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为深入实施党建工作创新工程,以方法创新推进基层党建实践创新,省委组织部去年底在全国首次集中系统推广农村、民企、社区、机关等九个领域的基层党建工作法,即“9大工作法”,该工作法均以优秀党务工作者的名字命名,凝聚了基层党组织的工作创造,也凝聚了其个人的心血、智慧和汗水,彰显出我省基层党组织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精神状态,为各领域基层党组织开展工作、发挥作用提供易学、好用、可操作的工作样本,具有很强的示范价值。九大工作法的案例生动精彩、丰富深刻,期盼广大读者从中得到启示。
农村篇:常德盛“乡慵工作法”
人物背景:常德盛,男,常熟市支塘镇蒋巷村党委书记。蒋巷村先后荣获全国农村现代化建设示范村、中国小康建设十佳红旗单位、全国文明村、全国生态村等近百项国家和省级荣誉称号。
基本内涵:“乡情工作法”着眼农村工作实际,顺应农民致富需求,兼顾农村乡土风俗,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坚持把强村富民作为第一要务,把共同富裕作为目标追求。把率先争先作为精神动力。其核心要义是,紧贴村情善谋发展;饱含亲情善待百姓,顺应民情善聚民心。
记者点评:“乡情工作法”,重在一个情字,出发点始于情,落脚点还是情。紧贴村情,科学谋划,让蒋巷村驶上了又好又快发展的快车道。几十年围绕村情艰难探索、几十年围绕村情孜孜追求,创造出了具有水乡特色,农业、工业、旅游三架马车并驾齐驱,三大产业相互融合、相互支持、相得益彰的农村科学发展新模式。在千亩良田上“谱写”了一曲曲优美动听的“乡村情歌”。富惠民生,饱含亲情,让蒋巷村流淌出了创业富民、就业惠民、社保安民、文化育民的富裕之河、幸福之河。文化引领,顺应民情,让蒋巷村百姓有了富裕的口袋,更有了富裕的脑袋。精神的信仰,文化的引领,使蒋巷村高歌猛进,扬帆远航,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面旗帜。
国企篇:陶云南“育才工作法”
人物背景:陶云南,男,南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兼副总经理。公司是一个拥有103年历史的“老字号”企业。公司党委先后荣获中央企业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基本内涵:“育才工作法”遵循人才是第一资源的发展理念,其核心要义是,坚持人才兴企、人才强企,构筑人才高地,打造人才堡垒。
记者点评:“育才工作法”的着力点在于树立育人导向,拓宽育人渠道,营造育人环境,为企业成为世界一流的装备制造业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南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有着悠久和光荣的历史,是我省第一个党小组的诞生地,多年来,坚持适应企业的发展要求培育人才,坚持创新机制培育人才,坚持运用先进的文化培育人才,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使党组织在国有企业中有地位、有威信、有作为、有凝聚力,引领企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实现了转型发展、跨越发展。
外企篇:陈惠芬“融和工作法”
人物背景:陈惠芬,女,昆山市沪土集团党委书记。公司党委先后被评为苏州市先进基层党组织、苏州市十佳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示范点。
基本内涵:“融和工作法”立足外资企业实际,充分吸收包容并蓄的吴文化精髓、亲商安商的服务理念、持续创新的进取精神,把党的工作与企业生产经营有机融合。其核心要义是,与外商情相融,与员工心相通,与企业利相合。
记者点评:“融和工作法”的最大特点是融和,融和党的要求与企业发展的需求、融和党员群众的利益和企业自身的利益、融和党组织建设与企业发展。融和,不仅推动了外资企业的健康发展,也让党旗在外资企业高高飘扬。融得进就能化得开。“融和工作法”坚持以心换心,真心实意助企业谋发展、帮员工谋利益,赢得了员工对党组织对党员干部的信赖和拥护。融得进就能有作为。“融和工作法”坚持让党组织围绕生产经营主动作为,有效发挥作用,做到关键岗位有党员、重点攻关有党员、困难面前有党员,以党组织的先进引领企业的先进,从而赢得了尊重,拥有了话语权。融得进就能固基础。“融和工作法”立足融入企业开展党建工作,不断优化非公党建生态,放大党建“红色效应”,让广大员工思想上认同党,感情上贴近党,行动上紧跟党,切实巩固了党在新经济领域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
