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君 (扬州市职业大学,江苏 扬州 225000)
CHEN Jun (Yangzhou Polytechnic College,Yangzhou 225000,China)
传统模式下,企业建立一套IT系统不仅仅需要购买硬件等基础设施,还有买软件的许可证,需要专门的人员维护。当企业的规模扩大时还要继续升级各种软硬件设施以满足需要。对于企业来说,计算机等硬件和软件本身并非他们真正需要的,它们仅仅是完成工作、提供效率的工具而已。对个人来说,我们想正常使用电脑需要安装许多软件,而许多软件是收费的,对不经常使用该软件的用户来说购买是非常不划算的。可不可以有这样的服务,能够提供我们需要的所有软件供我们租用?这样我们只需要在用时付少量 “租金”即可 “租用”到这些软件服务,为我们节省许多购买软硬件的资金。面对计算机给我们带来的困扰,我们可不可以像使用水和电一样使用计算机资源?这些想法最终导致了云计算的产生。
云计算 (Cloud Computing) 是由分布式计算 (Distributed Computing)、 并行处理 (Parallel Computing)、 网格计算 (Grid Computing)发展来的,是一种新兴的商业计算模型。目前,对于云计算的认识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云计算没有普遍一致的定义。中国网格计算、云计算专家刘鹏给出如下定义: “云计算将计算任务分布在大量计算机构成的资源池上,使各种应用系统能够根据需要获取计算力、存储空间和各种软件服务”。狭义的云计算指的是厂商通过分布式计算和虚拟化技术搭建数据中心或超级计算机,以免费或按需租用方式向技术开发者或者企业客户提供数据存储、分析以及科学计算等服务。广义的云计算指厂商通过建立网络服务器集群,向各种不同类型客户提供在线软件服务、硬件租借、数据存储、计算分析等不同类型的服务。
2010年云计算发展势头迅猛,据有关部门研究显示,国内2010年云计算应用市场规模将达到119亿元,同比增长29.5%;持续快速增长仍将是未来几年中国云计算应用市场的主旋律,这一增长的直接动力来自于国家产业振兴项目的拉动、不断衍生的客户需求以及云计算应用的不断普及。Gartner分析师Cearley曾说,如果世界上存在一份IT技术榜,云计算必将位列榜首。
CRN最近一项由萨维斯通信公司主办的,代表云基础架构和托管IT提供商Savvis对美国、英国和新加坡超过600位IT和企业决策者进行调研。结果显示有68%的受访者表示云计算将帮助他们的企业从经济萧条中恢复过来。而且调研数据还发现有96%的企业IT决策者认为企业已经为云计算做好了准备,这个比例超过了2009年的统计数据,有7%的IT决策者表示,他们使用或者正在计划在未来两年内使用企业级云计算解决方案。
现在,云计算已被大多数企业所接受,云应用也开始在国内外普及,各行各业都能看到云计算的影子。截至2010年底,国内云计算厂商八百家已成功将云计算应用到7大类20多个子行业中,正式用户也已超过10 000家,可见云计算的热潮越来越大,波及范围也越来越广。
“供应链信息协同”是指通过信息技术实现供应链伙伴成员间信息系统的集成,实现运营数据、市场数据等信息的实时共享和交流,从而实现供应链伙伴间更快、更好地协同响应终端客户需求。从上述定义可以看出,供应链信息协同主要包含三个方面:一是充分利用当代信息技术实现供应链信息系统集成;二是各种数据信息的实时共享和交流;三是供应链伙伴间的协调、合作,为达到同一目标而努力。只有实现上三个方面的供应链,才能称得上信息协同的供应链,才能最终实现供应链宏伟目标。
2.2.1 软件即服务SaaS(Software-as-a-Service)在协同中的应用
早期供应链企业信息化建设缺乏比较严谨的总体规划,或者在实施过程中,企业内部管理需求发生了变化,加之不同系统开发商各自的风格不同。因此,即使在信息化建设做了很科学的总体规划的企业里,企业实施的信息系统也可能存在功能重叠、漏缺和互不连接的情况。因此,从供应链业务统一管理的模式需求出发,在对现有各企业系统进行取舍的同时,还要考虑通过系统的协同实现企业内部相同功能分系统之间的连接与协同。这种从原有企业信息系统之间的协同到最终达到供应链的协同所付出的代价较高而且协同的效果并不理想。云计算的出现使得供应链信息协同中不同企业不同系统之间的协同变得更加简单、可行与可靠,云计算服务商所提供的SaaS,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应用软件的成熟,在市场上兴起的一种完全创新的软件应用模式。它是一种通过Internet提供软件的模式,SaaS供应商将应用软件统一部署在服务器上,客户可以根据自己实际需求,通过互联网向服务商定购所需的应用软件服务,并通过互联网获得服务商提供的服务。供应链企业不用再购买软件,而改用向云计算服务商租用基于Web的软件,来管理供应链的经营活动,且无需对软件进行维护,云计算服务商全权管理和维护软件,软件厂商在向客户提供互联网应用的同时,也提供软件的离线操作和本地数据存储,让用户随时随地都可以使用其定购的软件和服务。
2.2.2 海量数据分布存储技术在协同中的应用
供应链中的任何一个流程所产生的数据量都是极大的,因此供应链信息的存储量是巨大的。云计算的出现为供应链信息协同提供了海量数据的存储,云计算服务提供商需要对供应链中分布的、海量的数据进行处理、分析。云计算系统由大量服务器组成,同时为供应链服务,因此云计算系统采用分布式存储的方式存储数据,用冗余存储的方式保证数据的可靠性。
2.2.3 虚拟化技术在协同中的应用
供应链不同企业或者同一企业不同系统的设计风格与系统操作界面都不相同,这是供应链信息协同必须解决的问题之一。云计算服务提供商的虚拟化技术可以将供应链企业不同系统的不同界面的软件虚拟成相同系统的相同界面,以达到供应链企业内系统之间、供应链企业与企业系统之间的数据协同、程序协同和界面协同。通过虚拟化技术可实现软件应用与底层硬件相隔离,它包括将单个资源划分成多个虚拟资源的裂分模式,或者将多个资源整合成一个虚拟资源的聚合模式。
供应链信息协同中的信息传递一直受到信息失真、信息延迟以及 “牛鞭效应”的影响,而且由于信息管理的技术更新换代较快,资源投入较多,使得信息协同工作逐渐成为供应链管理的一个难点,迫切需要寻求一种新的解决模式,云计算的出现为供应链信息协同提供了可靠技术。供应链将云计算服务提供商作为供应链信息管理的第三方信息管理方,供应链企业与云计算服务提供商之间必为委托与代理关系。
3.1.1 供应链内部委托—代理关系带来的信息风险
(1)合作伙伴的逆向选择风险
供应链各节点企业间的业务也是一种委托代理关系,供应商是代理方,采购商是委托方。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原因,委托代理关系往往导致一种逆向选择的风险。委托方往往比代理方处于更不利的位置,企业往往通过增加信息的不对称,从合作伙伴那里获得更大利益。从合作伙伴的逆向选择风险可以看出,企业选择合适的合作伙伴非常重要,选择不当会减少企业的利润,增加整条供应链的运行成本.
