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小学数学;进一法;去尾法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010X(2011)08-0062-01
在一次练习中,小朱同学在一道题目的旁边写下了这样几句话:“这道题目让我十分纠结。多一点儿,少一点儿陀螺都会不平衡,进一还是去尾?”。回头仔细看题目:“一种玩具一陀螺,上面是圆柱,下面是圆锥。经过测试,当圆柱的直径为3厘米、高4厘米、圆锥的高是圆柱高的3/4时,陀螺旋转得又稳又快。这个陀螺的体积是多少?(得数保留整数)”这一题的解题过程是这样的:底面积:(2/3)2×3.14=2.25×3.14=7.065平方厘米,圆柱体积:7.065×4=28.26立方厘米,圆锥体积:1/3×7.065×(4×3/4)=7.065立方厘米,陀螺体积:28.26+7.065=35.325立方厘米。题目要求保留整数,如果用“进一法”应该是36立方厘米,就多算了一点;如果用“去尾法”是35立方厘米,就少算了一点,不论怎样取舍,陀螺不是都不能“又稳又快”了吗?
数学源于生活,数学教学应该与学生生活紧密相连,取近似值也需要根据生活实际。可是遇到这样的问题,似乎哪一种方法都是不太合适!这个问题还真让人纠结!解开这个结,需要一起来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取近似值既然有了“四舍五入法”,为何还要“进一法”和“去尾法”?
生活中,经常会遇到一些需要取近似值的情况。如:“自行车的外直径是0.9米,要通过一座680米的大桥,车轮大约转动多少周?(得数保留整数)”680÷(3.14×0.9)=680÷2.826=240.6……(周)。遇到这样的生活问题,因为只需要知道一个大致的结果,一般就用“四舍五入”取241(周)就可以了,不需要“进一法”或“去尾法”。
不过,生活中也有一些问题却是“舍不去”或是“进不上”的。如:“王阿姨用一根25米长的红丝带包装礼盒。每个礼盒要用1.5米长的丝带,这些红丝带可以包装几个礼盒?”这题的结果是“16.666……(个)”。显然,如果用“四舍五入”取商的近似值,可以包装17个,但实际上16个包装以后,剩余的1米不够包装1个礼盒。这时候,我们就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取商的近似值,应该用“去尾法”,25米的丝带可以包装16个礼盒。还是采用“四舍五入”取近似值的话,就会出现错误的结果。
生活中也有些问题采用“四舍五入”取近似值显得不太合理。如:“一顶圆柱形的厨师帽,高28厘米,冒顶直径20厘米,做这样一顶帽子需要用多少面料?(得数保留整十平方厘米)”这道题目解题过程是:帽子的侧面积:3.14×20×28=1758.4平方厘米,冒顶的面积:3.14×(20÷2)2=314平方厘米,需要用面料:1758.4+314=2072.4平方厘米。生活中,我们制作一件东西的时候,总会多准备一些材料。因此,如果这题在取近似值的时候采用“四舍五入”法取2070平方厘米,一看就是不够的,显然不合理。应该采用“进一法”取2080平方厘米。
这样想来,“四舍五入”法是一种基本的取近似值的方法,但是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单纯采用“四舍五入”取近似值显得非常机械,学生在取近似值的时候根本不需要考虑生活实际,同时也会出现一些一眼就看得出的错误。因此,采用“进一法”和“去尾法”就显得很有必要。一般认为“用容器装东西,多了会装不下,应该去尾。制作物品的时候,材料少了会不够,应该进一。”
但是,解决的问题远没有这么简单!
有这样一道题目:“小惠的爸爸为她买来一个圆柱形的水杯,水杯的底面积是35.6平方厘米,高18厘米。这个水杯一次大约能够装水多少毫升?”(得数保留整数)解题过程是:35.6×18=640.8(毫升)。因为题目中出现了“大约”一词,如果据此认为本题只需要知道大致结果,那么用“四舍五入”法取641毫升。但是,如果按照容器装东西,多了装不了,那么641毫升显然装不下,应该用“去尾法”取640毫升。
我们似乎又陷入了两难!
不过,我们不要把三种取近似值的方法完全对立起来,即认为一种方法正确,那么另一种方法就一定是错误的。这一道题目中用“四舍五入”法或是“去尾法”取近似值都应该是正确的,只要学生能够说出这样取的理由就可以了。需要清楚的是:取近似值教学的目标不仅仅是获得一个合理的结果,更为重要的是让学生根据实际问题选择合适的方法取近似值。既然学生都能说出充分的理由,自然2种方法都是可以的。
数学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在实际生活中“水杯的水要少多少才能装得下”“制作物品下料时要多准备多少材料才正好够”……这些问题太专业了,学生在小学阶段也没用必要考虑这个问题,过于考虑这些问题,只会将数学完全等同于生活,陷入没有意义的纠结之中。陀螺的问题也是这样,只需要告诉学生我们计算的是陀螺大致的体积,用“四舍五入”的方法取35.平方厘米就可以了。至于“少算了一点”是否就不能“又稳又快”了?那就不好说了,也没有必要去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