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女郎”徐俐:“英雄”救

2011-12-31 00:00:00心予
家庭百事通 2011年8期


  在中央电视台的新闻主播中,徐俐是非常引人注目的一位,疾语如风与刚毅练达的冷色风格,使她成为中央四套最具明星气质的“新闻女郎”。可荧屏下的她,却像个大女孩一样,小鸟依人地享受着一个含蓄而内秀的北方男人给予的甜蜜爱情。2011年5月29日,徐俐带着她和丈夫张天蔚首部合著的《垭口》一书去《天下女人》节目,将两人的幸福生活娓娓道来。回首11年的婚姻生活,徐俐笑着做了一句总结:“聪明的女人往往是最傻的女人,一个聪明又会装傻的女人,想不幸福都难。”
  
  相识偶遇:娇俏眼神拿下京城名记
  
  徐俐和张天蔚的相识,是在她已经从长沙调到中央电视台,并成为央视新闻频道的头牌主播之后。因为她在荧屏上个性突出,一个朋友便提出在其他媒体上为她“宣传宣传”,并主动约好了当时已经是著名记者的张天蔚。张天蔚任职于《北京青年报》,是京城有名的评论家,虽然出手必不凡,但很少写人物报道,他总认为值得书写的人不多。偏偏徐俐也是个死心眼,长期以来对别人写不写她、如何写她兴趣不大,结果,一个不太当真,一个兴趣不大,事情拖着拖着就到了半年后。朋友见事情还没有音讯,急了,一面对徐俐又哄又劝,一面威逼利诱张天蔚。终于,在一个秋日的中午,两人见面了。
  那天风轻云淡、秋高气爽,手中的繁杂工作又正好处理完毕,所以,站在央视门前等张天蔚的徐俐,莫名地感觉神清气爽、心情舒畅。约定的时间到了,抬眼张望间,徐俐不经意看到了一辆红色的切诺基。然后,从切诺基里钻出一个男人,身形厚壮,长发披肩,满是络腮胡的大脸阴沉着,在切诺基的映衬下显得特别出挑。审视之下,徐俐马上想到了一个词“灰熊”,心情原本就大好的她再也忍不住,“噗嗤”一下笑了。笑出声后,她又觉得有些失态,连忙扭转过身掩饰。可转过身后,她又偷偷地回转过头,俏皮地看了对方一眼。一个无心的动作,却瞬间打动了来者。男人走上前,咧了咧嘴:“我是张天蔚。你……笑什么?”徐俐笑得有些收不住了,掩饰了一瞬才说:“没什么,我笑你的车很大,前后都有保险杠,与你的身量挺般配。”
  徐俐一句轻松玩笑和眼角眉梢那掩藏不住的笑意,让习惯阴沉着脸的张天蔚也笑了。他为徐俐打开车门,然后带她去一家湖南菜馆:“去吃湖南菜吧,我们一边吃一边聊,让你找找回家的感觉。”
  初次相识的采访顺利完成,徐俐发现,眼前这个“灰熊样的男人”,说话行事、思维方式竟和她惊人的一致。而张天蔚也发现,在荧屏上牙尖嘴利气宇轩昂的徐俐,除了与自己性情相投,竟然也是个俏皮的小女人。原本的形象定势被打破,两人忍不住惺惺相惜起来。不久,两人便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互相频繁地打电话。聊天,很快变成了彼此的一种需要。
  半年后,“朋友”的局面被打破。这天,徐俐和张天蔚一起吃饭聊天,吃到一半,张天蔚突然放下餐具,认真地看着徐俐的眼睛:“俐子,我给你说,那天,你转头一笑的那一眼,把我给撩着了。”徐俐夹着菜的筷子停在空中,旋即捂着嘴,“咯咯”地笑了。
  顿饭之后,两人由朋友变成了准情侣,但徐俐真正决定接纳张天蔚,还是在某天他送花过来之后。那天,张天蔚带着大把的玫瑰和兰花来找徐俐,同花一起拿来的,还有他早期发表的作品。进屋后,徐俐坐在沙发上,闲适地看着张天蔚的文章,张天蔚则将玫瑰去刺、切根,然后在粉白色的仕女陶瓶里插出好看的造型,摆在客厅的茶几上。那一把紫粉色的兰花则被他插在徐俐煮咖啡的一个玻璃壶中,置于梳妆台上。做完一切,他便自然地坐在徐俐对面,一面喝着面前的茶水,一面看着徐俐一页又一页地翻书。
  徐俐有个习惯,看别人的文章,通常看200字左右就能决定是否喜欢。可张天蔚的文章,她才看了两行就十分喜欢,那种类似于鲁迅风格的杂文,让她全身心地沉浸了进去。等她不经意地抬起头时,眼前的一切让她顿时融化成了一池软软的秋水。屋外明媚的秋阳柔柔地照进来,拉出纤纤细细的花影,心爱的男人坐在对面。徐俐觉得:“这是一个懂得品味生活过程的人,这样的男人,值得跟他生活在一起。”
  就这样,相识相交一年后,两人成为恋人。在正式向外公布时,徐俐对朋友笑言:“他善于营造氛围,总能让人觉得生活很美好。”张天蔚听罢,拿劲儿死瞪徐俐一眼:“你这丫头,看似女强人,实际上还是个小女人,喜欢这些小资情调。”说完, 两个人对视一眼,相视大笑。
  
