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平
在我国制造业中,环境污染严重的传统制造业占有重要地位,而对资源依赖度低、环境污染小的产业则规模小、比重低,缺乏对经济增长的整体带动作用。我国制造业的增长方式仍然表现为粗放型的数量扩张,尽管产量产值快速增长,但资源消耗严重,对生态环境造成很大破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的和谐统一,已成为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
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循环利用为核心,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它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其内涵是以环境友好的方式利用自然资源、保护环境和发展经济,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的理念要求制造业综合考虑环境影响和资源利用效率,借助各种先进技术,使产品在整个生命周期中,实现环境污染最小化、资源利用率最高、能源消耗最低,从而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协调优化①陈勇:《关于循环经济认识论基础的探讨》,《软科学》2010年第1期。。
20世纪90年代末,中国正式明确提出“循环经济”概念,循环经济开始从理论思想转化为国家层面的战略行动。目前,我国循环经济的主要操作层面是各省级行政单位。循环经济的发展受到一定的区域约束,中国地域辽阔,各区域在自然资源、经济状况、技术水平上具有不同的特点,这就导致了各区域的循环经济发展水平必然存在地区性差异②胡彪等:《环渤海地区循环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探讨》,《现代财经》2010年第3期。。本文旨在利用因子分析法对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进行区域间比较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1.评估指标的选取原则
(1)系统性。循环经济评估指标体系应能全面反映循环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具有涵盖广、系统性强的特点。既要避免指标过少而遗漏重要因素,同时,又要避免指标过于庞杂。(2)科学性。循环经济评估指标体系应当充分反映循环经济的内涵,科学合理地反映经济发展、生态环境、资源消耗与利用等诸多方面。统计指标的概念要明确,内涵和外延应该清楚明了,具有科学的统计和计算方法。(3)可行性。循环经济评估指标体系应该具有可操作性,能够量化,具有可比性,能够通过各种统计报表直接或间接获得所需的数据。评价指标的选择应当尽可能与现行的统计口径、会计核算口径相一致①马宁等:《基于MFA的区域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生态经济》2010年第7期。。
2.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
根据目标的大小,构建层级结构的指标体系,将指标体系设为系统层、子系统层和指标层三个层次。在系统层下设立五个子系统层,即经济系统、环境系统、资源系统、社会系统和技术系统。在子系统层下分别设立若干个评价指标,总共设立了17个指标(见表1)。
表1 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
反映资源利用减量化原则的指标包括单位地区生产总值工业废气排放降低率、单位地区生产总值工业废水排放降低率、单位地区生产总值固体废弃物排放量降低率、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降低率、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耗水强度降低率等指标。反映废弃物再利用原则的指标包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三废”综合利用产品产值等指标。反映废弃物再循环原则的指标包括工业废气去除率、废水排放达标率等指标。
尽管指标多有利于全面度量各省的循环经济发展情况,但这给分析工作带来了较多问题。为此,利用因子分析法浓缩数据后进行分析。因子分析法能够在丢失最少信息的前提下将众多原始指标整合成几个综合指标。通过对综合指标进行分析就能够说明基本问题。本文采用SPSS10.0对样本数据进行因子分析。鉴于西藏的数据不完整,本文的样本数据没有包括西藏的数据。样本数据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30个省、直辖市的17个指标。样本所采用的是2008年的数据。对样本数据进行因子分析后的因子提取结果列在表2中。一共有6个公因子的特征值大于1,这6个公因子的累积方差贡献率达到77.251%,符合公因子提取要求。
表2 因子提取结果
利用方差极大法对因子载荷矩阵进行旋转(见表3),结果显示因子1在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全年消费性支出、就业率、大中型工业企业拥有发明专利数、R&D经费占地区生产总值比例等指标上具有较高的载荷数,反映了一个地区的社会经济和技术状况,可以定义为社会经济与技术因子。因子2在单位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等指标上具有较高的载荷数,可以定义为固定资产投资因子。因子3在单位地区生产总值固体废弃物排放量降低率、工业废气去除率、废水排放达标率等指标上具有较高的载荷数,反映了工业生产对环境的影响,可以定义为减排因子。因子4在GDP增长率等指标上具有较高的载荷数,反映了经济增长状况,可以定义为经济增长因子。因子5在“三废”综合利用产品产值指标上具有较高的载荷数,反映了一个地区对资源的再利用情况,可以定义为资源再利用因子。因子6在单位地区生产总值废水排放降低率和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耗水强度降低率指标上具有较高的载荷数,反映了一个地区对水资源的处理与利用状况,可以定义为水资源处理与利用因子。由此可以看出,当前影响我国循环经济的主要因素可以归纳为社会经济技术状况、固定资产投资状况、减排状况、经济增长状况、资源再利用状况、水资源处理与利用状况这六方面的影响。
表3 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
续表3
在以上因子分析的基础上,对我国各省市的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综合分析。首先,采用6个因子变量来量化各省市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然后,利用各因子变量的方差贡献率作为权数,采用加权求和法计算各省市的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综合得分。设Fi为i地的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综合得分,λj为因子j的权数,FIJ为i地j因子得分,则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得分公式为:
