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探

2011-12-29 00:00:00杨玉君
教育实践与研究·小学课程版 2011年11期


  关键词:现场观察;实践能力;探究材料
  中图分类号:G62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0100(2011)1-0025-01
  
  自主探究是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小学科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教学中采用自主探究方式,让学生亲历探究,对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具有重要意义。伴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我们在科学课教学中,对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作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一、现场观察,整理观察日记
  
  在新课程理念里,教材是教学的重要资源,但不是唯一的资源,学生探究活动的素材具有多样化特点。教师应树立开放的教学资源观,充分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丰富学生的观察内容,增加直观的观察内容以丰富学生对事物表象的感知。在实验课教学中要开放课堂,把学生的学习场所转移到大自然中去,放手让学生自己带着问题去观察,在观察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自己想办法用已学到的知识去解决问题。对于存在的问题可以放到课堂中来大家一起讨论共同解决。例如,在学习《云的观测》一课时,我在讲课之前就给学生布置观察不同的天气云的变化,并让学生坚持写观察日记,把自己观察到的不同的云的现象进行记录,积累了丰富的观察材料。在课堂上大家把自己的观察材料进行交流和讨论,对存在的问题课下大家再进一步观察探究,直到问题得以解决。通过观察和探究,学生提高了自己观察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讨论探究的过程中学会了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探究。
  
  二、动手做,提高实践能力
  
  科学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课程,在教学中要强调探究品质的培养。在教学中不仅要重视理论的学习,更应注重实践,重在放手让学生自己动手做,亲自去检验课堂上所学知识的真实性。教师要启发学生敢于大胆提出问题,进行猜想,质疑课本中的每一个问题,激发学生探究大自然的奥秘。例如,在学习《电路出故障了》,电路出故障的原因会有哪几种情况呢?这就需要学生自己在实践的过程中去发现,自己列出电路出故障的种种情况。课堂上学生在动手做的过程中自己去发现,去探究,去寻找可能的种种原因,寻找原因的过程就是学生学习知识、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例如,《做个小开关》一课,教材上提示可以用曲别针做开关,我给学生提了个问题,这个开关的材料必须是什么?学生回答:“导体。”一句话打开了学生的实验思路,做开关的材料选择的范围就扩大了,也避免了学生陷入照猫画虎的习惯思维定势,学生做开关选材料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实践探究的大好时机。
  
  三、去调查,丰富探究材料
  
  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仅在课内是不够的,需要课内、课外相结合,将教学延伸到课外。例如,《食物包装上的信息》一课的教学,在课前布置学生搜集各种各样的食品包装袋,通过上网查找各种食品的生产过程以及配料,到县食品厂去参观,了解出厂日期、保质期等相关知识,对学生选择食品上会有较大帮助,教育学生科学选择食品。例如,有的学生在学习《简单电路》之后,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小发明、小制作活动,利用水可以导电的原理,组成一个简单的电路,设计能在瘫痪病人小便时就报警的装置,只要病人小便时,报警器就响,这种报警器对人体没有损害,能够在病人小便时及时得到处理,减少了瘫痪病人的痛苦。在活动的过程中,学生会积极主动地去探究解决问题的种种方法,提高了他们的实践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责任编辑 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