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艳,徐玉文,李玉梅
(1.山东省淄博市妇幼保健院,山东 淄博 255029;2.山东省药品检验所,山东 济南 250101;3.山东博士伦福瑞达制药有限公司,山东 济南 250101)
氨酪酸(aminobutyric acid)又称 γ-氨酪酸、γ-氨基丁酸,能增强葡萄糖磷酸酯酶的活性,促进脑细胞的代谢,用于脑血管障碍引起的偏瘫、记忆障碍、语言障碍、儿童智力发育迟缓等,亦能降低血氨,用于治疗各种类型的肝昏迷等。此外也可用于尿毒症、催眠药及一氧化碳中毒等所致昏迷[1]。氨酪酸氯化钠注射液是氨酪酸在临床上使用的一种主要剂型(国 家 药 品 标 准 YBH24232005、YBH40692005、YBH02622006、YBH33742005 和 YBH13242006),而美国药典、欧洲药典等均未收载该品种。为了更好的控制氨酪酸氯化钠注射液的质量,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国家药典委员会国药典化发[2010]84号文要求提高氨酪酸氯化钠注射液的质量标准,增加有关物质检查。目前在国内外均未见有关氨酪酸中α-吡咯烷酮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方法的报道,为有效的控制氨酪酸氯化钠注射液的质量,本文建立了氨酪酸氯化钠注射液中α-吡咯烷酮检查的HPLC法。
Agilent1200高效液相色谱仪(包括紫外检测器、自动进样器、Agilent色谱工作站、柱温箱)。
氨酪酸氯化钠注射液(潍坊市仁康药业有限公司,批号:30909036、30909037、30909038;朝阳凌桥制药有限公司,批号:08101501);α-吡咯烷酮(东北制药总厂提供);甲醇(色谱纯,天津科密欧试剂公司);水为超纯水;己烷磺酸钠等试剂均为分析纯。
色谱柱:CAPCELL PAK C18柱,流动相:磷酸二氢钾溶液(磷酸二氢钾10.0 g与己烷磺酸钠1.1 g,加水溶解并稀释至1 000 mL,用磷酸调节pH值至2.1)-甲醇(90∶10);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10 nm,柱温:30 ℃,进样量:10 μL。
2.2.1 对照品溶液 取α-吡咯烷酮对照品适量,加水溶解并稀释制成每1 mL约含4 μg的溶液。
2.2.2 供试品溶液 精密量取氨酪酸氯化钠注射液10 mL,置50 mL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2.2.3 阴性对照溶液 取0.9%氯化钠溶液作为阴性对照溶液。
2.2.4 色谱图 分别取各溶液10 μL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见图1)。供试品中α-吡咯烷酮与对照品峰的保留时间基本一致,分离良好,阴性对照无干扰。
图1 高效液相色谱图Fig.1 Chromatograms of HPLC
取对照品溶液 1,3,5,8,10 和 12 μL,分别注入液相色谱仪,以α-吡咯烷酮的浓度(X)和峰面积(Y)作线性回归,得线性回归方程:Y=7.049 X-0.152,r=1.000 0,α-吡咯烷酮在0.4 ~4.8 mg/L 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
取对照品溶液,连续进样5次,记录色谱图,以主成分的峰面积计算RSD为0.89%。
取供试品溶液,分别在 0,1,2,4,8,12 h,取 10 μL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以α-吡咯烷酮的峰面积计算RSD为0.34%,说明氨酪酸溶液至少在12 h内稳定。
取同批供试品,连续取6份,每份10 mL,加0.9%的氯化钠溶液分别稀释至50 mL,测定α-吡咯烷酮含量,结果分别为0.138%,0.140%,0.141%,0.139%,0.137%和0.143%,平均含量为0.140%,RSD为1.5%。
已知α-吡咯烷酮浓度的氨酪酸氯化钠溶液3批,第1批取46 mL,第2批取45 mL,第3批取44 mL,每批各取3份。分别向第1~3批溶液中加入40.225 μg/mL α-吡咯烷酮溶液 4,5 和 6 mL,混匀,分别取10 μL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计算平均回收率为100.9%,RSD为1.39%。见表1。
表1 加样回收率试验结果Tab.1 Results of recovery tests
取对照品溶液,加水稀释制成每1 mL含α-吡咯烷酮0.4 μg的溶液,作为检出限测定溶液,取1 μL注入液相色谱仪,以S/N=3计算,α-吡咯烷酮的检出限为0.4 ng。
取供试品溶液,以外标法计算样品中的α-吡咯烷酮的含量,潍坊市仁康药业有限公司3批样品的含量均为0.14%,朝阳凌桥制药有限公司1批样品的含量为0.07%。
氨酪酸是一种小分子两性氨基酸,据文献检索和生产企业提供的生产工艺,氨酪酸有两种制备工艺:一是化学水解法,以α-吡咯烷酮为起始原料,在138~142℃高温下经氢氧化钙水解制得;二是生物酶解法,以α-吡咯烷酮为起始原料,以4-丁内酰胺水解酶为菌株水解制得。分析两种工艺条件,都可能含有未转化的α-吡咯烷酮,而α-吡咯烷酮又是毒性较高的一种化学物质,因此,在氨酪酸氯化钠注射液中控制α-吡咯烷酮的限量是非常必要的。
用流动相溶液配制成 4 μg/mL α-吡咯烷酮对照品溶液,在200~400 nm的波长范围内扫描,α-吡咯烷酮没有明显的特征吸收,仅在紫外末端区存在末端吸收,而阴性样品在末端区也不形成干扰,故选择210 nm作为测定波长。在流动相的选择中,曾试用现行氨酪酸氯化钠注射液质量标准中的多种流动相体系,但用于本品分离效果较差,现用的流动相保留时间适中,分离度良好,线性关系及及回收率等均能达到试验要求。本研究为氨酪酸氯化钠注射液的质量控制提出了一种新的方法,同时也为国家今后进一步提高氨酪酸相关制剂的质量标准工作提供了翔实的试验数据和理论基础。
[1] 《中国药物大全》编委会.中国药物大全:西药卷[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256-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