经过计算,30个省、直辖市的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结果列在表2中,根据计算结果绘出我国各地区循环经济发展状况的雷达图(见图1),从中可以清晰地看出我国不同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状况及其在全国所处的位置。
表4 各省市循环经济发展水平得分
图1 中国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状况雷达图
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水平最高分为0.8482,最低分为-0.5550,极差为1.4032,将其分成5等份,从而将全国省区分为5类:高值区、较高区、中值区、较低区、低值区。得分大于0.5676的地区为高值区,位于该区的省、直辖市有4个,分别是天津、广东、上海和北京;得分在0.2869至0.5676之间的地区为较高值区,包括江苏、山东和浙江这3个省;得分在0.0063至0.2869之间的地区为中值区,包括辽宁、内蒙古、湖南、陕西、重庆和湖北这6个地区;得分在-0.2744至0.0063之间的地区为较低区,位于该区的省份有9个,分别是福建、山西、吉林、江西、宁夏、河北、河南、黑龙江和安徽;得分低于-0.2744的地区为低值区,包括8个省份,即广西、四川、云南、贵州、海南、甘肃、新疆和青海。
根据图1,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水平在地区分布上是不均等的。天津、广东、上海、北京、江苏、山东、浙江的循环经济发展状况分别列全国前7名,这些位于高值区和较高区的7个省市都位于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位居全国前列,整体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科研力量比较雄厚。这些省市的R&D经费占GDP的比例、废水排放达标率、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降低率、工业废气去除率、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等指标都位居全国前列。例如,2008年,高值区和较高区的R&D经费占GDP比例分别为1.14%和1.12%,而同期全国平均水平仅为0.65%(见表5)。高值区和较高区的废水排放达标率分别为96.67%和95.78%,而同期全国平均水平仅为88.81%。
表5 各区域的指标平均值
位于较低区和低值区的省区有17个,其中中西部地区占了12个。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与技术水平都比较低,资源消耗大,工业废气和工业固体废弃物的排放量过大。单位地区生产总值固体废弃物排放量降低率、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三废”综合利用产品产值、消化吸收指数、R&D经费占GDP比例、大中型工业企业拥有发明专利数等10项指标的平均值要低于全国各省区的指标平均值,经济增长方式基本上是粗放式的。2008年,高值区的大中型工业企业拥有发明专利数平均为6093项,而低值区的相应数值为409项,仅为高值区的6.7%,经济发展水平与技术水平的落后都制约了这些地区循环经济的发展。
总体来看,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水平存在着显著的区域差异。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的循环经济发展水平一般较高,而经济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的循环经济发展水平一般较低。尤其是西部地区,较薄弱的经济基础和落后的技术水平造成了这些地区的循环经济发展比较缓慢。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的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综合得分在国内名列前茅,但有些环境指标要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例如,2008年,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耗水强度降低率的全国平均值是15.07%,而高值区和较高区的数值则分别仅为14.65%和13.88%。单位地区生产总值固体废弃物排放量降低率为8.51%,而高值区的数值则仅为7.34%。这说明经济发达地区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对环境和资源造成了很大的压力,对区域循环经济的发展产生了负效应。循环经济发展的理想状态应该是以最小的环境代价和治污成本来保证经济的可持续增长,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确保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本文基于我国30个省、直辖市的18个指标,利用因子分析法对循环经济的发展进行了区域间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非常不平衡。总体来看,循环经济的发展建立在经济实力和技术水平之上,各地区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和所面临的问题各不相同,各地应针对自身特点统筹规划、因地制宜地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了有效利用资源,循环经济需要突破行政辖区的范围,向更大的区域范围扩展,实现资源在行政辖区内部和行政辖区之间的优化配置。各个行政区域应加强合作,确立各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分工协作关系,建立跨区域的协调机制,大力发展区域循环经济。可以根据各地资源等条件,通过试点示范工作带动区域循环经济的拓展。
发展循环经济,政府是第一推动力。一方面,要从制度上合理规划,将循环经济纳入发展规划,对循环经济的规章制度、评价考核制度、激励约束制度等提出具体可行的操作办法①汤建光:《循环经济的制度安排与制度创新》,《经济问题探索》2009年第4期。。另一方面,要从政策上积极引导,对开展循环经济的企业给予税收优惠,可以采用减免销售税等措施鼓励企业节约资源,减轻对环境的破坏②杨海军:《产业经济视角下的循环经济:体系、驱动及对策》,《江西社会科学》2010年第5期。。发展循环经济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技术创新是循环经济发展的动力,政府在推动技术创新方面应发挥催化作用。应营造良好技术创新环境,建立技术创新激励机制,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将自主技术创新、技术改造和技术引进结合起来,促进循环经济核心技术的开发。大力促进产学研结合,使科研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