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学语文教学应该成为教师与学生共鸣、语言与情感共生、内容与形式共体、传统与现代共融、预设与生成共舞、继承与创新共存的和谐曲。这应该成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主旋律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和谐曲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1)11-0036-02
新课程改革已经10年了,小学语文教学也从当初的“乱花渐欲迷人眼”姗姗走向了今天的“豪华落尽见真淳”。但是,东南西北风仍在各自地刮,语文教学仍在风中摇摆不定。此时,我们不得不思索:新课程下课堂教学之路究竟该怎样走?应该是既不能“重复昨天的故事”,也不能追求今日的一味创新,而应奏响语文课堂教学的和谐曲。
一、让教师与学生共鸣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平等”是对话的前提,是落实“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的保障。当前的许多语文课堂,仍是教师强势,学生弱势,仍是教师主动,学生被动。虽然“你想到了什么就说什么”、“你想怎么说就怎么说”成了时下课堂的流行语,但从内心深处,老师真的想让学生“想到了什么就说什么”吗?“想怎么说就怎么说”吗?当学生提出一个看似与教学内容无关的问题时,你能宽容吗?当学生提出让你无法回答的问题时,你能鼓励吗?当这些皆不可能时,“流行语”也仅仅是为了流行!语文课堂需要的不仅仅是形式上的平等,更需要的是心理上的平等。语文课堂要让学生有安全感,心理安全,心灵自由;要让学生有胜任感,如我努力,我自能行;要让学生有成就感,学有所获,习有所得;要让学生有愉悦感,心情舒畅,乐在苦中。只有师生心理上平等,心灵上共鸣,语文教学才会真正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培养出来的“人”才不是印刷体,而是手写体。
二、让语言与情感共生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当前的语文课堂可谓是情深深,“语”蒙蒙,人文的东西太过强势,淹没了语文的工具性。感动不是我们的唯一!语文教学的本旨是“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语文教学应立足“语言”这一原点,抓紧“语言”这条缰绳,从“语言”人手,再回到“语言”,正如叶圣陶先生在《语文教学二十字韵》中所说:“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引导学生在推敲、咀嚼语言中品味语言的情意,让语言与情感同构共生,克服在情感上深挖广拓而在语言上蜻蜓点水的毛病。斯霞老师教“祖国”的案例便是对这一点的经典诠释:
师:什么叫“祖国”?
生:祖国就是南京。(好多学生笑起来,知道祖国不是南京)
师:不要笑。祖国就是南京吗?不对,南京是我们祖国的一个城市,像北京、上海一样。大家再想一想,什么叫祖国?
生:祖国就是一个国家的意思。
师:噢!祖国就是一个国家的意思,对吗?
生:不对!(也有说对的)
师:美国是一个国家,日本也是一个国家,我们能说美国、日本是我们的祖国吗?
生:不能!
师:那么什么叫祖国呢?谁能再说一说?
生:祖国就是我们自己的国家。
师:讲得对!祖国就是我们自己的国家,我们的祖祖辈辈生活的这个国家叫祖国。那么,我们的祖国叫什么名字呢?
生:我们的祖国叫中华人民共和国。
师:对了,我们的祖国叫中华人民共和国。我们大家都热爱我们的——(故意停顿,让学生接下去)
生:(齐声接)祖国。
三、让内容与形式共体
过去的语文教学,多在内容上转圈,繁琐的内容分析便是最突出的表现,亦即我们常说的“教教材”。现在,越来越多的教师更加关注语言形式,亦即我们常说的“用教材教”。其实,内容与形式是共体的,形式犹如骨架,内容犹如血肉,二者构成躯体。一篇好文章,内容与形式必定是高度统一、相得益彰的。任何只见内容不见形式,或只见形式不见内容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过分的注重内容,教学的最终目的只能是让学生“读懂一个故事”,或“读懂一个故事,明白一个道理”。单纯追求形式,必然会导致远离文本,进行过度发挥。如有的教师执教《只有一个地球》第二课时,主要教学环节及时间分配如下:①朗读课文,思考:我们只有一个地球想到了什么?(8分钟)②以“地球与环境”为主题,实话实说:我们应该怎样保护环境,爱护地球?(32分钟)这种脱离文本,脱离内容的教学,也偏离了语文的轨道。内容与形式,亦即“写什么”与“怎么写”。先要弄清楚写了什么,再思如何有表达更好,自然就引出文本的语言形式——是怎么写的。如教学《老人与海鸥》时,可先让学生探究“从课文的哪些地方可以感受到老人对海鸥就像对亲人一样”,在学生感受到老人对海鸥的浓浓亲情后,再探究“作者是抓住了老人的那些方面来倾诉这种亲情的”(衣着、动作、语言、神态等),形式服务内容,内容丰满形式。因此,我认为,语文教学应在立足内容的基础上再关注形式,在教好“教材”的基础上再“用教材教”。
四、让传统与现代共融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飞速发展,语文课堂声、光、电、影齐上阵,叫人目不暇接。语文教学也由读文时代跨人了读图时代,学生再也不用去寻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