  不时示弱:“憨”媳妇打出“聪明仗”
  
  爱情来了,然而,另一个问题也接踵而来:未来公婆这一关可怎么办?徐俐在荧屏上的形象是那种伶牙俐齿强势型,而张天蔚的父母却钟情于邻家小妹亲和型。为了顺利过关,徐俐鼓动张天蔚回家后故意将电视调到她所在的新闻频道,可张家父母一看,居然连连感叹:“这姑娘长得不错,播得也不错,可没一点笑模样,谁要娶这么个媳妇可了不得呀!”一句话,让张天蔚陷入两难境地,不知如何是好。
  好在徐俐不怕,她理解张家父母的想法,也笃定地认为,自己一定能和张家父母处好关系,因为对方都是温和开明的知识分子。所以,徐俐有了主意,对张天蔚说:“这样,我们约个时间,和两位老人一起看歌舞剧。”为了拉近距离,徐俐特意选择了前苏联的红军歌舞剧,还低调地穿了一身黑色的纱质衣衫。见面后,她主动地上前打招呼,和两位老人聊家常。一场歌舞剧看下来,张家父母的脸上露出了笑容:“这孩子比想象的要秀气,说话声音也没屏幕上那么快,人还挺干净敞亮的。”
  靠着放低姿态以诚相交,徐俐如愿获得了张家父母的认可,1999年,两人领了结婚证,正式成为夫妻。
  然而,徐俐“摆平”了公婆,不久后院却又起了火。结婚第二年,张天蔚决定买一套复式楼作为婚后新居。可之前徐俐已经有了一套房子,因此,当张天蔚提出买房时,徐俐直摇头:“我的房子够了,完全够我们住,有买房子的钱不如拿去投资。”徐俐一反对,张天蔚不乐意了,几天都阴沉着脸不言不语。徐俐也恼了,两人互不理睬。
  僵持了一个星期后,张天蔚仍没有妥协的意思。徐俐坐不住了,向婆婆讨说法。“不买房合理,买房合情。任何男人都有虚荣心,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买房子给老婆住是身为丈夫的价值体现,哪怕老婆再能干,名下有再多房子,还是希望能让老婆住上自己买的房子。”婆婆笑眯眯的一句话,瞬间点醒了徐俐。原来自己考虑到了所有不买房的理由,却偏偏忽略了丈夫的感受!茅塞顿开的徐俐立刻找到张天蔚,喜滋滋地支持他买房:“能够住进老公购置的新房,是每个女人的心愿。”一句话让张天蔚雨过天晴,笑逐颜开。他拉着徐俐,口若悬河地讲起了“宏伟的装修计划”。
  这件事让徐俐想明白了,做女人得学会示弱,示弱有时是对男人最好的呵护。于是,进入装修房子程序后,徐俐干脆当起了甩手掌柜:“这么重要的事情,我弄不来,还得你这个男人上。”张天蔚又得意又受用,忙前忙后地开始装修。3个月后,新家装修好了。“与我自己的房子冷峻、简约的风格截然不同,老张把新家布置得温暖、柔和、亮丽,确实更有‘家’的味道了。”徐俐非常满意。
  徐俐的装傻示弱很快收益不菲。买床的时候,徐俐想买一张宽大舒适的水床,可张天蔚多年习惯了睡板床,总认为太软的床不健康。从健康角度而言,徐俐肯定站不住脚,可她拿出了撒娇示弱的本领:“你看,我满心欢喜地住进了老公给我买的新房,但没有适合的床,半夜睡不着觉,那多难过呀!既然你是为了我才买的房子,为什么不让我这最后一点要求得到满足呢?”说完,她又摇了摇张天蔚的胳膊。张天蔚哪见过这阵势,立刻丢盔弃甲溃不成军:“行,买水床,一定让老婆住得舒舒服服!”
  
