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教学更要善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2011-12-29 00:00:00马爱桥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2011年9期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在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是非常重要的。由于学生个体的差异,就更需要教师在教学实施中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全体学生有效开展各项教学活动。我以教学“认识负数”为例,谈谈有效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
  一、巧策划,学生的学习欲望得到积极的调动
  学生是否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是否对数学有好奇感,并能主动地进行探究,这才是课堂教学追求的目标。在教学开始,我只用了一个听口令做相反的动作,为学生体会理解“意义相反的量”打好基础。我说“坐下”,学生就全部“站着”;说“站着”,学生都“坐下”。一开始学生反映有些迟钝,后来全部都能完成口令。这样人人参与,学生的积极性很快被调动起来,而且思维也开始活跃起来,注意力相当的集中。这时候再出示例题,学生自然地进入了学习状态。这样的策划,教学活动简便易行,既能使全体学生参与到探究当中来,又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便于后面的探究,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二、善引导,学生的学习过程得到有效的调控
  教学中,要关注数学活动过程,关注学生思考了些什么,怎样思考的,思考了多少,思维的广度、深度如何。教师引导学生探究新知时,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出现的偏差,要及时做到调控。上课的时候,先让学生看某商场营业记录单,看营业员如何记录销售情况的,然后要求学生根据教师报的情况进行记录。我故意报得快点,这时候“逼”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进行记录,展示学生记录表时,让学生说为什么这样记录。有学生说“我有的字不会写,所以用汉语拼音代替”;有的说“老师你说得太快,所以我用符号代替,就是‘↑’表示赚钱,‘↓’表示亏钱”;还有的学生说“老师,我用‘+’表示转进的,‘-’表示转走的”……让学生经历记录的过程,接着让学生说一说这三种方法哪一种最简单。在学生交流后知道什么方法既简单又统一,最后教师告诉学生数学上是怎样规定的。这样将表层的探究活动逐步向思维的抽象化转化,以达成学生认识和思维水平的深化,使得数学活动富有思维含量,同时给学生的思维活动提供了足够的时间和空间。
  三、精导悟,学生思考方法得到充分的关注
  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有意识地进行应用。本节课我精心地加以引导,让学生在经历数学知识发现、发展、形成的过程中,积极主动地去“悟”。学生通过自己的“悟”,更好地内化为已有的知识。课中练习我设计这样题目:“妈妈收支情况记录单,妈妈拿工资2200元,买老人的礼品用去800元,捐给希望工程300元,妈妈拿奖金1800元。”这个记录单,学生一下子就知道妈妈的收入和支出情况,用正负数很快地表示出来。我又问:“妈妈还剩多少钱呀?”对刚接触负数的学生思维来说,很难一下子转换出来,学生有点不知所措,场面一下子冷却下来。这时我进行了引导:“你们一笔一笔的看,拿工资是收入的钱,就是+2200元,买礼品就要用去钱的,那么剩下……”学生一下子就明白了:“那就减掉呀!”思路打开后,问题就很顺畅地解决了。我又追问:“上面哪些开支是有意义的?”学生有的说“买礼品孝敬老人”;有的说“捐给希望工程,献爱心”。我对他们的看法表示赞同,并表扬了他们。这样既让学生知道了方法,不仅学会了知识,又进行了思想品德教育,学生收获很多。
  四、会等待,学生非智力因素得到足够的重视
  学生的兴趣、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应该通过一堂堂的好数学课得到良好的发展。课程改革特别强调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强调对学生非智力因素发展的关注。数学能力是与人的理性精神的建立是联系在一起的,好的数学课堂教学一定要关注学生理性精神的培养。在学生答题卡壳是时,没有批评,而是耐心地等待学生的醒悟。如练习时有道题目,说温度计上的温度,让学生举卡片,大于0℃举黄色,等于0℃举蓝色,小于0℃举绿色。我说20℃,结果有一个学生举蓝色,我不但没有批评他,反而和蔼可亲地问:“你仔细看看这个是多少度?”这个学生迅速地把卡片换成了黄色。后来我又说-20℃,有个学生又举了黄色的卡片。我到她的面前说:“你读一下,这个是多少度?”学生说:“-20℃。”我又问:“那应该举什么颜色?”学生回答说:“绿色。对不起,老师,我没注意拿错了。”我说:“没关系,下次要想好再举。”
  本节课,我在教学内容的生动性、教学方法的趣味性和直观性等方面下了工夫。积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把学生放到学习主人翁地位,注意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和维持张弛有度的课堂秩序,关注每个学生个性特点,并及时地鼓励,让每个学生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使教学真实有效。
  (责编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