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课堂提问看似寻常,实则最奇崛。目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问而不发”、“问而乱发”的现象屡见不鲜,究其原因,主要是问不得法。问是发的条件,发是问的结果,要让学生发得好,教师要问得巧。
关键词: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提问艺术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1)07-0056-03
教师怎样才能问得巧呢?现以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操场上》教学的提问为例,谈谈我的见解。
一、开讲“巧问”,融洽师生情感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节课的开讲部分是整节课的起点,开讲三言两语没有固定的模式,但目的都是收拢学生课间放飞的思绪,调节师生默契,和谐课堂气氛,迈开课堂“第一步”……开讲巧问,教师要因材、因地、因人而异。
[片段1]《操场上》——“开场白”教学回眸。
师:后面坐满了听课教师,前面是我们的天地,请大家观察一下这个场面,有点像什么?
生:像演戏。
师:那么,演这场戏的主角是谁?
生:当然是你了。
师:你同意这种说法吗?
生:不同意,我认为我们是主角吧,因为这台戏演得好不好,要看我们发挥得怎么样。
师:听课的人多,还是上课的人多?
生:听课的人多。
师:听课的人比上课的多,这很明显,容易比较。男的多,还是女的多?
生:(学生说法不一)……
师:这就不容易比较了,不过,学习了今天这节课的内容,就能解决这个问题,你们想学吗?
这是一节借班上课的课前“开场白”,粗看几个“闲问”似乎与课堂教学无关,实则是“巧问”,简练的东拉西扯毫不浪费,拉近了师生距离,培养了师生感情;东拉西扯又三句不离本行,为新课作了很好的铺垫。
二、导入“巧问”,启发学生思维
何谓导入巧问,就是用足以启发学生思维的问题,激起学生心中千百重探索问题的波浪。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提问是沟通教与学的桥梁,是打开学生积极思维的有效方法。
[片段2]《操场上》——“主题图信息解读”教学回眸。
师:同学们的课间活动是丰富多彩的,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出示第42~43页“操场上”主题图。
师:你在图上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生1:老师有2人,学生有8人。
生2:男同学有3人,女同学有5人。
生3:男的(包括老师)有4人,女的(包括老师)有6人。
生4:踢毽的有7人,裁判有3人。
……
师:你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生1:学生比老师多几人?
生2:老师比学生少几人?
生3:女同学比男同学多几人?
生4:男同学比女同学少几人?
……
师:你们能把发现的数学信息与你提出的问题连起来吗?你能解决这些问题吗?
生1:老师有2人,学生有8人,学生比老师多几人?我通过数人数得到结果:学生比老师多6人。
生2:男同学有3人,女同学5人,男同学比女同学少几人?我也是通过数人数得到结果:男同学比女同学少2人。
……
《操场上》的情境是解决“比多比少”的实际问题,与第二单元《比较》(包括比多少、比大小、比高矮、比长短、比轻重)来说相对抽象,为了让学生有一个从形象到抽象的缓冲过程,教材特意安排了学生可以用数数的方法进行比较,并且用学生熟悉的操场上活动情境作为例题素材。“你在图上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的提问,让学生通过数数解读了题中的条件;“你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哪些数学问题?”的提问,培养了学生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而“你们能把发现的数学信息与你提出的问题连起来吗?”的提问,则借鉴传统“表格式”应用题表达方式的经验,完善了应用题的结构;“你能解决这些问题吗?”的提问,使学生初步知道解决这些问题并不难,可以通过具体的数数办法来解决这些问题,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而这些教学效果的取得,教师的四个精巧的提问功不可没。
三、点拨“巧问”,拓展学习方法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精巧的点拨,让学生“习得”学习方法,“点拨”得过多,学生就会缺少思考与表现的空间;“点拨”得过少,学生的思维与才智又得不到拓展;“点”的恰当,“拨”的其所,则能“点拨”出一个充满理想和灵性的课堂。教师的“点拨”要靠“巧问”。
[片段3]《操场上》——“动手操作”教学回眸。
师:除了数数办法,还有其他方法吗?你们摆一摆、画一画、算一算看看有什么发现?
