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课程下的语文阅读教学备课的性质、功能、方法已发生了变革,它要求教师从课改理念出发,在落实学生主体学习地位上、遵从学生发展天性上、落实学生合作学习上、提升学习原动力上和切实提高课堂效益上下功夫。而关系到这些目标任务的有效落实,语文阅读教学备课中的研读文本是最为关键的奠基工作,尤其是亟待强化“角色”和“学点”这两种意识。
关键词:研读文本;定位角色;把握学点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1)07-0030-02
随着新课程理念下教师角色的转变与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语文阅读教学的备课正在积极地回应这种变革,正在努力倡导立体生态的备课流程系统。阅读教学的性质、功能、方法已发生变革,它要求教师从课改理念出发,在落实学生主体学习地位上、遵从学生发展天性上、落实学生合作学习上、提升学习原动力上和切实提高课堂效益上下功夫。而关系到这些目标任务的有效落实,语文阅读教学备课中的研读文本是最为关键的奠基工作。在教学实践中通过积极探索和深度研究,发现教师在研读教学文本中,亟待强化“角色”和“学点”这两种意识。
一、定位文本研读的多重“角色”
语文阅读教学对话开始于教师与作为“文本”的教材之间的对话,这是教师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的前提和基础。在教师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教师应积极自主定位研读文本的多重角色。教师只有自觉强化作为学生、作者、编者和教者的多重角色体验阅读,才能将文本真正读薄、读厚、读活、读精,才能为阅读教学的对话活动推向纵深埋下厚实的伏笔,才会是阅读教学达到高效的良好开端。
教者研读文本可以从这样的的几种角色出发去读“文本”:1.作为读者,揣摩作者的意旨,接触到一篇新课文,教师首先是一名读者,是阅读的主体,要解读课文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等。2.作为作者,尽量寻找和体认作者写作初衷,与文本对话,完成求其“真”的过程。文本主要传递什么信息,主要抒发什么情怀?其原初本义为何?这一过程其实便是追寻文本基本涵义的过程。“识真”既是对作品的尊重,也是进一步求解的。3.作为学生,就应站在孩子的角度,与文本对话。用鲜活且有个性的童心去触摸语言,你会发现,文本的语言丛林是那么神秘和动人。研读中要善于预设学生的阅读场态。教师与文本对话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对学生进行充分而准确的估计,以便课堂上真正达到因学定教、因势利导。这就要求教师以学习者的身份(自己是学生,而且是不同个性的学生)想一想:“我”学习这篇课文会是什么样的场态呢?可能读懂、可能不懂,也许有趣、也许争议、也许疑惑……4.作为教者,教师不是一般的读者,而是一个教学生读书的导师,所以要认真地研读文本,使编者的意图了然于胸,并依据文本实际和学生学情科学创意地为学生设计学路,因为教师与文本对话的最终目的是要在准、深、活地解读文本的基础上,设计出适合于学生的导学流程。5.作为编者,要很好揣摩编者把作者的作品纳入教材体系后,组合单元后的听说读写的训练意图,尤其是要注重汲取编者对文本价值取向的原初定位。作者的写作意图当然也需要引领学生揣摩,但要注意“度”的适切把握,不必刻意挖掘。
有了这些研读角色的体验定位,再行教师启导角色的本位回归,统整和融合多重角色,以此去展开阅读教学的对话活动,一定会顺利有效地打开阅读教学的许多精彩的风景通道!以作者的视角易于领悟文本的原始意义,以孩子的视角易于了解学习对象的心理状态,但这些仍都不够,我们还要斟酌作者所寓是否适于向孩子揭示,应该领着孩子求解到何种程度?文本进入教材,除却原先意义的价值,编者又赋予其何种担负?这就是教师的视角。“我是教师”就要用一种专业的“生本”理念去解读。教师对教材文本的解读同一般读者的文本阅读是不尽相同的,一般意义的阅读主旨在理解文章内容、接收相关信息、获取精神享受等等,具有一定的随意性与自由度。教师阅读则更讲究准确与深入,同时还是一种“为他”式解读,一切皆是为着更好地扶助导引儿童,考虑的是如何以其为凭借促成学生的言语发展、文化熏陶。
二、把握文本研读的双基“学点”
