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学习中系动词用法的语料库调查

2011-12-29 00:00:00杜爱玲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11年6期


  虽然语言学家和语法家们对系动词有不同的称谓,但他们对系动词的定义基本上有一致的看法。系动词的定义源自copula be的定义,这表明系动词是起连接作用的。但值得注意的是除be以外的其他系动词不但起到连接作用还有各自的意义。Quirk et al对整体系动词作了较为全面的定义:术语copula指系动词be,而系动词是指包括be和become等在内的句法功能等同于系动词be的词。在此基础上他们还把一些常见系动词分成了两大类:现状系动词Current copular verbs和结果系动词Resulting copular verbs.现状系动词又分为三类:系动词be,seem类系动词和remain类系动词。而结果系动词还包括end up,turn out和wind up三个系动词词组。系动词在句子中不能单独作谓语,只能和补语一起构成合成谓语,起到连接作用。其后作补语的多是形容词词组、名词词组,还可接分词、代词、数词词组和介词词组及少数副词、所有格、名词性从句等。
  一、研究目的与研究设计
  笔者采用基于语料库的方法,通过对比我国学生语料库和本族语者语料库,探讨我国学生在写作中使用系动词的特点。研究的第一步是选择我国学生语料库COLEC(CLEC子语料库)和本族语语料库LOCNESS.第二步,用检索工具Wordsmith对所列系动词逐一检索,获取每个系动词在两个语料库中的使用频数和语境信息。由于所选语料库大小不同,所有原始统计频数都换算成了标准频数,即用原始统计频数除以语料库的总字数再乘以500,000,也就是每500,000词次出现的次数。最后一步利用excel和SPSS分析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处理,文本之间的频数差异检验用的是卡方检验(Chi-square)。利用所得频数信息和语境信息对我国学生和本族语者所使用的系动词进行对比分析。
  二、研究结果与建议
  首先,我们从系动词的总体频数上进行对比。COLEC中系动词的原始频数为11397,标准频数为15068,系动词在库中的比例为3.01%。LOCNESS中系动词的原始频数为11896,标准频数为265411,系动词在库中的比例为4.48%。可见COLEC中系动词总体频数少于LOCNESS (15,068<22,411;3.01%<4.48%)。卡方检验(见表1)表明这种差异比较显著(P=.000<0.05)。因此我们可以说从总体频数上看,我国学生与本族语者存在显著差异,前者明显少于后者。那么,具体到每一个系动词,二者在使用上是否存在差异呢?研究表明,具体到每个系动词,我国学生系动词较之本族语者过多使用和过少使用并存,并且过少使用多于过多使用。在所研究的这些系动词中be,seem,become,remain,feel,sound,prove,grow,go和stay的使用显著少于本族语者。我国学生比本族语者少用turn out和come,但这种差异不显著。相反,我国学生过多使用get和taste,但差异也不显著。而系动词turn在两个语料库中的标准频数一样,OCNESS中没有使用smell,COLEC中没有使用appear,end up和wind up.在系动词使用的选择倾向上,二者既有相似性又有差别:系词be在两个语料库中均占绝对优势(COLEC中90.73%,LOCNESS中88.17%);两个语料库中使用频数在前五位的系动词都是be,become,get,seem和feel,只是它们的位次不一样;Smell,end up和wind up在两个语料库中都较少出现;在两个语料库中系动词sound,go,grow,prove,stay和turn位置差别不大,位差均不超过3个;appear,remain,look,come和keep的位差不少于4个甚至达到9个。
  由于系动词起到连接主语和补语的作用,那么了解系动词后面补语的特点对于考查我国学生使用系动词的特点就至关重要。首先以be动词为例,COLEC中形容词词组、名词词组、数词、名词性从句、介词词组、副词以及代词作补语成分的比例分别是48.35%、32.52%、6.15%、5.94%、5.03%、0.97%和0.84%,而在LOCNESS中的比例分别是38.74%、40.14%、0.89%、6.72%、8.69%、1.32%、1.95%。可见在两个语料库中,系动词be后最常接的补语都是名词词组和形容词词组,而其他种类的补语用得较少。但我国学生更侧重于用形容词词组,而少用名词词组和其他种类的补语。本族语者则更常用名词词组,而除了形容词词组和数词外,其他种类的补语要比我国学生用得多。这说明我国学生补语种类的选择较窄,只过度使用有限的补语类型。
  再以系动词feel为例,从COLEC中提取的feel的所有索引行中除1例接介词词组外,所有的都是接形容词词组。如:study English very well. Some students feel hard to hear and speak English at first,you can speak in English. You will feel natural and express your feeling accurately,After some time,they may feel sick,tired,lonely and so on.
