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片断;课例分析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010X(2011)11-0063-02
《数学课程标准》“以人为本”的理念决定了数学教学的目标指向:适应并促进学生的发展。本课设计注意分析学生的学习实际,以了解什么知识是学生最需要的,什么学习方式是学生最喜欢的,积极寻求以最佳的教学方式为学生提供所需要的知识。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分数的意义》这节课重点是对单位“1”的理解。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建立起对分数的概念,理解分数的本质,也就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分数的意义对于小学生来讲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本课设计淡化形式,注重实质,以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为核心,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体会、领悟分数的意义。
一、教学过程的描述与分析
(一)片段一:在情境中启思:欣赏“双关图”。
师:同学们,老师这儿有两幅非常有趣的图片,请大家一起来欣赏。(屏幕出示图1)你看见了什么?生l:我看见了一个酒杯。生2:我还看见了两个人的侧面像。(电脑分别闪烁酒杯和侧面像)
师:看来,同一幅画我们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就有不同的发现。请大家接着看,你又看到了什么?(出示图2)
生1:我看见了一位老太太。
生2:我还看见了一棵树。(众生狐疑)
生3:我看见了一位戴着皇冠的公主。
师(故作惊讶状):咦,我怎么没发现?你是怎么看的?
生3(歪着脑袋):我这样倒着看。
师:咱们让画儿旋转一下。(演示过程:老太太变成了小姑娘)
师:憔悴的老太太果然变成了美丽的公主,真是太神奇了。同一个事物,观察的角度不同可能获得不同的结果,思维的方式不同,可能得到不同的结论。
教学情境是一种特殊的教学环境,是教师为了支持学生的学习,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有目的地创设的。本片段中课前谈话看似无心,实则有意。这里提供的两个著名的心理学图片,体现了一种哲学思想:以不同的眼光看待同一事物,看到的结果是不同的。单位“1”的理解也是这样,使学生受到一定的哲学思想的熏陶。
(二)片段二:引入“1”。
师:我再问大家一个问题,1加1等于几?
生1:等于2。
生2:等于“田”。
师:嗯,换了一个角度思考啦。我说等于1。
(生不理解,有疑问)
师:你们看一团橡皮泥加一团橡皮泥等于一团橡皮泥。把两块看成一个整体啦!不同的视角看1,看到的不同。(生恍然大悟)
师:(出示一本书)这是什么?可以用自然数几来表示?(出示一把尺……)都可以用1来表示,哪些物体的数量也可以用1来表示?(生举例)
师,刚才我们说的任何一个物体都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师板书:一个物体),达到一年级的水平了。现在你们是几年级了?
师:大家看,我往这一站,(一个人、一个老师)用自然数1来表示。我和听课的所有老师站在一起,怎么用1来表示?(生答:一些老师、一群老师)
师:我们把这些老师看成了一个整体,所以也可以用1来表示。(板书:一些物体)用五年级的认识水平说说还有什么也能用1来表示?(生答)
师:像刚才我们说的一本书、一把尺、一个人…“可以做是一个整体,一群人、一堆苹果……这样的一些物体也可看做一个整体,数学中把一个整体也叫做单位“1”。(板书:单位“1”)
师:(出示3个苹果)也可以是3个苹果吧,能用“1”表示吗?
师:可我怎么看都觉得像3呀!有什么办法,能让我们一眼看上去就像个“1”?(生答)
师:在数学中,我们把它圈起来,就可以看做一个整体了。(课件演示:将3个苹果圈成一个整体)
师:6只熊猫圈起来表示什么?12块月饼呢?还可以把什么看做一个整体?(生谈)这个整体可以很大,也可以很小。
一切教学都应从具体开始,而以抽象结束,并最终回归到具体生活实践中去。所以,在这一设计上,正是教师故意制造矛盾,去冲击学生的思维,再一步一步引导学生感悟一个整体,逐步打开学生的思路,从而增强了学生对多个也可以看成1的理解。
(三)片段三:分数GVsfqc/nQf3tGZQnuO+UP2Z8zt/LpAyDHJF+fYyo3gk=。
学生谈到分数的意义时教师出示一个1/3的长方形的阴影部分,一开始并没有标出是1/3,问阴影部分可以用分数表示吗?有的学生说能,用1/2表示,有人说不能,因为没有平均分,一半大,一半小。继而又有人说能用1/3,因为涂色的部分比较小,可能是平均分了3份,涂了一份。老师演示课件,学生观察,真的是平均分成了三份,应用1/3表示,学生很有成就感,然后,教师进一步让学生说为什么用1/3表示,再次理解1/3的含义。
在这个过程中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感、数感,同时,也进一步理解了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师:我画了一幅图的1/4。你能把它画完整吗?(学生画)是不是只有一种可能?(展示学生不同的作品)
师:再看:(演示课件)
把8支铅笔平均分给2位同学,每位同学得到的铅笔数是?
把10支铅笔平均分给2位同学,每位同学得到的铅笔数是?
(生站出来回答)
把这盒文具盒里的所有铅笔平均分给2位同学,每位同学得到的铅笔数是?
(一半……)
师:为什么不用几支来表示呢?
师:如果分给四个同学,五个同学,应该用什么表示?
(1,4,1,5)
师:打开盒子,里面有六支,再把这些铅笔分给二位同学,还能不能用1/2表示?(生谈)
师:可以用1/2,可不可以用3支表示。(生谈)
在这里没有简单地套用传统练习:“根据阴影部分写出合适的分数”、“根据分数给图形涂色”,而是做了改进。一是去掉了题一网中的虚线,让学生自己寻找合适的分法及答案;二是将图形部分遮挡起来,让学生把它补充完整。三是同样一个“1/2”,所表示的铅笔枝数是不一样的,并且学生对于具体量与相对量之间的对应关系可能会理解的更全面。这不再是分数意义的定义简单模仿与套用,而需要学生对分数意义的本质把握,真正地理解了分数意义,才能解决这样的实际问题。将抽象的分数与对应的表象模型建构起本质联系,这是富有创造性的、富有挑战意义的,因而也是最深刻、最有效的学习活动。
这些富有挑战性和开发性的问题。需要学生综合运用本节课所学知识。它犹如一枚枚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里,激起了层层涟漪,学生在自主的空间、平等的机会中自主探究、积极合作,出现了许多精彩纷呈的“创意”,正所谓“灵感总青睐有准备的头脑”。
二、反思拓展
教学的智慧体现在精彩的预约中,但更体现在无法预约的生成里。作为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思维状态,关注他们的情感需求,要善于捕捉学生思维“碰撞”的瞬间,再加以正确地引导,帮助学生在发现问题的基础上,乐于去探究问题,验证问题,最终解决问题。在数学课堂上,学生敢于说,乐于说并且越说越会说,让数学课堂活起来,是数学课堂倡导师生交互式活动的新要求、新境界。也正是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中充分体现了“石本无火,相击乃生灵气;水尝无华,相荡而生涟漪”的无限精彩。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