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胸部感染切口的临床应用

2012-01-08 09:19曹玉珏李冬海郑介飞
创伤外科杂志 2012年1期
关键词:窦道胸骨创口

孙 凯,曹玉珏,李冬海,郑介飞,王 娟

胸部切口感染是心脏外科正中切口手术后一种较严重的并发症,我院采用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治疗胸部感染切口50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 本组男性36例,女性14例;年龄45~74岁,平均62岁。本组患者前胸切口全部裂开,深达胸骨,24例胸骨未愈合,钢丝外露,且伴有大量暗红色脓性分泌物;8例胸骨完全开裂,胸骨后可见大量黄白色脓性分泌物;18例胸骨愈合,但钢丝外露。伤口分泌物细菌培养:凝固酶阳性葡萄球菌13例、铜绿假单胞菌6例、金黄色葡萄球菌16例、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3例,无菌生长12例。

2 治疗方法 用乙醇清洁创周皮肤,开放引流,简单清除坏死组织,连接负压源。根据创面大小和形状修剪VSD材料填入创腔内,与创面充分接触。根据需要用三通管将所有引流管合并为1个出口,引流管接负压装置,将负压调节在-125~-450mmHg,负压有效的标志是填入的VSD材料明显瘪陷,薄膜下无液体积聚。确保负压封闭引流正常后,5~10d拆除VSD材料,创口两侧肉芽组织新鲜,分泌物少,且患者全身状态稳定,即可行双侧胸大肌肌瓣转移术封闭创面。

3 结果 本组50例者中43例一次性负压引流后创面感染明显控制,分泌物减少,创口两侧肉芽组织生长良好;7例因感染严重,分泌物多,去除后效果不明显,继续给予负压封闭引流1次,患者全身状况稳定后行手术治疗。术后44例切口痊愈,6例形成肌瓣下窦道,经换药后愈合。

典型病例见图1。

图1 患者女性,53岁。全主动脉弓置换术后前胸创面感染不愈

讨 论

胸骨正中切口反复感染可以造成伤口哆开,胸骨慢性骨髓炎,甚至形成多发窦道,常规换药不但难以彻底清创引流,也容易引起创周剧烈疼痛,不利于创面感染控制及全身炎症的消退,延迟了手术封闭创面的时间。应用VSD通过持续高负压吸引能彻底的消除组织腔隙内及创面上分泌物和坏死组织,特别是清除胸骨后过多的分泌物,达到创面减菌效果,避免形成多发窦道,减轻感染症状,驱除过多的间质液体,降低组织充盈度及血管负荷,降低组织间压,改善毛细血管循环及血流速度,提高局部循环血量和组织氧含量,从而达到提高创面抗感染能力,刺激创面肉芽组织快速生长。VSD技术通过多侧孔引流管及海藻盐泡沫材料能将高负压均匀分布于创面各部位,避免同一部位持续处于高负压状态下而出现组织缺血坏死。VSD技术操作简便、安全,疗效优于常规治疗,换药操作次数减少,明显减轻了患者的痛苦以及换药所带来的紧张情绪,使心血管系统受到的干扰减轻,同时使得患者住院天数缩短,医疗费用降低。根据国外文献报道,VSD与传统外科换药术相比,可使创口愈合速率提高61%,降低38%的治疗费用(包括材料费和护理费等)[1]。

总之,VSD技术应用于胸部感染切口,可有效控制创口感染,改善患者全身症状,有利于局部微循环的改善,促进肉芽生长,优化创面条件,为手术修复提供良好组织基础,利于皮瓣的成活和创口的愈合[2]。

[1] Caniano DA,Puth B,Teich S.Wound management with vacuum - assisted closure:experience in51 pediatric patients[J].J Pediatr Surg,2005,40(1):128 -132.

[2]万明才,冯峰,王新卫,等.生肌液复合封闭负压引流对创面肉芽组织增殖的作用[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8,12(37):7250-7253.

猜你喜欢
窦道胸骨创口
胸骨柄体脱位一例
比缝合更好的创口封闭方法
板型胸骨固定系统与爪型胸骨固定系统在心脏手术中胸骨固定中应用效果比较
心灵创口贴
改良型创口贴
右胫骨Brodie脓肿急性发作伴软组织脓肿及窦道形成1例并文献复习
小伤口都能用创口贴 ?
老年患者正中开胸术后胸骨哆开的原因分析与防治措施
双侧胸骨肌与胸锁乳突肌相连变异一例
腹部手术后腹壁窦道形成原因及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