  而在LOCNESS中,feel除了接形容词词组外,还有feel+as if?筑as though clause,feel+PreP和feel+like+NP结构。如:Not follow the codes because they would feel as if they are betraying their friends.And although some critics feel as though this distracts the reader from.You are supposed to feel at home in the resident halls9e26b5d0f78e8fdd30707179d6deaeb83ea599275f75159f0701b5c23d7ad507.Because the media makes her feel behind the times.Idea of a single Europe, the British feel under threat.If they pass that law, I would feel more like an adult, and accept more.
  系动词become 的用法也同样呈现以上特点。在COLEC中系动词become后的补语大多是形容词词组、名词词组和数词,而在LOCNESS中,本族语者除没有用数词外还用到代词、介词词组和分句。
  以上表明,与本族语者相比我国学生在选择补语的种类上缺少多样性。进一步观察索引,我们还发现我国学生作文中充当系动词补语的词组比较简单,而本族语者所选择的词组相对要复杂。这说明,我国学生与本族语者在使用系动词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从总体频数上看,前者明显少于后者。具体到每个系动词,过多使用和过少使用并存,并且过少使用多于过多使用。在系动词使用的选择倾向上,二者既有相似性又有差别。在选择补语的种类上我国学生缺少多样性,并且充当系动词补语的词组相对比较简单。影响我国学生系动词使用特点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首先,母语迁移是其中最重要的因素。在汉语中,系动词常用来连接两个名词词组。但在连接形容词词组时,却很少用系动词,如“这主意不错”,“他生气了”,“牛奶酸了”。受母语的影响,我国学生容易忽略系动词而导致很多系动词较少运用。第二,系动词看起来很简单以致于教师和教学材料在这方面提供的信息较少,并且提供的信息也不同于本族语语料库中的信息。因此,教学迁移可能导致我国学生忽视系动词而造成系动词过少使用。第三,考试作文的要求和话题可能需要一些特定的系动词,如关于寿命的作文题目导致COLEC中数词补语较多。第四,我国学生对某些系动词缺少全面的理解,特别是不了解它们之间细微的意义差别和文体差别。
  这些差异和原因对我国学生的英语学习和英语教学具有一定的启示:英语教学和学习材料,如教课书、字典的编纂应适当调整,给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真实语料,以便学生对系动词用法有一个真实客观的了解。对学生来说,学习系动词的较好办法就是利用语境学习和区分可互换系动词之间在意义和用法上的细微差别。另外,学生还应多接触各种文体以提高文体意识。
  参考文献
  [1] Jespersen,O..A Modern English Grammar.London:Allen &Unwin,1928.
  [2] Quirk,R. Greenbaum,S.,Leech,G.& Svartvik,J.A Comprehensive Grammar of the English Language.London:Longman World Publishing corp,1985.
  [3] 雷雅琴.常见系动词小结.新疆教育学院学报,1995(3).
  [4] 王蓉.浅析英语连系动词的语义分类.四川教育学院学报,1998(4).
  [5] 陈萍.英语系词功能.福建外语,1998(1).
  [6] 宁子良.联系动词look,seem,appear用法辨析.邵阳学院学报,2003(6).
  [7] 赵彦春,黄建华.英语系动词词库的模块性及其句法语义特征.福建外语,2001(2).
  [8] Biber,D.,Johansson,S.,Leech,G.,Conrad,S.,Finegan,E.Longman Grammar of Spoken and Written English.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0.
  [9] 刘华.连系动词SEEM的语义及句法考察.外语教学与研究,2004(6).
  [10] 杜爱玲.基于语料库的SEEM用法研究.新乡教育学院学报,2005(3).
  [11] 张宝林.关系动词的鉴定标准.语言教学与研究,2002(4).
  (责任编辑张茂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