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今年又是一个奥运年。2008年北京上空的大脚印似乎还历历在目,当年8月12日南通健儿连夺三金的奇迹在全省人民心目中历久弥新。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在伦敦奥运会上,南通籍运动员又将书写新的传奇。南通是奥运冠军之乡,更是群众体育运动之乡。我们关注“南通体育现象”,决非提倡金牌导向,着眼点也超乎体育本身。我们的目的在于,通过竞技体育这个特殊的窗口,引发大家对人才成长规律的思考。
进入新世纪以来,南通市紧紧抓住承办省十六运、参加北京奥运会等重大机遇,以打造体育精兵为核心导向和主要抓手,着力巩固和放大“体教结合、科学育才”效应,扎实推进优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和输送工作,推动了全市体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南通共涌现出16位世界冠军(其中7位奥运冠军),获得75项次世界大赛金牌,实现了连续五届奥运会“届届见金牌、届届出新人”,在全国地级市中绝无仅有。在北京奥运会上,南通健儿摘取了4金1银1铜,尤其是8月12日连夺三金,震惊世界,引起国内外媒体对“南通体育现象”的广泛关注。
理念创新,引领精兵之路
体育工作是提升社会文明程度、服务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抓手,切实加强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工作,加强后备人才的培养与输送,是体育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推新人”比“夺金牌”更具战略意义,我们确立了走精兵之路,着力加强优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工作导向。
近年来,市政府先后多次就加强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工作听取情况汇报,研究推进举措,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就打造体育优秀后备人才等各项工作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要求、落实责任、营造氛围。市政府建立了体教结合工作领导小组,规划决策体教结合科学育人中的重大问题,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共同研究运动员文化学习和保障工作,完善体育传统学校、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创建、中小学体育竞赛、体育后备人才输送激励考核制度,不断提高各项工作的组织程度。编办、教育、财政、人社等部门在教师和教练员编制、岗位设置、运动员就学政策、经费投入、职业培训和就业安置等方面主动关心和大力支持,共同推动业余运动员文化教育和运动员保障工作的落实。
体教结合,夯实精兵之基
健全共管体制,创新结合模式。健全完善以体育行政部门为主、体育和教育行政部门各负其职、共同管理的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制和保障机制,各级体校运动员文化学习全部由教育行政部门负责落实,实现体校文化教师的有序流动。大力推进“市队校办”,由教育、体育部门牵头,引导和鼓励南通中学等特色名校与体育部门联办运动队,有效解决了运动员的文化学习问题。积极争取与优质专业训练资源的合作对接,与国家体育总局乒羽中心共建了中国乒协乒乓球运动学校,坚持体教并重,教练全部由乒羽中心选派。
强化学训基础,提升综合素质。教育和体育行政部门不断完善和规范体育运动学校的教材使用、课程方案和标准、质量评价体系等,进一步提高运动员文化教育的质量,着力夯实运动员文化教育基础,为升入高一级学校提供了学习保障。各级体校切实加强科学训练,统筹学训工作安排,确保运动员每周文化学习时间不少于24学时,每天训练时间达到2.5小时。
落实激励政策,完善保障机制。根据运动员比赛成绩及文化水平测试情况,落实入学优惠政策。教育行政部门根据体育运动学校特点,科学制定教学计划,建立运动员分流机制,实行“1+2”教学模式,即通过一年的学习训练,对不具备输送潜力的运动员分流到相关职业技术院校,接受两年的职业技术教育,确保掌握2项以上职业技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积极为体校毕业生以及退役运动员就业安置创造良好的条件,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聘用曾取得优异成绩的运动员。财政部门加大对业余训练的经费投入,对优秀运动员及困难家庭运动员减免住宿费、高中阶段学费,切实解决运动员的后顾之忧。培输并举,打造精兵之师
我市坚持把选才和基础训练作为培养人才的前提和关键。根据本地运动员和项目特点,制订完善《南通市少儿选材参考标准》等规范,严格要求,规范程序,确保精选出潜力大、有希望的好苗子,努力从源头上保障和增强育才的科学性,并形成有序衔接的人才梯队。在业余训练中,坚持因材施训,强化基础,既不千篇一律,也不拔苗助长,扎实打牢基本功。坚持把人才培养作为对各级体育行政部门考核的重要内容,从育才质量、成才绩效等方面,切实加大对训练单位和教练员的考核力度,有效促进和保障了后备人才的可持续培养与输送,初步形成了年龄有序衔接、项目特色鲜明、优秀人才不断涌现的生动局面。
我们力求在业余训练中突出四个“精”,着力加快优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一是训练项目精心设置。与国家和省优势项目、省一类运动项目等实现全部对接,并针对我市运动员在灵巧型、技能型项目上具有优势的特点,重点开设了乒乓球、羽毛球、体操、技巧、击剑、跳水、排球等业余训练项目。二是专业教练业务精良。按照打造“金牌教练”的目标,我们对教练员提出了学历、能力等具体要求,推动教练员由经验型向经验与理论复合型转化。三是运动员好中选精。在严把入口关的同时,建立健全淘汰退出机制,保证了运动员队伍始终保持良好的整体素质。市级在训运动员人数总体控制在1000人左右,并保持了较为合理的人才梯队。四是管理服务力求精致。坚持向管理要效益,不断规范体育管理干部及教练员的从业行为。
(作者系南通市副市长)
责任编辑: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