民企篇:曹龙样“同心工作法”
人物背景:曹龙祥,男,江苏济川药业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公司党委先后被评为泰州市红旗党组织、泰州市先进基层党组织。
基本内涵:“同心工作法”就是通过党建工作方略与企业发展战略同步确立,基层组织建设与企业规模扩张同步加强,党员教育管理与企业人才培养同步提升,反腐倡廉机制与企业健康发展同步推进,有效地推动了民企党建由“粗放式”向“内涵式”发展的根本转变。其核心要义就是使企业党组织与全体干部员工做到思想上同心同德、目标上同心同向、行动上同心同力。
记者点评:民营企业诞生于市场、生存于竞争、发展于效益,生存与发展自始至终是民营企业的头等大事。“同心工作法”紧扣服务企业发展、实现互动双赢,为民营企业党组织如何发挥作用破题解码,具有深刻的启示和借鉴意义。目标定位同向。仅仅围绕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目标,做到目标同设、组织共建、工作联抓,引领企业科学发展。制度保障同步。“同心工作法”从民企的实际出发,在人才培养、党员管理、廉政建设等方面大胆创新,构建推动党组织发挥作用的长效机制,成为民企发展的助推器。党群组织同力。针对民营企业党组织支配资源少、工作力量薄弱的特点,“同心工作法”注重依靠并不断挖掘群团组织的力量,做到“组织统筹覆盖、人员统筹配置,活动统筹开展、保障统筹落实”,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影响力。
社区篇:胡琴渊“零距离工作法”
人物背景:胡琴渊。女,原无锡市滨湖区水秀社区党委书记。水秀社区先后获得江苏省和谐社区、江苏省文明社区、全国青年文明社区等荣誉称号,社区党委被评为江苏省先进基层党组织。
基本内涵:“零距离工作法”着眼于加强社区党建,建设和谐社区,把党的组织体系构建到群众身边,把服务网络覆盖到干家万户,把社会矛盾化解在社区基层,其核心要义是,组织渗透零距离、为居民群众服务零距离、党组织与党员群众沟通零距离。
记者点评:社区党组织是党在城市基层的执政基础,是党和群众联系的桥梁和纽带。随着经济社会改革的深化,社区党组织建设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出来。胡琴渊带领社区一班人,以群众需求为第一信号,创造性的提出了“零距离工作法”。
“零距离工作法”的实践告诉我们,社区党组织只有把群众的冷暖放在心上,事事为民着想,处处为民解忧,满足群众多样化需求,通过零距离了解群众,服务群众,才能把工作做到群众的心坎里去。走进民心,才能赢得民心,群众才会跟着党走,党在基层社区的执政基础才能更加牢固。
机关篇:姬焕玲“绩效工作法”
人物背景:姬焕玲,女,南通市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市委市级机关工委书记,先后获得江苏省优秀党务工作者、全国城市绩效管理突出贡献奖等荣誉。
基本内涵:“绩效工作法”引入现代管理理念,运用绩效考核方法,推动党建目标定量化、工作任务具体化、实施过程规范化、年度考核精细化。其核心要义是,科学定标融入中心、过程优化规范管理、开门评议彰显民意、创先争优激发活力。
记者点评:机关作风建设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门话题,“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现象,不同程度的客观存在,损害了机关形象。“绩效工作法”的创建和实施,最大限度地调动了机关干部的激情和热情,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各部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基本解决了企业和老百姓办事难、办事慢的问题。绩效工作法坚持融入中心,落实责任:坚持量化考评,激发活力:坚持走出机关,服务社会,给了我们很好的借鉴与启示。
掌校篇:汪永进“树人工作法”
人物背景:汪永进,男,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自然地理教工支部书记,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计划特聘教授。以该支部党员组成的团队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计划创新团队,并获“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状(班组)”称号。