(2)节点企业的道德风险
供应链各个节点企业在合作过程中强调在信息共享的基础上实现双赢,但实际合作过程中各自企业的利益具有排他性,具有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本能。在利益关系发生冲突时,成员企业从自身角度出发,利用信息优势而采取一些违背供应链整体利益或者供应链其他成员企业利益的措施,因此在供应链信息协同的实施过程中存在道德风险,这样的风险会对供应链的有效运行带来危害。
(3)隐匿信息带来的风险
供应链是由相互独立存在的经济实体构成的虚拟组织,每个节点企业都具有利益目标与发展战略。在信息共享的同时有可能给企业本身带来诸如企业核心技术、财务数据等机密信息的外泄,这些会导致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严重丧失。作为理性的企业主体,不管是委托方还是代理方,从自身角度出发会很自然地隐匿一些核心机密信息,这给整个供应链的运行速率和稳定性带来负面影响。
3.1.2 供应链与云计算服务商间的委托—代理关系带来的信息风险
云计算环境下云计算服务商作为供应链信息协同的第三方管理者的中立和公信力的问题,云计算服务提供商如果不能很好地建立自己的中立与公信力,那么供应链企业很难将自己企业的核心信息资源托付给一个自己不信任的第三方。这给供应链信息协同和供应链的运行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3.2.1 网络连接及其速度的风险
(1)云计算服务于供应链信息协同要求持续的网络连接。因为用户需要通过因特网来连接应用程序和文档,假如因为一些突发情况没有了网络连接,供应链企业将什么都不能做。
(2)云计算服务于供应链信息协同要求高速网络环境。云服务在低网络连接环境下将不能很好工作。因为Web应用程序都需要大量的带宽进行下载,在低网络环境下页面装载也很困难,更别说利用其丰富的特性。
3.2.2 服务软件风险
(1)云计算服务于供应链信息协同要求快速软件反应。云计算客服软件反应慢,即使有相当快的网络,Web应用软件也可能比桌面应用软件反应要慢得多,因为从界面到数据都需要在客户端和服务器不断传递。
(2)云计算服务于供应链信息协同要求软件功能齐全与完备。云计算服务软件功能有限制,虽然这个问题在将来必然会改善,但是现在许多Web应用程序和其对应的桌面应用程序相比,功能缩水很多。以Google文档和Microsoft Office为例,它们的其本功能差别不大,但是Google文档缺乏许多Office的高级特性。
3.2.3 信息安全风险
(1)由于供应链企业各自将自己数据存储在云中,因此云中存储数据的安全性核查需要在不能掌握全局数据的情况下进行。考虑到供应链企业存储于云中的数据的多样性以及需要长久的安全存储,核查云中数据安全性面临着更大的挑战。
(2)云中存储的海量的供应链信息更新频率很快,包括插入、删除、更新、添加以及重排序等等。在动态更新的情况下保证数据的准确性是至关重要的,然而动态性使得传统技术失效,我们必须寻找新的方法。
(3)供应链信息协同信息中单个供应链企业的信息利用数据冗余存储在多个物理空间,以此减低数据完整性的威胁,因此,数据准确性核查的分布式协议是实际中云数据存储安全和健全的至关重要的因素。所以,在享受云计算便捷服务的同时,对于云计算数据仓库的信息资源的安全管理又提出了新的需求。
云计算环境下供应链信息协同存在着社会风险与技术风险,此风险分析是利用信息资源管理的相关原则和理论对供应链信息协同进行的分析,以便供应链信息协同在云计算环境下可以更加顺利和方向明确的发展下去。
[1] 薛伟莲.电子商务环境下供应链信息风险的模糊评价[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2011(2):100.
[2] Cachon,Fisher.Supply Chain Inventory Management and the Value of Shared Information[J].Management Science,2000,46(8):1033.
[3] 钱文静.云计算与信息资源共享管理[J].图书与情报,2009(4):49.
[4] Jay Heiser.Cloud Security Alliance[J].Security Guidance for ritical Areas of Focus in Cloud Computing,2009(4):78.
[5] K.D.Bowers,A.Juels,A.Oprea.HAIL:A High-Availability and Integrity Layer for Cloud Storage[R].Orlando USA.Cryptology Print Archive Report,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