阅读课上最主要的活动应该是学生的言语实践活动。然而,现今的语文教学“双基”训练不少时候似乎被边缘化了。课堂上,见到的是师生的忙忙碌碌与喋喋不休,却很难见到课中夯实“双基”的教师,每每注重引领学生咀嚼语言,探究文本语言奥妙等语文实践活动。如此教学,其实虚化了语文基础知识的落实和基本技能的训练,是一种得不偿失的做法。我觉得,当下的阅读教学所存在的这些问题,造成了语文“双基”的迷失,也都或多或少地减损了阅读教学的功能,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和及时改进。而要对此作出有效回应,务必要从教师研读教学文本的双基“学点”把握上下功夫,为后续的阅读教学的生动高效实施与推进培“根”。
教师研读文本如能从以下几方面关注和把握双基“学点”,才是阅读课堂教学达成高效的必备前提。一是要理清课文的行文思路。初读课文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理清文章思路的过程。教者要教学生学会阅读,首先,要培养他们理清文章思路的能力。叶圣陶先生说:“作者写这一篇,思路是怎样开展的?换句话说,是怎样一步接着一步想的?如果能够自觉地注意思路的开展,对读和写都有很大好处。”例如,我们静心初读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即会理清作者有一条明晰的行文思路:一个原本美丽的小村庄,在一代代村民乱砍乱伐下,植被遭到严重破坏,最后受到大自然的惩罚,被洪水冲走了。教师只有在备课时理清了文本思路,才能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真正读懂课文。而且,老师经常这样引导,慢慢会培养起学生读文章和写文章有“思路”的意识。二是要发现课文的疑难。小学课文一般比较浅显,老师读起来一般不会感到有多难。但是,从小学生的视角看,课文往往有很多疑难点。所以,老师不仅要读出自己的疑难点,更要发现学生的疑难可能在哪里。还是以《一个小村庄的故事》为例,对刚升入三年级的孩子来说,课文的疑难点一定不少——有字词句疑难,比如“裸露”、“咆哮”、“郁郁葱葱”、“清新甜润”等词语学生不易理解;还有知识性问题:小村庄为什么被洪水冲走了?和村民砍树有什么关系?这些课文并没有直接交代,对于缺少自然知识的孩子来说,一时弄不清其中的联系。而这些问题如果不清楚,在孩子的头脑中必然留下很多疑问,影响他们对课文内容的感悟理解。老师在读课文的过程中,就要事先掌握学生存在的这些问题,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做到“以学定教,顺学而导”,提高教学效率。三是发现字面背后的隐含意。课文有的文字很直白,一读就明白,也有的文字比较含蓄隐讳。而这些隐藏在文字背后的意义非得用心品读揣摩,才能体会到作者的用意。如《一个小村庄的故事》中有这样一句话:“谁家想盖房,谁家想造犁,就拎起斧头到山上去,把树木一棵一棵砍下来。”字面意思很好懂,但如果细细品味,文字后面还有作者的另一层用意。两个“谁家”点出了村里任何人都可以去砍树,一个“拎”字表现出了村民对“砍树”习以为常,非常随意,对树木一点也不珍惜。从这些字眼中,我们可以看出村民们对自己破坏环境的行为毫无意识。而正是这样一种集体无意识,导致了后来悲剧的发生。如果老师不用心读课文,就领会不到作者用词的深意,也就不可能指导学生去品味语言,教学只能停留在浅近的文字表面。教师的高明,就在于能读懂文章的这些“奥妙”之处,把学生带到一个柳暗花明的新境界。四是寻找课文和生活的关联。任何课文的学习,如果与学生的生活不发生关联,那么他们学到的无非是一些僵硬的语言文字,而不可能触及到他们的思想和情感。老师在研读教材时,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在读课文时,不能仅着眼于文本素材之内,还要读到文本之外,读到文本和学生生活现实的生动联系。这样才能引导学生活学活用,打通书本和生活的通道。老师在读《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时,应该由小村庄环境受到破坏,而联系我们所面对的环境现状——我们所面临的环境和小村庄一样危险。比如,水源污染、水土流失、臭氧层空洞等问题,都威胁着地球村的生存,和我们每个人的生存息息相关。教完课文后,如果能够围绕这些问题,设计相关的话题演讲、专题辩论会等表达训练,就能够真正引起学生对环境问题的关注,激起他们保护环境的思维和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