基本内涵:“树人工作法”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围绕培养创新型人才,把支部建在学科上,把高校党建基本要求与青年教师、学生党员的专业发展需求结合起来,把党的活动与学术研究、教书育人融为一体,实现了党建工作与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的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其核心要义是,学科引领聚才、学术提升育才、文化铸魂励才、团队培养成才。
记者点评:作为教育战线涌现出来的先进模范,汪永进教授用实际行动铸就了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追求卓越的劳模精神,成就了学科“脊梁”的光荣称号。在他身上凝聚着人民教师教书育人、甘于奉献、兢兢业业的优秀品质,集中体现了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创业创新创优的时代精神。“树人工作法”正是用有学术影响的带头人树人,用有利于学术进步的活动树人,用有学科特色的文化树人,使得高校的党建工作有了影响力、生命力和凝聚力。
社会组织篇:钱佐先“金桥工作法”
人物背景:钱佐先,男,滨海县劳务中介协会会长、滨海县驻上海劳务管理处主任、党总支书记。
基本内涵:钱佐先创建的“金桥工作法”把诚信服务作为党建工作的载体和抓手,推动社会中介组织科学管理,规范运作,为农民工搭建就业桥梁,为流动党员搭建管理桥梁,为地方经济发展搭建服务桥梁,凸显党组织的先进形象和社会公信力。其核心要义是,构建诚信堡垒,打造红色纽带,实现互利双赢。
记者点评:“金桥工作法”着力在党员和党组织之间搭建“连心桥”,增强党员对党组织的归属感。在劳务工和党组织之间搭建“放心桥”,增强劳务工对党组织的信任。在党员和劳务工之间搭建“爱心桥”,增强党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金桥工作法”启示我们:社会中介组织只有着眼政府与市场的双向要求,只有致力于经济、社会效益的双提升,才能提升党建工作的公信力,才能增强党建工作的实效性,才能放大“红色效应”,才能优化“桥”的功能,搭建起政府放心、市场信赖的“金色桥梁”。
政法窗口篇:陈燕萍“连心工作法”
人物背景:陈燕萍,女,靖江市人民法院副院长,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先后荣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模范法官、5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江苏人物等荣誉称号。
基本内涵:“连心工作法”坚持人民利益至上,司法公正至上,把群众感情贯穿于办案的全过程,把人民群众当亲人,以心换心了解民心,真情调解凝聚民心,人性服务温暖民心,真心真意为群众排忧解难,增进群众对党的感情,保持党和群众血肉相联。其核心要义是,情法辉映,曲直可鉴,民心为大,鱼水情深。
记者点评:“连心工作法”的最大亮点是真情投入,换位思考。在做群众工作时,始终坚持真情接待,真情化解,真情劝导,真情倾听,引导当事人换位思考,很多的矛盾和纠纷在真情的感化下自然而然地化解了。在处理乡邻关系等棘手的纠纷时,坚持带案下访,现场必去,群众必访,就地调解,把为群众化解纠纷的过程当作普法的过程,把审理案件的过程,当作促进地方和谐的过程,做到案结事了人和。“连心工作法”还注重寻求法、理、情的最佳结合点,把深奥的道理、难懂的术语、复杂的法律关系,用浅显易懂的语言表述出来,让当事人听得清、听得懂、听得明。善于借助乡情民俗对群众进行说服教育,这种用群众的方法解决群众的问题的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编者:从现实土壤中“生长”出来的九大工作法,“精于心、简于形”,让人叩击赞叹,让人为之感动。创新,让“九大工作法”活力四射,魅力无穷。我们要用情用心领会其精髓,让这些点上的样板在更宽更广的面上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责任编辑: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