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健康人格辅导的实践与探究

2011-12-29 00:00:00陈柑清


  摘要:我国近几年提出的素质教育就是要调整学生知识学习和能力发展以及人格养成的平衡,促进学生各方面的综合发展。少年儿童正处于人格发展期和塑造期,其思维能力、个性和品德都易于培养、完善。由此,我们在日常教育教学的同时,针对学生的“自我中心意识”、“同情心”和“自信力”等心理现象,进行了有的放矢的教育辅导,并在对小学生进行“健康人格辅导”的方式、方法和途径上作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学生的“自我中心意识”,增强了学生的“同情心”,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力”和“进取精神”。
  关键词:小学生心理教育;健康人格;自我中心;悦纳自我;进取精神
  中图分类号:G6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1)08-0008-02
  
  實施素质教育就是要使受教育者在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上和谐发展,在德、智、体诸方面全面发展。这种教育以受教育者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形成健全的个性为出发点和归宿。但长期以来,很多人对身体健康比较重视,而对心理健康却较少注意。實际上只有身(体格)心(心理)健康的人,才算是真正健康的人。
  人格教育是一种着眼于受教育者心理品质的教育,它把知、情、意、行统一协调起来,建立一种完整健全的心理结构,使受教育者具有较高的动机水平和自我意识,从而形成一个高层次、高效能的自我调节和控制系统。健康人格不仅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心理健康的重要资源。每个人都对自己的心理健康负有责任,但只有具备健康人格的人才最具备承担这种责任的自觉性。
  小学阶段是人生成长发育初期,生理发育很快,心理虽也相伴而行,但作为心理特征核心成分的人格,才只进入开始形成时期。所以,小学时期是了解儿童真實心理活动、进行有的放矢的心理教育和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与行为习惯的极好时机。为此,通过各种心理、行为和教育的方法,来影响和促进儿童健康人格的发展,是当前学校教育刻不容缓的根本任务,也是本世纪国民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由此,我们在日常教育、教学的同时,着重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进行了“健康人格辅导”的實践与探索。
  
  一、心中有他,淡化“自我中心”意识
  
  如今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被当作“小太阳”、“小公主”般地宠养,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这样,他们无论什么时候都只习惯于先考虑自己的利益,而把对自己不利的事都推给周围的人,不懂得为别人着想。他们常常以自我为中心来考虑问题,坚信自己的判断,不屑考虑别人的意见或做法,更没有进行自我分析和自我批评的意识。例如,在课堂交流中,只想让别人听自己讲,不愿意自己听别人说;在小组工作学习中,往往只想让别人照自己的意见做,而不愿意听听别人的想法。对此,我们主要分两步展开教育辅导。
  1 故事感染。对于学生的这一心理现象,我们并未一味地批评说教,而是有计划、有目的地精心选择了学生感兴趣的故事进行教育,启发、引导学生自己悟出其中的道理,懂得“以自我为中心”的坏处。例如,讲历史故事《将相和》,老师先请学生听故事,再组织讨论故事中的人物性格,交流听完故事后的感想。老师在其中穿针引线,一步步引导学生明白:做任何事都不能只顾自己的利益,要顾全大局。这样,通过一个故事来启发学生,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得出结论,能使学生产生共鸣,容易取得较好的教育效果。
  2 自我教育。我们通过故事进行感染教育,使学生对“自我中心”意识有了初步认识。在此基础上,我们又组织了“说说我自己”的主题班会,先请学生自我暴露平时那些有关“以自我为中心”的事例。例如,发作业本时,常常为了先挑出自己的那本,而把其他作业本翻得乱七八糟;平时做值日或大扫除时,总是挑最轻松、最容易的来做等等。之后,老师再引导学生对这些行为、做法分析、讨论,并展开批评和自我批评,使学生明白是非,矫正行为。这样,不仅可以避免学生逆反心态,而且能触及学生的灵魂,容易收到最好效果。
  
