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新意识是非常重要的。主体性教学模式要求师生有共同的目标,贯彻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能力为目的的原则,切实改善教学方法和多元评价,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新意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关键词:小语阅读数学;主体性教学模式;目的;原则;方式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1)08-0028-02
当今人类社会正处于一个国际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信息数字化、社会矛盾复杂化的时代,知识更新越来越快,社会竞争愈来愈激烈,我国的教育面临着重大挑战。由于传统教育观念和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学中,教师把学生当成装知识的容器,忽视学生的主体性和个性。把学生都培养成整齐划一的一个模式,不利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因此,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新意识是非常重要的。推行素质教育以来,诸多教育教学的探索实践表明,“主体性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新意识,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利于个性化人才的培养。
一、主体性教学的目的
一是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二是让学生明确每节课的课堂教学目的和目标。明确目的有利于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利于师生双方共同参与教学活动,共同完成教学任务。这样就能将传统的“教师在前面走,学生在后面追”现象变为“师生之间迎面而行的相遇问题”,将大大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如何做到师生双方都明确目标呢?以学定教,是让师生明确教学目标的有效方法。在学习课文之前,让学生说说他们从课文题目知道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再让学生汇报知道了些什么,还想知道什么。如在学《捞铁牛》一课时,我们可先出示课题,让学生说出他从课题知道了什么,一学生说:“我知道课文是写事的文章。”我又追问:“写什么事呢?”“写捞铁牛的事。”“你还想知道什么呢?”学生争先恐后地说:“我想知道是谁捞铁牛?”“怎么捞?”“捞的结果怎样?”最后,教师把学生提出的问题经过梳理,板书在黑板上,它就成了师生双方在课堂上需要达到的共同目标。
二、主体性教学的原则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能力为目的”的教学原则,以利于发展学生个性,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在《捞铁中》教学中,由于学生急于想知道问题的答案,就充分调动了学生思维的主动性,让他们带着问题读课文,努力解决自己想知道的问题。在学生读课文的时候,为了使汇报或复习时更加方便,教师指导学生把自己知道的内容作上记号,还可以在记号旁作必要的批注。遇到不能独立解决的问题,画上问号或提出问题。这样学生不但解决了前面的问题,掌握了读书的方法,还发现了新问题,为进一步学习课文奠定了基础。
在汇报阅读所得时,充分调动阅读理解能力差的学生的兴趣,让其他学生多表演、补充。为了增加学生动口的机会,可让同桌或小组学生互动。遇到有争论性的问题,就让学生讨论,要尽量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这时教师要鼓励他们:说出自己的观点和理由。如小语第七册《基础训练7》的“作文练习”中,晚上,我做了个梦:向日葵长得又高又大……”与“过了几天,向日葵真的长出来了,……”谁排在先谁排在后发生争论时,一学生抓住“晚上”和“真的”两词说:“‘晚上’是指星期天的晚上,与前面联系紧密,应该排在前面;‘真的’相当于果然,在预料之中,应该在梦的后面。”解释得多好哇!学生们不仅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不仅学到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且学会了表达自己观点的方法,提高了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如今,学生知道一篇课文要学写什么,为什么写,还要学习怎样写。在学习课文之前,学生们就按照那些问题试着去预习。学生们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了,就会克服被动消极现象。
三、主体性教学的方法
一是讲究教学方法。小语课本中的一篇篇课文,是编者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编排的。我们要根据课文的特点和学生的特点,采取灵活的教学手段,多样的教学方法,让一篇篇的课文“活起来”,“有趣起来”,才能很好地发展学生的语言,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陶冶学生的情操。不同课文有不同的特点,不同的课时也有不同的要求,要根据年级段的训练重点、单元训练重点和课文特点,以及课时的要求,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如在学习《曼谷的小象》的第二课时中,我让学生摹仿阿玲的指挥以及小象拉车、洗车的动作,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和小象聪明、乖巧、可爱的特点。有的课文预习课时还可以让学生利用教师精心设计的图表来把握结构,理解内容。如《人民大会堂》、《颐和园》等课文。二是讲究过程管理和调控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尽量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以饱满的热忱投入教学,使学生始终处在轻松、愉快、兴奋、和谐的状态,让他们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在课堂上要充分信任每一个学生,对学生一视同仁;充分肯定学生的优点,鼓励学生积极思考,积极发言,哪怕学生说错了,也要对他的这种敢说行动给予肯定,让他们充满信心,充分发挥主动性。课堂上,要加大信息反馈量,要善于把握学生对目标的达成情况。对学生达成的目标的情况要及时反馈、矫正、巩固,把学生的失误和失误积累降低到最低限度。在教学中还要有意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充分挖掘学生潜能,必要时可把学生按好、中、差分在一个学习小组,让学生在课堂中共同讨论、互相学习、互相带动,增加学生动口、动手的机会,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质。三是讲究单元测试的评析。单元测试是学完一单元后,对本单元所要达成的目标进行检测的一种形式。小学生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都有来源于外界对他们的看法。小学生可塑性大,为了减小思维定势对他们的负面影响,单元测试的评析一定要讲究方法。(1)师生都要有正确的考试观。教学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为学生以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让学生成才。学习是为了掌握方法,学到知识,提高能力;考试是检查的学习,弥补知识能力的缺陷,调整学习方法的手段。(2)要有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信心,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减轻学生由于考试而带来的心理负担。(3)要根据学生各自的特点,用发展的观点评价学生。(4)要充分发挥考试的调节功能。考试后教师可把试题分门别类,根据各种题型的失误情况认真分析,让师生都能从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及时采取弥补措施,改进教与学的方法,从而促进教学。
总之,只要我们以人为本,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教师的主导性,就能达到较高的课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