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教学的有效性是教学的生命,学生发展是教学工作的根本,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实施者、承担者,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有效教学和学生发展的关键。因而,实施有效的教学,提高教学效益,从而收获教师的自我成就感,保卫教师的幸福,成就学生的发展,甚至人类的发展。
关键词:教师;教学效益;学生发展;反思意识
中图分类号:G45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1)07-0019-02
教师要提高教学效益,就应当做到“心中有爱,眼中有人,手中有法,脑中有悟”。
一、心中有爱
教师要有爱心,不是小爱是大爱,即爱学生,爱大自然,爱社会,爱生活。
教师的成长,首先取决于对教育事业的态度。“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陶行知先生的这句话,体现了教师高尚的师德境界。教育尤其需要热情,需要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博大而炽热的爱,就不能成就合格的教师。成功源于热爱,只有心中装满了对教育工作的爱、对学生的爱,才能走向教育的高点。只有用爱心处处感受生活并用博爱之心去感染学生,才能教育出有鲜活生命的学生,而并非学习的机器。
二、眼中有人
教师要有平等意识、合作意识。
教是为了学,教师的眼中应时时刻刻装着学生。教师不能把课堂视为自己的课堂,而应该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师不能作课堂的统治者,因为统治者总免不了令人“惧怕”。教师应该从统治者的“神坛”上走下来,与学生融为一体,不再做居高临下的“统治者”,而是与学生站在同一个平台上互动探究,在平等的交流中作“裁判”,在激烈的争论中做“首席”;教师不应该以“知识的权威”自居,而应该与学生建立一种平等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是一种平等的交流,是一种享受,是一种生命的呼唤;要用鞭策、激励、赏识等手段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在教师的眼中,学生不应该被分为三六九等,应该明确在学习上学生存在着个体差异是正常且合理的,但是作为生命体,人人都是平等的,都应享有被教师尊重的权利,教师也应当给予每一位学生以爱心,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使自己的教学活动与学生的发展水平相匹配,逐渐地引导他们向更高水平迈进。这包括认可和矫正学生技能水平中的缺欠,使得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
教师眼中除了装着学生还应能容下同行,即做到博采众长,为我所用。向同行学习不仅仅是经验短缺年轻教师的事,应该成为每一位教师时刻准备的工作。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同事的共同体中有着丰富的教师成长所需要的资源”,而要利用好这些资源,教师需要强大的学习勇气、学习意识和人格魅力,克服孤陋寡闻的弊病,克服孤芳自赏的心理障碍,寻求一般的教学规律,广纳意见,取长补短,发挥好自身的优势。
教师还要善于从其他人那里寻求帮助。不仅要和学生平等交流,和同事们讨论教学的观点,从父母、管理者和教育专家那里寻求信息;要大量的阅读教育杂志和书籍,更要参加专业发展训练,以提高实现自身专业成长。
三、手中有法
教师要有科学意识,避免简单粗暴地解决问题,克服教学的盲目性、随意性。
在对待教学过程出现的各种问题,不能简单地把原因归结到学生身上,要更多地思考教师能做哪些?如,很多教师经常抱怨学生学不会,记不牢,讲过的题一错再错,认为是因为学生笨或者不学等,这只是表面的,实质性的原因是教师有没有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记忆的方法,有没有调动学生的思维度和参与度,这是其一;另外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有没有存在自身的不足,授课是否条理,表达是否清晰,有无把简单问题复杂化等等。这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因而,要用全面的观点、科学的方法来看待和解决问题。
要做到“手中有法”,一方面需要教师通过各种渠道学习各种方法,了解各种方法,博采众“法”,广泛吸收,注意储存各种教学方法的信息,仔细研究其中的异同,这样才能掌握这些方法,在设计教学方案时做到信手拈来,亦即“教学有法”。
另一方面,我们要根据施教的不同内容,灵活采用恰当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学有法,但“教无定法”,教学方法不能一成不变,要因人、因课、因境而异。所谓“因人而异”,即要因教师、学生的实际而异。如,有的教师,演讲能力强,讲课时声情并茂,而有一些教师则善于使用图表、幻灯、录像、彩图等多种立体教学手段,结合启发、提问、归纳讲解等教学方法。所谓“因课而异”即因教学内容而异。如在讲授新知识时,可以先让学生采用自主学习,并采用设置情境、设置问题等方式引发学生思考,针对学生的难点教师可采用讲述、讲解、讲读、讲演法等;在导入新课和巩固新课、课后练习中则可用谈话法,对学生进行启发式提问等。所谓“因境而异”即因教学情境而异。教师应允许师生双方通过“即时”的发现来展示自己,要对课上没有做到的事情特别敏感,而且当场进行调整,并继续寻找其他办法促进教学,使用更多的办法促进学生掌握所学内容。
总之,教师对教学方法的选择和使用,要注意扬己之长,避己之短,形成适合自己特点的一套完整、科学、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并灵活运用,使各种“教法”的使用达到炉火纯青的境地。
四、脑中有悟
教师要有反思意识,做会思考、有思想的人,不断进行教学反思,不断学习和提高,发展个人的教学特色与技能。
大教育家孔子说“吾日三省吾身”,教师要想在教学上有所建树,就一定要时时反思,没有反思,就永远不会有进步,永远不会有突破。要成为一名优秀教师一定要善于在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三个阶段进行反思,也要善于通过阅读思考反思比较自己的实践效果,从其中发现差距。
一问教学效果:学生会不会?作业交不交?成绩好不好?(最低要求)
二问教学效率:学生累不累?时间长不长?作业多不多?
三问备课质量:理解不理解课标?理解不理解教材?理解不理解学生?有没有形成基于三个理解的经验?
四问教学艺术:教学有没有方法,为什么这样上课?应该怎样上这堂课?还可以怎样上这堂课?能否变繁为简,学生有无思考,有无感悟?人类的一切理论从思考的程序来看,在获得的过程是把火热的思考变成冰冷的美丽。而教师的任务,就是要把它重新颠倒过来,使它呈现为学生容易理解的东西,把冰冷的美丽变成火热的思考。
五问领导才能:学生听不听?服不服?爱不爱?追不追?
六问质量监控:有无定期质量分析?
七问教材开发:有无自己开发的补充材料?外面的资料有没有进行合理的取舍?
八问三课的表现:组内讨论课、校内研究课、校外展示课能不能上?怎么上?上的好不好?
九问特色建设:教学有无优势和强势?有无风格?有无攻关成果?
“有效”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而不是一个静态的存在;是一个发展性的衡量,而不是一个静止性的定义。学做一名教师尤其是成为优秀教师是一个漫长而又复杂的过程,期间充满着刺激与挑战。这个过程始于我们与他人共处时的许多经历,包括十多年学生生涯期间我们对老师的观察、学习,并贯穿于整个教学生涯。由此可知,教师必须处在一个永远变化、提高、进步的过程中,“优秀教师”的修炼必然是个“终身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