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小院士”评价体系的实践探索

2011-12-29 00:00:00董小芬蔡庆龙


  摘要:“科学小院士”评价体系以“家校对话册”和“成长的足迹”档案袋为评价载体,以“月亮卡、地球卡、太阳卡、科学家名片”为评价手段,通过三个层次九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通过实践,丰富了量化评价和质性评价的一些具体评价措施。通过评价,有力地促进了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增强了家长积极配合学校共同搞好小学科学教育的积极性与自觉性,提高了学校领导与其它学科教师时小学科学教育的重视程度。
  关键词:小学科学;评价体系;操作方法;科学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1)08-0055-02
  
  长期以来小学常识(自然)课实施的学习评价比较注重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评价的重点也侧重科学知识与科学技能,忽视对学生科学探究、态度情感价值观的评价。新课程改革在“课程评价”方面,虽然提出了若干新理念和新方法,老师们也在探索,并取得了初步的进展。但是,小学科学教学中科学素养的发展水平应怎样进行科学的、多元化、多样性的评价?其具体的评价方法急待解决。“科学小院士”评价体系以“家校对话册”和“成长的足迹”档案袋为评价载体,以“月亮卡、地球卡、太阳卡、科学家名片”为评价手段,通过三个层次九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通过实践探索,丰富了量化评价和质性评价的一些具体评价措施,增强了学生参与科学学习过程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保持与发展了学生乐于探究、善于探究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有力地促进了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科学小院士”评价还让家长与社会更加了解小学科学教育的价值所在,增强了家长积极配合学校共同搞好小学科学教育的积极性与自觉性,提高了学校领导对小学科学教育的重视程度。
  
  一、评价体系流程图(见右图)
  
  二、评价具体操作方法
  
  (一)第一层次的评价。
  “家校对话册”是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及所取得的成绩做一个即时的记录与评定。“成长的足迹”档案袋是“家校对话册”的配套档案袋,里面存放学生的作品及其他能说明学生学习成果的材料。然后从两方面对学生作出评价:
  
  1 “闪光的足迹”。(1)课前准备。包括课前常规准备“静、齐、快”、学习用品的准备与摆放、课前学习状态等;还包括课前学生自备的材料、文字资料、前期探究等。评定方式为自评、组评与老师评价。(2)课堂评价。包括课堂提问、倾听、合作、表达等方面,根据评价指标(如参与是否积极、提问是否有研究价值、设计是否有创新意识、是否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是否会收集整理信息、同伴之间交往合作的能力等)对学生课堂表现进行质性评定。在黑板一角设“我努力我快乐”栏目,老师用来评价学生“课前与课堂”的表现。课后让“纪律部长”把评价的结果统计在班级名单上。(3)作业评价。作业包括常规课堂作业与专题作业,常规课堂作业由老师评定,根据书写与完成情况作出评价;专题作业是对学生探究能力一次全面的检阅,由本人、家长、老师共同评定。作品放在“成长的足迹”档案袋里。(4)课外探究评价。课外探究包括课堂延续探究与创新性的新专题研究,评定方式为自评、家长评与老师评。课外探究的足迹(提出的问题、制定的计划、探究观察记录的过程与结果等)记录在科学笔记本上,由科学编辑部长批阅,老师不定期抽阅。(5)课堂笔记。科学记录能再现学生亲历各种科学探究活动的过程,它可以记录探究的课题、收集到的与课文内容相关资料与信息(材料)、课前预习所产生的问题、课堂中了不起的发现和提出的有价值的问题、探究活动后提出的新问题、本课的重要知识点、科学概念与结论等。老师不定期的收上学生的记录本进行检查,对学生记录的方法、内容及记录的科学性做点评,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检查后评定相应等级作为平时成绩的一部分。(6)完成本职工作。每个班在学生自愿的基础上,选出2名正副科学部长,负责班里所有的事情;再根据要求与职责通过自荐选出若干名编辑、网站、检查、学习、纪律、后勤、卫生、组织等正副分部长及下设的委员。使每一位学生在科学课上都是主人,都有自己的责任,都有事可做。在科学课上分部长能处理的事情,不麻烦正副科学部长;科学部长能处理的事情,不打扰科学老师。每一位学生认真完成本职工作一个学期得太阳卡1张。
  2 “耕耘的收获”。(1)科学类竞赛。学生在各级各类科学竞赛(小发明、小制作、小论文、科学幻想画、实验设计与操作比赛等)中获奖的,在班级里隆重颁发证书,把优秀作品放在科学展窗里展出,并在“家校对话册”中奖励“地球卡”。(2)阶段学习反馈。根据单元检测或学生的作品,对学生单元、期末的学习作出评价。引导学生做好自我反思,查漏补缺。(3)文章发表。鼓励学生积极撰写观察日记、科学探究记录、科学小论文、科学童话故事等,然后上传到学校科学网上(奖地球卡1张);特别优秀的,经过老师修改后推荐到有关科技类杂志上发表(奖太阳卡1张)。
  (二)第二层次的评价。
  此层次评价每单元(或每月)评价一次,根据“家校对话册”上学生获得的地球卡和太阳卡的数量,评出每月“科学之星”。“科学之星”每班每月评出10名,评上的同学准备6寸照片,做好衬垫,写上一句科学名言之后在科学实验室展出。从中再评选出2名“科学之星”写好个人简介,在学校科学网上发布表扬。评上“科学之星”的学生奖励1张科学家名片,正面是科学家的头像图片、生卒年月及主要贡献,背面是“报喜单”:××同学,在本月的科学课程学习中,认真遵守课堂常规,主动参与探究活动,月考核成绩优秀,荣获×月“科学之星”。科学家名片既有激励的作用,又有学习、收藏和欣赏的功能。
  (三)第三层次的评价。
  我们的教育应面向全体学生,为了让每一位学生都有评选的机会,评上“月科学之星”的同学,上个月的太阳卡、地球卡与月亮卡要清零。这样其他的同学就有优势,只要自己努力就有可能获得下个月的“科学之星”。当然,学期末总评时,要看整个学期的太阳卡、地球卡与月亮卡的数量,然后评出50%的学期“科学之星”、30%的“科学小博士”和10%的“科学小院士”,评上“科学小院士”称号的同学科学可以免考。
  
  三、实践成果分析
  
  (一)形成一套科学有效、便于操作的评价体系。
  科学课的课程目标是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科学小院士”评价体系在这方面做了积极的探索,改变了过去一张试卷评价学生的方式,以多样的评价方式对学生的探究学习过程进行全程、全面、科学、真实地评价,体现了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内容的全面化、评价方法的多样化、评价时机的全程化。而且操作简便,学生只要按照“家校对话册”上相应的栏目要求及时地评定记录,教师则对册子上的“地球卡”、“太阳卡”进行统计总评就行了。
  (二)评价体系促进了学生的发展。
  小学生总是希望自己的学习受到关注与鼓励。“科学小院士”评价体系伴随着学生学习的全过程,同时起着激励与监督的作用。评价体系实施后,学生的课堂常规与学习态度习惯得到了有序的训练。两年来,已收集了学生的小制作精品100余件,科学小报300余份。学生的作品与操作设计屡屡在市级比赛中获奖。
  (三)评价体系促进了家长与社会对科学学科的关注。
  新课程评价强调家长参与学生的学习评价,但由于传统观念影响与方法措施的缺陷,这一理念总是难以落实。“科学小院士”评价体系中的“科学家校对话册”则为家校联系、家长参与评价搭建了平台,家长能通过这个平台全面地了解自己的孩子在科学课中的点滴进步,从而认识科学课,关注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