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美

2011-12-29 00:00:00郝玲君


  奥托·瓦拉赫是诺贝尔奖获得者,他的成才过程极富有传奇色彩:在读中学时,学文学、油画,成绩最差,均被告知是“不可造就的人才”。面对如此“笨拙”的学生,绝大部分老师并没有放弃,而是积极寻找他身上的闪光点,用激励性的评价——做事一丝不苟,具备做好化学实验应有的素质——给他以新的动力和源泉,建议他去学化学。智慧的火花一下被点燃了。他变成了公认的化学方面的“前程远大的高材生”。在同类学生中,他的成绩遥遥领先。
  瓦拉赫的成功,是因为老师能发现他身上的“美丽”,用激励性评价为他开启了走向人生春天的大门。作为老师,我深感汗颜。我们长期信奉严格教育下的批评和否定,吝啬对学生的鼓励和称赞。“罗森塔尔效应”是众所周知的,智慧成就的预言,会决定一个人的智慧成就。与其去羡慕别人的成功,不如自己去发现身边的“美丽”。
  她,一个水一样的女孩,就像一朵含苞待放的玫瑰花。但她有一个离家出走的过往,让人欣赏她的美丽时又感觉到她身上的刺。刚接手这个班,我和她相识了。她要回到这个班了,但内心充满了不安,怕同学们用异样的眼光看她,怕同学们和她划清界限。我必须安抚她的不安,消除同学们的异样。她走进教室了,我对所有学生说:“每一个人心中都有梦,有了梦,就要去寻梦,圆梦。她就是用自己的方式去实践了。”那一刹那,学生们眼中充满了释然和理解。学生在我的带动下,也积极给予她各方面的帮助,做起了阳光使者。不知是不是她被我的鼓励吸引。她走近了我,向我诉说着她的心事,向我展看着她的心灵日记。一次留背诵,她主动告诉我,一篇课文全背下来了。课上,我特意叫她在全班同学面前背诵,她背得准确、流畅。同学们眼中充满佩服,但我相信佩服的背后,是对她的接纳和走近。这也是我鼓励她重拾自信的关键一步。随后的日子,我发现她总是刻意地走近我。作文中,她写了格律诗,很好。我又一次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了她。她开始很投入地学,常常跟我说熬到晚上一两点,都不困倦。我感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知道她更多的是在找自信,找别人的鼓励和称赞,减轻身上背负的舆论的重压。我一边鼓励,一边指导她。她的一首诗,发表在了《唐山电视报》上,她的家长高兴地打来了感谢电话。我抓住时机鼓励她用语言的妙笔写作文,提高高考拿分点,争取考上大学。……
  怀一颗真爱的心,用一双明亮的慧眼,你就会发现散落在身边无数的美丽天使。学会发现,更应该学会欣赏,学会鼓励。天天与美丽相伴,你亦会很美丽,很快乐。
  后记:我解释一下,这个学生是我04届毕业班的学生,目前就读于燕山大学。暑假里,她来看我,看到她的快乐和改变,我真的感觉:当老师,很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