桌面信封里有圆片、三角形、正方形……用这些代表老师、男生、女生等,通过摆一摆,也可以通过画一画,还可以通过算一算等,再把你们的想法用你们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出来。
汇报反馈,出现了下列解决方式:
方式1:用摆小图形方式得出结论。
生1:我们用圆片代表老师,老师有2人,我在上一行摆2个圆片;用三角形代表学生,学生有8人,我在2个圆片的下面对齐先摆2个三角形,之后再摆6个三角形,下一行共摆8个三角形,说明学生比老师多6人。
师:这个方法不错,动眼、动手又动脑,还一目了然。请你上来摆给大家看。
生1摆法如下:
方式2:用画简单示意图方式得出结论。
生2:我们用画图的办法——
师:请你上来画给大家看。
生2板书画法如下:
方式3:用计算方式得出结论。
生3:我们的方法更简单直接列式解答。生3板书:8-2=6(人)
要清晰地看出两个数量之间的比较“多多少”与“少多少”,需要采取一一对应的方式比较。为此,教师没有强硬要求学生一定要怎么动手操作,而是巧妙提出了“除了数数办法,还有其他方法吗?你们摆一摆、画一画、算一算,看看有什么发现?”两个问题,进行点拨。以“还有其他方法吗?”问题,发散学生思维;以“摆一摆、画一画、算一算,看看有什么发现?”问题,指引学生探究方向;把实际问题转化为学具分析,让学生形象地理解了“比多比少”这一类问题的本质特点。上述不同的摆法与画法折射出学生对图形表示的不同理解。用●表示教师,用▲表示学生,去除具体物的属性,初步具有图式意思;用●表示教师和学生,则完全去除具体物的属性,只保留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表现出较高的图式化水平,为列式解答打好形象基础;最后能用减法表示关系,实现了从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思维的过渡,学生“习得”了这种方法,就等于学会了“渔鱼”,为今后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结课“巧问”,获得无穷回味
古人写文章有“凤首、猪肚、豹尾”之说,就是文章开头要美,能吸引读者;中间要丰富,有内容;结尾要有力,让人有回味。一篇文章要这样,一节课亦如此。如果说引人入胜的导入是成功的一半,那么,拓展延伸的结尾“巧问”,就能获得意味无穷的效果。
[片段4]《操场上》——“领悟方法”教学回眸。
师:说说算式中的每个数分别表示什么?用什么方法解决?
生1:8-2=6(人),8表示学生人数,2表示老师人数,6表示学生比教师多的人数,用减法解决。
生2:6也表示教师比学生少的人数。
师:为什么“学生比老师多几人?”和“老师比学生少几人?”问题不同,解决方法却一样,都是用8-2=6(人),都是用减法呢?
生3:(学生回答不出来)……
师:有用加法的例子吗?
生4:老师有2人,学生比老师多6人,学生有几人?这道题要用加法:2+6=8(人)。
师:这道用加法的题与上面用减法的题有什么相似与区别?
生5:相似的地方,它们都出现有“比多、比少”字眼;区别是用减法的“比多、比少”出现在问题里,用加法的出现在已知条件里。
师:用减法的“比多、比少”出现在问题里,就是比较学生与老师相差多少。换句话说就是——
生6:求两数相差多少,用减法。
在列式解答时,需要把实际情境和减法意义联系起来,如何让学生避免机械套用“比多比少”的解题类型,教师的巧问起到相当大的作用:当教师提问,启而不发时,教师巧妙以“有用加法的例子吗?”问题来拓展学生思路,以“这道用加法的题与上面用减法的题有什么相似与区别?”问题,让学生在丰富的直观经验基础上,通过对比揭示这类型的本质。
总之,精彩的课堂教学需要教师的精心的预设和精致的多媒体,而把精心的预设和精致的多媒体转变为课堂现实的,则是:教师精心开讲的巧问、巧妙导入的巧问、适时点拨的巧问与科学延伸的结课巧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