  二、心中有爱,增强同情心和社会责任感
  
  在现今经济生活的冲击下,人们更看重實惠和物质利益,这种心态通过家长和社会传媒的作用影响着我们的孩子,使一些孩子把享受、金钱放在首位,他们做事从不考虑别人的需要,总把别人当作自己的对手,看到别人有困难,不仅不愿伸手援助,还暗自得意,等着看别人的笑话。例如,两位学生在课间活动时将同班的一位腿残女同学的拐棍抢去玩,害得这位女生跌坐在地上,可他们却玩得很开心。虽然这是个别学生的行为,但绝非偶然,它反映出少数学生缺乏同情心、自私自利的心态。由此,我们有针对性地创设了如下活动,对学生进行教育和指导。
  1 教会学生心中有爱。“爱”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世界失去了爱,世界将一片灰色。学会爱人,就不会以自我的好恶来评判这世间的一切。为此,我们通过组织学生参加植树、种花,美化校园,打扫社区公共卫生和爱心捐款等公益活动,引导每个学生为村里的孤寡老人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帮助一个同学排忧解难等,鼓励学生用自己的實际行动去关心他人、帮助他人,用自己的真情去爱自己的亲人、朋友、同学,乃至陌生人。
  2 培养学生的同情心。同情心是一种对他人的不幸遭遇产生共鸣,进而产生同情、关心、赞成和支持等情感,它是保证人与人交往的感情基础。心理学认为同情心是由真實或想象中的他人情绪、情感状态所引起的与之一致的情绪或情感体验,是一种替代性的情绪反应能力。它使我们有能力置身于他人境地,与之同哀乐、同甘苦。例如,在教学《我们的身体》时,结合教学内容,有意识地让学生尝试用一只脚走路,用一只手写作业、穿衣服,蒙上眼睛走路等,使学生真實地感受到残疾人学习、生活的难处;促使他们学会理解、体谅、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尤其是对身患残疾、遭遇不幸的人,更要给予同情和帮助。从而,有效地逐步增强了学生的同情心及社会责任感。
  
  三、悦纳自我,培养自信力与进取精神
  
  自信心是人格的核心,是人类心理生活中最基本的内在品质之一,也是人格结构中的本质因素,它代表着一种优秀的心理品质和积极的人生态度。积极的人生态度意味着自己对自己的认可、接受、肯定和支持,也包含着自己对自己的情绪、感觉、认识和评价。
  从我国目前的教育现状来看,中小学生普遍缺乏自信。即使是一些学习成绩优秀、實践能力较强的孩子在面对挑战的时候,也往往会缺乏信心。正像一些教育学者所担心的那样,中国小学生的信心就像是“假性近视”,表面看着很有自信,却经不起困难和挫折。也就是说,表面上说着自己有信心的孩子在内心深处并不真的那么自信。常有一些学生因为生活中的挫折或生理上的缺陷缺乏自信,当他们遇到新的困难时,经常产生“我难以应付”的消极自我暗示,常常因为过于紧张而缺乏自信,不能正常发挥已有能力,以致失败。对此,我们着重从下列两个方面展开教育活动。
  1 悦纳自我。我们必须引导学生既接受自己的优点也接受自己的缺点,并试着去改正缺点,发扬优点。这就要引导学生真正认识“寸有所长,尺有所短”的道理,不要用自己的不足之处和他人的长处相比,更不能用自己的不足之处来否定自己的一切。为此,我们特意设计了一次自励活动:首先,发给学生一份自我分析表,让学生与家长一起分析自己,发掘自己的长处或优点(正向特质),做好书面准备;接着组织学生开展小组讨论、交流分享,要求每位学生至少说出自己的三项优点或长处,其他同学也可以补充别人的其他优点或长处;最后,在小组交流的基础上再选出几位比较有代表性的学生,在全班朗读自我分析表,之后由其他同学补充其优点。通过这一活动,学生们都认识到每个人都有各自的优点和长处、缺点和不足,并在正确评价、认识自己的基础上给自己定位,为自己制定切實可行的目标,从而学会了欣赏、赞美自己的长处,增强了积极的自我意识和自信。
  2 正确归因。归因,简单地说,就是对自己成功或失败的原因作出解释。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成功与失败普遍存在,但对其认识态度不尽相同。有的学生失败了,其学习动机不会减弱,反而会更加努力;有的学生失败了,则会降低学习自信或兴趣,从而放松学习。这与他们对学习结果的归因密切相关。为此,我们在平时的每次测验或考试,甚至独立作业之后,都要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分析、订正,目的就是帮助学生分析错误的原因。这样,就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学生的不正确归因,引导他们正确认识成功和失败,指导他们调整学习策略,肯定自我,增强自信,有效地逐步培养了他们的进取精神。
  人格是各种心理特点的总和,离开人格健康很难有心理健康。因此,人格的健康发展是儿童、少年顺利学习和生活的前提和保证。以上各种心理、行为教育活动的實践和尝试,直接促进了学生的个人发展,培养对他人、自己和学校的正向态度,增进了积极学习动机,提升了自信力和进取心,改善了人际关系,产生了十分积极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为小学生的健康心理发展奠定了基础,为进一步實施小学生心理健康辅导积累了经验。当然,健康人格的培养绝非能一朝一夕一蹴而就,而需要我们持之以恒,在今后的教育實践中,不断地探索、不懈地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