国际体操界树起了一座丰碑。中国有滕海滨、吕博两人进入了此次世锦赛男子个人全能决赛,他俩分别是2009年第十一届全运会该项第一、三名,可以说已经代表了中国男子全能的最好水平。世锦赛决赛,除了吕博排名第六,滕海滨只位列第11,两人的得分与冠军、日本选手内村航平分别相差3.367分、4.175分,这已经不是一般的差距(见表3)。

2.3 单项决赛——中国队大放异彩,二流国家争当主角

在单项决赛中,中国男队大放异彩,夺得6个项目中的3枚金牌。吊环、双杠两大王牌项目继续保持优势地位,陈一冰、严明勇包揽吊环冠亚军,两人共同创造了世锦赛“四连冠”。陈一冰是中国男队阵容中唯一参加过北京奥运会比赛的队员,也是中国男队的队长,他在本次比赛中带领中国男队再夺团体冠军,并在自己擅长的吊环项目上展示了良好的状态,在资格赛、团体和吊环决赛3场吊环比赛中都拿到了吊环的最高分,动作质量、难度和稳定性都堪称世界最佳,第三次获得世锦赛吊环冠军,不愧为真正的 “吊环王”。双杠决赛,冯喆、滕海滨接过了李小鹏等名将的接力棒,两人分获冠亚军。冯喆曾获得过世界杯总决赛双杠冠军和去年世锦赛双杠亚军,在近两年的比赛中一直是这个项目最具实力的选手。在本次比赛中他在资格赛、团体决赛和双杠决赛三场比赛中均高质量地完成了自己的整套动作,难度属世界顶尖水平,规格质量和稳定性同样极为出色,在这个项目上展现出了强大的统治力。这是中国选手有史以来第六次包揽三大赛冠亚军,夺金次数、人数分别达到20次、10人,堪称中国体操的第一夺金点。在荷兰鹿特丹举行的第42届世界体操锦标赛结束的最后一项——男子单杠决赛中,最后出场的中国选手张成龙以16.166获得冠军,荷兰选手宗德兰以16.033分获得亚军,德国选手汉布钦以15.966分获得第三名。小将张成龙以充满东方智慧的“连接”战胜了一群欧美“飞人”,为中国男队画上了一个漂亮的句号。二流国家选手大显身手竞争金牌,10个单项比赛,传统强队仅收获5枚金牌,另一半流入到希腊、匈牙利、英国、法国、澳大利亚5个非传统国家囊中。男子自由体操决赛,希腊选手科斯米迪斯以0.167分的优势力压日本名将内村航平,为希腊队夺得近14年来的第一枚世界三大赛金牌,其6.6的动作难度分也是8名参赛选手中最高的。匈牙利选手在鞍马项目曾颇有心得,涌现出马乔尔这位旷世奇才。但1988年后,匈牙利人再也没有尝到世界冠军的滋味,这次贝尔基为自己的祖国争得一份荣誉,他在鞍马决赛中以15.833分独占鳌头。法国选手布埃尔将俄罗斯选手挤到次席,以16.449分夺得男子跳马金牌。最终有8个国家进入金牌榜,是近6年来世界三大赛金牌分布最广的一次,二流体操国家与中国队平分金牌,他们强劲的挑战势头使日本、德国、俄罗斯等强队难圆金牌梦想。

表3 第42届世界体操锦标赛男子个人全能决赛成绩一览表

3 结论

3.1 团体差距缩水——居安思危

荷兰世锦赛——伦敦奥运会前的首次“小考”结束了,中国体操本色依旧,阳盛阴衰。经过荷兰论剑,世界体操格局虽发生微妙变化,但依旧是老牌强队的天下。男子项目上,依然是中日争霸,但中国男队整体优势缩水,中国体操军团伦敦前景不容乐观。本届荷兰世锦赛,大换血的中国男队虽问鼎男团,在单项上也战绩不俗,但曾经领先日本男队的实力优势已大幅缩水,不像当初失误几个,团体赛也能战而胜之。中日两队相比,中国队员强在强项特点,日本人则是技术较为全面,更适合533赛制的实施。本次世锦赛日本男队之所以败给我们,主要是临场发挥不好,团体决赛日本队如果不是在单杠比赛中出现掉杠现象,中国队能否顺利夺冠还存疑问。假如,日本队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团体赛上稳定发挥,我们还能以一分多的优势战而胜之吗?今后两年,中日两队的对抗仍然悬念重重。中国体操军团要想在伦敦取得佳绩,还须加把劲,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3.2 强项接连失手——动作质量和稳定需提高

本届世锦赛男子6个单项争夺,中国的强项吊环、双杠都包揽了金、银牌 (见表4),非常抢眼;北京奥运会、去年世锦赛男子单杠双料冠军邹凯虽然缺阵,21岁的张成龙仍战胜去年世锦赛亚军荷兰的佐德兰德,带回了该项金牌。首先掉链子的是中国男队的鞍马,在此项目中中国队已经赢得了世锦赛5连冠和奥运会2连冠的纪录,然预赛中却失误连连,竟无一人获得这个项目的决赛资格,该项资格赛,中国最好成绩仅为滕海滨的第17,中国竟然无人进入前8名参加的决赛。肖钦、张宏涛缺席本届世锦赛,有中国队出于团体赛考虑,尽量派全能型选手参赛的原因。问题是作为雅典奥运会鞍马冠军的滕海滨,为何拿手项目下降得如此厉害?不仅仅是该项资格赛,后来的团体决赛,其鞍马发挥也让人大跌眼镜。虽然说由于伦敦奥运会团体赛制的改变,这次中国队没有派出邹凯、张宏涛等好手,正处于调整期的肖钦也没有参赛,他们3人的缺阵,使中国队的自由体操、鞍马和单杠实力有一定削弱,前两个单项均无人进入决赛,在一定程度上暴露出中国选手的偏科弱点。随着李小鹏的退役,中国男队也失去了跳马这一夺金点。中国体操队总教练黄玉斌为此说道,“我们还有短处和软肋,比如鞍马和跳马这都是传统强项,但是往往一代很强的队员过后,换了一批新队员可能比较弱,这些都是回去我们需要认真总结的。”

