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保持学》(第3 版)修编思路及内容变化分析

2012-01-02 08:32毕华兴余新晓史常青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12年5期
关键词:水土保持教材生态

毕华兴,余新晓,史常青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100083,北京)

“水土保持学”是水土保持相关专业的必修课程。根据林业部《1991—1995 年高等林业院校通用教材建设规划》,1995 年,由王礼先主编、中国林业出版社出版的第1 版《水土保持学》教材[1](以下简称“第1 版”)正式出版,成为水土保持相关专业教学的正规教材。根据“面向21 世纪课程教材”建设的要求,按照“精选经典教学内容,不断充实科学技术最新成果”的宗旨,2005 年,由王礼先、朱金兆主编,中国林业出版社出版的第2 版《水土保持学》教材[2](以下简称“第2 版”)出版发行。第1 版和第2版《水土保持学》教材曾先后被列为“面向21 世纪教材”、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全国高等农林院校教材。第1 版先后6 次印刷,第2 版先后2 次印刷,累计印数超过2 万册,得到了广大使用单位及读者的大力支持与肯定,已成为全国高等院校水土保持及相关课程的教科书、重要参考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的工具书及考研必备教材;但是,随着水土保持工作范畴的不断扩大和新需求的不断出现,特别是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3]于2010 年12 月底颁布后,水土保持工作领域的不断扩大、内容越来越广泛、行业特色及其重要性得到了不断加强。水土保持机遇和挑战并存的现实对水土保持行业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需求,培养掌握水土保持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综合性水土保持人才迫在眉睫,为此,第2 版急需修订和完善。

在此背景下,根据“十二五”全国重点教材编写计划,经与中国林业出版社协商,决定在第2 版的基础上修编《水土保持学》(第3 版)教材[4](以下简称“第3 版”)。第3 版教材以北京林业大学为主编单位,水利部水土保持监测中心、中国农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研究总院、福建农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东北林业大学、西南林业大学、沈阳农业大学等全国水土保持行业知名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参与了编写工作。按照“精选经典教学内容,不断充实科学技术最新成果”的要求,第3 版力图将国内外水土保持的新理论、新方法、新经验编入教材之中,在继承第2 版的基础上,体现水土保持的新形势、新变化和新要求,切实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相结合。为了使读者能够快速了解第3 版的编排思路,了解第3 版和第2 版之间的变化以及对新内容的掌握,笔者以第2 版为基础,分析第3 版的编写思路、内容变化及其特点,以期为读者提供使用本教材的方法。

1 第3 版教材的编写思路

第3 版教材的编写思路是在第2 版教材的基础上,结合水土保持学科发展的新形势和新任务、新成果和新成就以及存在的问题编写的,是继承和发展的统一。

1)新形势和新任务。新时期水土保持在战略地位和作用、水土保持主要任务以及发展战略上有了新的认识和高度。首先,水土保持的地位和作用得到了高度的认可,2011 年中央一号文件为水土保持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指导,2011 年3 月1 日新《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的正式施行为水土保持事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保障。其次,新时期水土保持的主要任务表现在预防监督、综合治理、生态自然修复、监测评价、控制面源污染和改善人居环境等方面。第三,水土保持战略得到了新的发展,水土保持工作必须实施保护优先、分区防治、项目带动、生态自然修复和科技支撑五大战略。

2)新成果和新成就。2005—2008 年,水利部、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联合开展的新中国成立以来水土保持领域影响最大的一次综合性科学考察“中国水土流失与生态安全综合科学考察”活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从东北黑土区、北方土石山区、西北黄土高原区、南方红壤区、西南岩溶区、北方农牧交错区、长江上游及西南诸河区、开发建设活动、水土流失数据、水土流失影响评价、水土流失防治政策等方面[5],全面地评价了我国水土流失现状与发展趋势,摸清了我国水土流失现状,系统地总结了长期以来我国水土流失防治的主要成效与经验,梳理了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水土流失防治对策及建议[5],这一成果对我国新形势下的水土保持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十一五”期间,水土保持领域有140 余项基础理论类和应用技术类科技成果登记,“黄土高原水蚀动力过程及调控技术”“中国侵蚀环境演变与调控及水土保持体系”“中国水土流失与生态安全综合科学考察”等一批科技成果分别荣获多项国家或省部级奖励;在坡面土壤侵蚀机制、流域侵蚀产沙机制、区域水土流失过程、喀斯特山地水土流失发生机制、生态系统变化的水分—养分循环过程与制约机制、植物适生机制和群落配置原理等基础理论研究等方面有了新的突破;《水土保持术语》等13 项国家标准和《水土保持规划编制规程》等22 项行业标准,有效地指导了生产实践。这些研究成果有效地提升了水土保持科技水平,加快了我国水土流失防治进程,为国家生态保护与治理的宏观决策提供了依据[6]。

