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资料在学校教育中的应用

2011-12-29 00:00:00蒯超英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11年6期


  视频资料是一种以形象的方式表达信息的媒体。在教育活动中,将教育内容形象地展示出来,有助于学生对教育内容的感知和记忆。因此,从电影、电视问世开始就受到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并在教育中得到应用。尤其是随着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发展,特别是“校校通工程”的开通,计算机、数码投影仪和网络已经逐步成为中小学教室的常用设备,再加上现在可供教育使用的视频资料相当丰富,这便为广大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应用视频资料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一、视频资料在教育中的作用
  学校教育是教师根据课程的要求和教育内容的特点组织教育活动的过程。从传播学的角度来讲,这个过程也就是信息传播的过程。在一个具体的教育活动中,教师通过教学设计、组织信息源(教学内容)和设计信息交互流程(教学活动方案),通过调控信息交互方式(教学活动展开)组织学生进行学习。学生根据教师的导向接受并加工信息(学习活动),从而引起思想、行为的变化(其逻辑结构如图1所示)。
  显然,具体教育活动效果的好坏,取决于教师的教学设计、教学活动的有效展开,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原有知识经验等诸多因素。学生在教育活动中是否成功接受教育信息,是教育取得良好效果的必要前提。
  从学生认知过程来看,学习的过程是对学习内容“感觉——知觉——记忆——思维”的过程,其中,感觉、知觉和记忆就是信息的接受和保存。学习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教学内容的形象化、直观性和结构化有助于学生对内容的感觉、知觉和记忆。作为一种以形象的方式表达信息的媒体,视频资料能形象、直观和按一定的结构以动态画面的形式将信息呈现在人们的视觉和听觉范围内,这对于人们接受和保存信息有着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在教育过程中,有许多涉及到宏观世界、微观世界和需要形象化的内容,如果使用视频资料,将宏观世界的内容“缩小”,将微观世界的内容“放大”,将需要形象展示的内容“形象化”,使教学内容动态地呈现在教室内的投影仪屏幕上,就能用较少的时间让学生准确地感知学习内容。
  二、视频资料在教学中的应用
  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中心工作,教学的过程是教师组织、帮助和指导学生学习的过程。视频资料在教学中的应用,主要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掌握知识、拓展知识视野和发展能力。
  1.视频资料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课堂教学是教学的主要组织形式。课堂教学的特点是需要在特定的时间(40分或45分)和特定的空间(教室)内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视频资料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主要是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选择与知识点相关的视频片断,通过视频片断的播放让学生准确地对学习内容进行感知,特别是对于那些使用传统的方法较难进行教学的内容,使用视频资料辅助教学的效果是非常明显的。
  例如,在九年级语文的《成功》一文教学中,先播放一段长1分钟左右的关于季羡林先生的电视短片,让学生简要了解季羡林先生的成功人生。短片播放结束,学生也自然进入学习状态。
  课堂教学过程中视频资料应用的效果取决于视频资料与教学内容的相关度和时长的合适度。供课堂教学使用的视频资料的内容与教学内容必须高度相关,时长较短为宜。过长的视频资料会导致学生的注意力和兴奋点过度集中在视频资料的画面上面,对学生的后续学习活动产生不必要的负面影响。
  在教学过程中,视频资料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作为多媒体辅助教学的素材整合在CAI课件中使用。
  2.视频资料在拓展学生知识视野中的应用
  知识视野的拓展对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以及素质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关于知识视野的拓展对全体学生没有统一的要求,属于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容。教师的作用是为学生提供可选择的学习资料和学习建议。一般来讲,知识视野的拓展主要着力于知识的广度,对于知识的深度要求不高。视频资料不仅能满足这种需要,而且生动的画面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选择合适的视频资料供学生使用。
  3.视频资料在发展学生能力中的应用
  促进学生能力发展是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学生的能力是个体在体验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能力的发展需要有一个体验的客体,如,数学解题能力的发展需要有数学问题,写作能力的发展需要具备对事物的观察或社会生活的体验,英语听力的发展需要具有英语的语言情境。在教学需要且现实的体验客体难以找到的情况下,可以考虑使用视频资料作为学生能力发展的体验客体。
  英语听力训练中对于教学要求的听力训练材料,当然要认真反复地听清听透,但经常性地使用英语或双语视频资料进行“泛听”也是十分重要的。日积月累非正式地进行“泛听”,对于熟悉英语的语调和语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提高学生“泛听”的投入度,教师可以选择一些与社会生活相关的或科普类的英语和双语视频资料。
  研究性学习是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组织部分。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目的是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现问题需要观察,解决问题需要创新。视频资料可以扩充学生观察事物的广度,因此教师在组织和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时,可向学生提供值得“研究”的视频资料,帮助学生确定“研究课题”,了解“课题研究”的相关信息。
  4.视频资料在专题教育活动中的应用
  相对于教学工作来讲,学校开展专题教育活动所花的时间要少一些。如何用较少的时间取得较好的教育效果,是学校开展专题教育活动的核心问题。充分利用学校的现代教育技术设施设备,应用形象生动的视频资料介绍相关的知识和呈现某种现象,对于学校开展专题教育活动能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视频资料的应用,可以为学校开展专题教育活动提供一种用较少的时间取得较好的效果的教育活动形式。
  使用视频资料辅助专题教育活动开展的关键是根据专题教育活动的内容、要求和时间安排,选择合适的视频资料。如果难以找到一部单独的视频资料以满足活动的需要,教师可以从多部视频资料中选择若干个片断,供教育活动开展时使用。例如,在开展“禁毒教育”专题教育时,教师可从众多的“禁毒教育”专题片中选辑出“毒品知识”、“毒品的危害”和“远离毒品”等几个视频片断供选用。
  目前,大多数中小学都有闭路电视系统或校园网,教室内有电视机或其他显示设备。相当一部分学生中午在校用餐,学校可以利用中午时间选择一些诸如“时事政治类”、“艺术欣赏类”、“科普知识类”、“历史文化类”和“军事武器类”等学生喜闻乐见的视频资料进行播放,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同时也起到一定的教育作用。
  5.视频资料在提高教师业务中的应用
  教师为提高业务水平需要不断地进行学习。教师业务学习的内容主要包括教育理论、教育技术、教学方法和学科教学等相关知识,其中有些业务学习,如果借助视频资料会取得较好的效果。
  学习和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是中小学教师业务学习的重要内容。现代教育技术的学习是一种技能性学习。动作技能领域的学习,主要经历了“了解操作要领”、“模仿操作”和“熟练操作”三个环节。在“了解操作要领”环节中,应用视频资料进行学习,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在“模仿操作”环节中,对照视频资料中的操作演示,可以确保“操作”的准确性。
  教师从事学科教学工作,除了必须熟练掌握学科知识、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之外,还需要了解一些与学科相关的知识和信息,拓宽知识背景,如当今国内外政治、社会、经济和科学发展情况和文体信息等。目前,这方面的视频资料很多,充分利用这些视频资料,拓宽知识广度,对于提高教师的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是很有帮助的。
  随着教育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和深入,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设施设备越来越普及,与此同时,可供教育应用的视频资料也越来越丰富,在学校教育中充分应用视频资料,对于提高教育工作效率和丰富教育活动形式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教育委员会电化教育司.教学媒体与教学设计.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2] 薛理银.教育信息处理原理.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责任编辑白文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