  示弱的结果很愉快,也越来越让人上瘾。徐俐先是装弱,后来就真的弱了。一次开会,徐俐要整理一些经济方面的数据,可这方面一向是张天蔚的强项,徐俐便不由分说,拿着问题直接“请教”老公了。“总有圈子里的人说,‘徐俐本可以嫁给更有钱的人,过更好的日子。’这话曾让他感到压力巨大,但我真心依赖他、需要他,让他在这种被需要中备感自信,所以,我先生常常情不自禁叫我‘小可爱’,作为女人,这是一种多么完美的享受啊。”
  
  纵情一博:让英雄享受救美的快乐
  
  徐俐和张天蔚原本就爱好一致性情相投,相处的时间一长,这种默契就更加深了。可有时,这种种超乎想象的默契也会让人心烦。一天,回家前,徐俐想到家里快没米了,就买回了5斤大米,顺便又买了2两安徽毛峰。可等到进家门一看,天哪,张天蔚正往厨房欢快地拎着一袋米,客厅的茶几上,放着一模一样的,甚至连重量都是2两的安徽毛峰!夫妻俩互相对视,不约而同地叹了口气:“哎,思维和行动太同步了,不好玩,真是不好玩!”
  太多的默契让两个贪玩的人有了些腻烦,于是,两人开始寻找“刺激”了,他们结伴到云南丽江旅行。在梅里雪山景区,夫妻俩遇到了一个开咖啡屋的姑娘乔阳。乔阳原来在浙江杭州是个注册会计师,后来辞职只身去了梅里,开了咖啡屋。遇到顺眼的客人,她会和他们聊几句,遇到不顺眼的,她连理都不理,有时还会吩咐服务员,穿高跟鞋的、穿西装的都免进。“我不想靠这个咖啡屋赚太多钱,只要能供我一年出去几次就行。”说这句话的时候,乔阳正和她收留的一位朋友聊天。
  乔阳随性自在的生活让夫妻俩又吃惊又羡慕,两人忍不住问:“你想过明天吗?以后一直这么生活?”可乔阳只是淡定地吐了句:“为什么想明天啊,不用想那么多,没必要的。人生在世,不是人人都有机会试探自己精神和肉体的极限,若有机会,何不纵情一试?!”
  乔阳坚定和淡定,让只是过客的徐俐和张天蔚非常受触动,远处的梅里雪山云缠雾绕,惊艳异常。徐俐偏了偏头,说出了一句张天蔚也想说的话:“要不,我们找机会一起去转山?(转山,指围绕神山转行一周,是朝拜神山最虔诚的方式。在藏传佛教中,转山有朝拜、祈福、洗清罪孽等意义——编者注)。”
  回到北京后,夫妻俩就开始为转山做各种准备。2010年,带着一颗共同寻找生活乐趣、一起挑战自我极限的心,夫妻俩踏上了海拔6000多米的梅里雪山转山之路。
  然而,这一路比想象的要艰难许多。风餐露宿不说,大山的陡峭、气候的多变都是极大的考验。走到第八天时,徐俐彻底走傻了,在张天蔚准备到山中一个村落宿营时,她靠着墙根坐下来之后,完全没了反应。眼前的一切都变成了重影,所有的声音都很遥远,仿佛是另外一个地球传来。张天蔚见无论说什么徐俐都没反应,吓坏了,连忙俯身蹲在她身边,不停地跟她说话,说着说着,眼泪忍不住掉了下来:“丫头,真对不起,是我把你带出来的……我不会把你放在这里,我一定要把你平平安安地带下山……”张天蔚蹲在徐俐身边,将这些话反反复复地说,反反复复地叫“丫头”。1个多小时后,徐俐稍稍缓过神来,虽然心里明白,口中依然不能言语。她望着远处那个高峰,眼泪一个劲地往下淌。“哥哥(徐俐对张天蔚的昵称)的咳嗽越来越严重了,我们没带头孢类的消炎药,连常规消炎药也只剩下一半了,如果他发烧了,肺水肿了,那他就搁这儿了,怎么办,怎么办?”两人你担心我,我忧心你,面对面地泪水长流。
  好在,一切烦恼很幸运地自然消除了。第十三天,两人终于站在了最后一个垭口上。徐俐将手中的登山杖狠狠地杵在那儿,然后迎着朝阳,极目远眺。张天蔚给她拍了下来,一边拍一边说:“哟,真牛!”拍完,他再以同样的姿势站在那儿也拍了一张,而徐俐,也对着他大叫:“哟,真牛!”
  2011年1月,夫妻俩携手合作,将转山的经历写成了《垭口》,来纪念那段彼此都终身难忘的记忆。5月29日,当徐俐接受一家电视台的采访时,想起一路过来的情形,她颇有些得意地笑了:“他在书中说,你要是一生能找到一个能跟自己转山的老婆的话,真是特别幸运的事情。因为我真的是从来没有想到过,最后完成这个念头的是她!”
  6月11日,徐俐入藏做大型系列报道,目的地是西藏的日喀则。兴奋之余,她颇多遗憾,因为她最想去的地方是阿里。张天蔚得知,笑呵呵地走上前:“这样,今年8月,我们休假,一起去阿里!”徐俐伸出手指头,“郑重”地和丈夫拉钩:“好,一起去。到时,且看‘英雄’如何救美!”
  “以前,我只知道自己是个女人,却不会做女人。这么多年之后,我从哥哥那学到了很多做女人的学问。如果你爱他,就要学会装傻示弱,世上不可能有全方位都优秀的男人,你的示弱就是对他所欠缺的最好体恤。”携手走过11年,徐俐对如何为人妻越发深有感悟。或许,这才是她一直幸福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