“十一五”期间,我国水土保持工作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7]:一是水土保持法律法规、监督执法、重点治理工程、科技支撑、社会管理服务五大体系;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的新“三定”方案理顺了与林业、国土等部门的关系,《水土保持法》的修订进一步理顺了与环境保护部门的关系;三是各地涌现出生态清洁小流域、生态安全小流域、面源污染综合治理等不同的建设模式,水土保持工作领域进一步拓宽;四是以人与自然和谐的理念为核心,近自然原生态理念、生态修复理念、以人为本理念等新的水土流失防治理念不断发展,已成为水土保持工作的重要指导原则。

3)存在的问题。水土保持形势大好,水土保持成果层出不穷,水土保持工作成效显著,水土保持正面临着难得的好机遇;但是也应看到,当前水土保持工作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和广大群众的期待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水土保持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水土保持人才队伍素质与新形势要求还有差距,培养适合新形势、新任务、新理念的水土保持人才队伍势在必行。

2 第3 版的主要变化及其特点

第3 版包括13 章和1 个附录[5],与第2 版相比,第3 版的主要变化特征见表1。

表1 第3 版与第2 版相比主要变化特征Tab.1 Comparision of the third-and second-edition of Science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和第2 版相比,第3 版内容变化分析如下。

1)绪论。除介绍了水土保持学的研究对象及其重点研究领域、水土流失的现状及水土保持的发展历程、水土保持的成就与经验及其地位与作用、水土保持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外,根据最新水土流失与生态安全科学考察成果以及新《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的颁布实施,介绍了水土保持学研究的重点领域(包括重大基础研究领域与关键技术)及水土保持学未来的发展战略。

2)水土流失与土壤侵蚀。删减了对生态学原理、生态经济学原理、系统科学原理以及可持续发展原理等理论基础的论述,并将水文学原理部分纳入在水土保持监测章节中,以实际的水土保持监测技术来代替原理性知识的介绍,该监测技术涵盖了大部分水文学的相关知识。第3 版教材突出了土壤侵蚀原理方面的知识,明确了水土流失与土壤侵蚀等的概念,将土壤侵蚀原理、土壤侵蚀类型和形式、土壤侵蚀类型区划分按照最近水土流失与生态安全科学考察成果进行了修订,侵蚀影响因素增加了新的科研成果。

3)水土保持调查与规划。除涵盖原有内容外,在水土保持规划前增加了水土保持区划内容,并增加了水土保持项目建议书、水土保持可行性研究等内容。

4)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将水土保持工程措施、林业措施、农业措施合并为一章,并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如学生虽对3 项水土保持措施都掌握的比较到位,但给定一个小流域,又缺乏对各项措施的整体配置的理解,增加了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措施配置与设计,同时新增了生态清洁小流域治理技术,共同构成小流域综合治理的措施体系。

5)荒漠化防治。调整了部分内容的顺序,系统地介绍了荒漠化的概念、类型、成因与危害,阐明了荒漠化防治的基本原理,荒漠化的植物防治技术、工程防治技术等。

6)山地侵蚀灾害防治。根据目前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山地灾害多发的情况,增加了滑坡、崩塌、崩岗等山地侵蚀灾害的防治,而不仅仅是第2 版中的山洪与泥石流防治。第3 版在山地灾害防治的内容方面介绍了滑坡、崩塌、泥石流和崩岗等山地侵蚀灾害的基本概念、类型、分布、成因、特征、监测、预警、预报、调查/勘察方法与综合治理的生态工程和岩土工程技术,内容更全面。

