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高陵现象”对于教育教学的启示

2011-12-29 00:00:00天风


  2009年12月27日,河南方面在京宣布,在安阳西高穴村发掘的一座东汉大墓被确认为魏武帝曹操的陵墓。此后一段时间,关于曹操墓真假问题的争论在考古界、文化界成为焦点,可谓见仁见智,沸沸扬扬。对此,曾有人赋词(“沁园春”格式)予以评议:
  中原地土,藏史湮事,扑朔迷离。锨铲掘动处,蛛丝马迹,惊人骇眼。那天灵盖,赫然面世,充盈玄谜。七嘴八舌相争议。似肯定,疑冢已揭底,是魏武帝。(按:概述考古事实及其争鸣的态势。)
  飞鹰走犬根柢。闻奸雄大笑岂在意!设五色彩棒,威名鹊起。举旗讨逆,纵横军机。北方一统,碣石抒意。欲揽二乔争赤壁。历胜败,谁耐烦理睬,那书生气!(按:仿曹操口吻述其业绩和心情,“书生气”云云,参见《三国演义》中所引明代诗人钟惺的《邺中歌》。)
  如何看待这样的争论呢?这不禁使人想起毛泽东对于兰亭集序真伪问题的争论所采取的态度。《兰亭序帖》的真伪,是书法史上的一桩公案。郭沫若曾著文《由王谢墓志的出土论到〈兰亭序〉的真伪》,其结论是:世传《兰亭序》的书帖和文章,都是后人伪托的。郭沫若的这篇文章发表于1965年6月10日至11日的《光明日报》和同年第六期《文物》杂志上面。发表后,反响较大。当时任南京市文史研究馆馆员的高二适不同意郭沫若的观点,写了篇《〈兰亭序〉的真伪驳议》,也举出若干论据和考证,认为郭沫若提出的“《兰亭序》伪托说”是“站不住脚的”。官司打到毛泽东那里,毛泽东对此分别给章士钊和郭沫若写了两封信——
  高先生评郭文已读过,他的论点是地下不可能发掘出真、行、草墓石。草书不会书碑,可以断言,至于真、行是否曾经书碑,尚待地下发掘证实。但争论是应该有的,我当劝说郭老、康生、伯达诸同志赞成高二适一文公诸于世。(1965年7月18日致章士钊,《毛泽东书信选集》第602页)
  郭老:章行严先生一信,高二适先生一文均寄上,请研究酌处。我复章先生信亦先寄你一阅。笔墨官司,有比无好。未知尊意如何?……(1965年7月18日致郭沫若,《毛泽东书信选集》第604页)
  围绕曹操高陵所发生的争鸣现象和“笔墨官司,有比无好”——毛泽东对于学术争论所持有的兼容、温和、平等的态度对于从事教育工作的人,尤其是教师来说很有启示意义。
  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学生们对于这样那样的问题出现不同意见,发生争鸣的情况是经常发生的。对此,教师应以兼容、温和、平等的态度鼓励争论的各方积极开动脑筋,开拓视野,认真探索,共同提高。有时,为了开启心智,激发兴趣,教师往往还要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质疑问难,在探索和争鸣的基础上,主动而又生动地领悟、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进而树立科学态度,养成科学精神,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提升学习能力和思想境界。有时,师生共同开展对某项课题的研讨,在平等、民主的气氛中解决问题,实现教学相长。总之,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完全应该和能够为提高国民素质、传承文明成果、建设精神文明、构建学习型和谐社会铺设出一条风景无限的康庄大道。
  (作者单位: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