表4 第42届世界体操锦标赛男子个人全能决赛成绩一览表

3.3 全能日本领先——我国需加大挖潜

自李宁以来,中国男子体操领军人物均为全能好手。奥运冠军李小双自不必说,李小鹏限于手肘伤势放弃鞍马,虽难取全能桂冠,但多个单项均有极高造诣。2006、2007年世锦赛和2008年奥运会,杨威坐拥全能三冠,实力之强更是举世罕有其匹。待杨威退役后,全能后继乏人,危机陡现。此次鹿特丹一役,中国有滕海滨、吕博两人进入了此次世锦赛男子个人全能决赛,他俩分别是2009年第十一届全运会该项第一、三名,可以说已经代表了中国男子全能的最好水平。世锦赛决赛,除了吕博排名第六,滕海滨只位列第11,两人的得分与冠军、日本选手内村航平分别相差3.367分、4.175分,这已经不是一般的差距,落败本不足奇,然差距竟不可以道里计,却是始料不及。日本队新一代核心内村航平的最大优势是6个单项实力平均,世锦赛个人全能决赛,他6项得分均超过15分、4项排名第一,表现出无与伦比的优势,这在以往世界大赛中从未有过,颇具两三年前中国名将杨威的风范。吕博、滕海滨有各自的强项,共同之处却是均有明显软肋。世锦赛个人全能决赛,吕博跳马得分排第二、吊环列第四,自由体操、双杠均未进前六。滕海滨双杠得分位居第一、跳马列第四,其他4项都积分靠后。作为2004年雅典奥运会鞍马冠军的他,鞍马得分竟然落居第八。2012年伦敦奥运会拟采用533新制,各队全能型战将之实力已不仅关乎此1项金牌得失,更是全队团体荣誉所系。仅有5人可调遣,每项3人,则任何一人成败均占极大权重。此时阵中若有一位身负多项绝艺的 “带头大哥”,才能定军心、鼓士气,危难时技压当场,方可稳操胜券。然而遍观中国队阵容,滕海滨久疏战阵,吕博、张成龙等人历练不足,陈一冰、严明勇所擅胜场者不过一两项,实无一人可担领袖群伦之重任。北京奥运,中国体操独大。如今遇到强敌,并非坏事。强敌在后,可作鞭策;强敌在前,可为目标。培养全能选手,重在打好根基,本非一夕可成。短时间,中国男子全能很难超越内村航平,该项要想翻身,必须下大气力培养杨威的接班人。

[1] 国际体联.2001-2008年男子竞技体操评分规则[S].国际体联男子技术委员会出版,2000.

[2] 雷强.2001年-2008年国际男子体操评分规则评述[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1,18(1):76-77.

[3] 韩军生,张宁.当今世界竞技体操发展趋势与竞争格局的比较研究[J].体操信息,2005(7):11-14.

[4] 肖光来.2004年雅典奥运会男子竞技体操竞争格局前瞻[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27(5):691-693.

An Analysis of Chinese Gymnastics Development Prospect in the New Cycle of Olympic Games

GAO Guo-jun
(School of Physical Training,He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Luoyang 471003,Henan,China)

The dissertation hasmade a research into the finals ofmen′s team,the all-around and other six individual events of 42ndannual world gymnastics championships by the literature material method,video observation method and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method.The dissertation has analyzed developing state,trend and pattern change of world′sm e n′s gymnastics in the new cycle of Olympic Games and new scoring rules.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mbat between China and Japan in the new cycle of Olympic Games and new scoring rulesmatters greatly.Chinese advantage reduces.Almighty items enter a Japanese era.China lacks of an obvious successor,and gap of comprehensive strength competitiveness between China and Japan is too great.In the six individual finals,it is not the condition that the strong wins easily.The countries of the second and third classes also share competition of gold medals.But rings and parallel bars events are still in"Chinese era",being the best in specifications,quality,layout,difficulty,and stability of performance and exhibiting powerful dominating position.After keeping silence for seventeen years,China rose again in horizontal bar,interpreting gymnastic beauty by using eastern wisdom.China is weakened in the floor exercise,the side horse and vault due to improvement of competition system.No Chinese sportsman enters the finals,which shows the weakness of Chinese playerswho prefer favorite events.

the 42th gymnastics championships;London Olympic Games;Chinese men gymnastics;developing trend

强士端)

G8.3

A

1673-0143(2012)02-0108-05

2011-10-16

高国军 (1982—),男,助教,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运动训练学。

猜你喜欢
双杠吊环全能
东京奥运会男子双杠决赛成套动作编排分析
全能小达人
幼儿画刊(2022年8期)2022-10-18 01:43:58
全能小达人
幼儿画刊(2022年10期)2022-10-14 07:03:08
全能小达人
幼儿画刊(2022年9期)2022-09-14 02:52:36
全能小达人
幼儿画刊(2022年5期)2022-06-06 06:25:54
如何让“危险”的单双杠项目焕发魅力
翻身吊装设计中的吊环载荷分析
船海工程(2018年5期)2018-11-01 09:14:48
水上吊环
环球时报(2017-08-14)2017-08-14 11:36:06
德国91岁老人双杠表演惊呆观众
检察风云(2017年13期)2017-07-08 11:24:56
20钢吊环螺钉断裂分析
大型铸锻件(2016年4期)2016-08-16 10:3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