7)生态退化区水土流失综合防治。水力侵蚀、风力侵蚀和山地侵蚀灾害是我国的主要水土流失危害形式,但同时,冻融侵蚀、土地盐碱化治理、石漠化治理和海岸侵蚀防治也日益成为我国生态退化区水土流失综合防治的重要任务。因此,生态退化区水土流失综合防治也应成为水土保持学的重要内容。为此,第3 版增加了“生态退化区水土流失综合防治”的章节。

8)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推进,各种生产建设项目的数量、建设速度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国家对生产建设项目区的水土保持工作也越来越重视,从事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工作的从业人员也越来越多。为此,这一章着重介绍了生产建设项目水土流失的发生特点、水土流失形式和防治技术体系。主要内容包括生产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技术、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工作内涵和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与管理。

9)水土保持生态修复。中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显然,按照目前的投入机制和治理速度,已远远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按照水利部党组新时期治水新思路,必须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在加强人工重点治理的同时,高度重视生态修复,充分依靠大自然的力量,发挥生态的自我修复能力,促进大面积生态恢复,加快水土流失治理步伐,改善生态环境。为此,本章介绍了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由来、概念、意义、成效以及实施以来的主要经验,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分区及其依据,生态修复的目标和布局,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理论和技术。

10)水土保持材料与施工。为了使水土保持工程建设所用材料以及施工更加规范、质量更加有保障,针对新时期对水土保持工程建设材料和施工的要求,水土保持材料与施工成为水土保持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内容之一;所以,第3 版增加了水土保持材料与施工的内容,工程材料包括胶凝材料、石材、水泥、混凝土和砌体材料,工程施工包括基础工程、土方工程、砌体工程、钢筋混凝土工程、土石坝、混凝土坝和生态护坡工程的施工。

11)水土保持工程概预算。根据新形势要求,为了使学生掌握水土保持工程中的概预算内容,新增加了这一章内容。主要介绍了工程概预算的概念、分类及作用,水土保持工程项目划分与造价构成,工程定额与水土保持概算定额,工程量计算,基础单价与工程单价编制,水土保持工程概估算编制。

12)水土流失监测与水土保持效益评价。在原第13 章的基础上,新增了水土保持监测的概念、目的、原则和技术,水蚀、风蚀、冻融侵蚀、重力侵蚀、混合侵蚀以及水土保持措施的监测指标和监测方法,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的特点及管理要求,水土保持综合效益的计算原则、计算方法以及效益评价技术和方法等内容。

13)水土保持监督执法与工程管理。结合新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第3 版从水土保持法律法规体系、水土保持预防保护、水土保持方案管理、水土保持监督执法、水土保持市场准入、水土保持工程建设管理体制、项目法人及责任主体制、招标投标制、建设监理制、水土保持工程质量控制、水土保持工程建设资金与投劳制度、水土保持工程检查与验收等方面,全面地介绍了水土保持监督执法与工程管理方面的内容。

14)附录。经过大量的资料收集,第3 版新增加了附录。附录主要包括水土保持相关法律法规、水土保持行政管理机构、水土保持主要教学科研机构、水土保持主要技术标准、水土保持主要学术团体、水土保持主要学术期刊、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监测及设施验收相关资质单位。这些信息为学生在学习、论文发表以及就业中查询和检索相关资料提供了方便。

3 结束语

“水土保持学”作为水土保持相关专业的必修课程,其教材的编写至关重要,《水土保持学》第3版知识点全面、内容浅显易懂、结构循序渐进,充分体现了新时期水土保持的新特点、新技术和新成就,是指导水土保持相关专业学生掌握新时期水土保持知识的新教材。

[1] 王礼先.水土保持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5

[2] 王礼先,朱金兆.水土保持学[M].2 版.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5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

[4] 余新晓,毕华兴.水土保持学[M].3 版.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12

[5] 水利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等.中国水土流失防治与生态安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6]“十一五”我国水土保持科技取得重大进展[EB/OL].(2011-11-22)[2012-06-25].http:∥politics.people.com.cn/h/2011/1122/c226651-1365025419.html

[7] 深入分析水土保持工作面临的新形势[EB/OL].(2011-04-28)[2012-06-25].http:∥www.cjw.com.cn/slgc/glsl/201104/t20110428_90816.shtml

猜你喜欢
水土保持教材生态
水土保持探新路 三十九年写春秋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生态养生”娱晚年
《水土保持通报》征稿简则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水土保持监测
水土保持
住进呆萌生态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