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地“问

2011-12-29 00:00:00蒋芬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2011年9期


  教育家陶行知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学生的思维如一泓平静的湖水,课堂提问就好像往湖水中投入一粒石子,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我们经常看到教师未经设计的提问,在这些提问下,课堂教学似乎进行得很顺利,但是学生思维火花的碰撞却没有丝毫彰显。想要改变这种状况,教师就应该精心地“问”,充分发挥课堂提问的效能。那么,教师怎样在课堂中借“问”来点拨、启迪学生的思维呢?
  一、知识的关键处提问
  问就要问在点子上,问在关键处。一是在知识的生长点处提问,诱发学生从已有知识向新知识方向思考;二是在知识的重点处提问,使学生理清重点,加深对重点知识的理解;三是在知识的难点处提问,扫除认知上的障碍,突破难点。例如,教学“3的倍数的特征”时,在学生对感性材料进行初步的分析后,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进行抽象、概括,是这堂课的核心部分。
  出示:(1)123,132,213,231,312,321;
  (2)517,571,157,175,715,751。
  师:我们先来观察一下,这两组数有什么特点呢?
  生1:第一组中的数都由1、2、3组成的,第二组中的数都由5、1、7组成的。
  生2:每组数都是由相同的数字组成的,只是每个数的数字排列不同。
  师:排列不同,数字不变所组成的数有一个什么共同的特点?分组讨论一下。
  ……
  教师在归纳结论之前,适时地对学生提出了有思考价值的问题:“排列不同,组成各个数的数字不变,这一组数具备什么特点呢?”学生通过积极的思考和小组讨论,很快发现这些数“各位上的数的和不变”的特点,再进行验证,教师引导学生运用不完全归纳法,自己归纳出了“3的倍数”的特征。提问的质量、导向性,以及提问后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进行多方向的交流,都值得学习。
  二、时机的适时处发问
  提问时机的选择要合适,及时的提问往往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课始时的提问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上课过程中的提问可以疏通和理顺学生的思路,引导学生的思维方向,开阔学生的思维视野;课尾提问可以引导学生反思总结,开拓思维。教师要善于利用或创设一个最佳时间,提出问题,使问题在解决的同时,唤起学生内心的解题向往,发展思维。例如,讲解一道计算比赛场次的题目时,教师请4位学生上台来做握手游戏,游戏的规则是“每2位同学之间都要握一次手”。游戏完毕,教师问:“各位裁判,1号同学共握手几次?”学生很快回答:“3次。”教师再提问:“那么,4号同学呢?”学生中开始有小争议,有的说“0次”,有的说“3次”,课堂里热闹起来,然后请说“3次”的学生具体说明理由,进而达成思维共识。
  三、认知的偏差处追问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认知出现偏差的现象比较常见,这也是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例如,学习“角的性质”时,教师说:“我在纸上画了一个60度的角,在黑板上画了一个60度的角,又在操场上画了一个60度的角,这三个角哪个大?”有学生说:“当然是操场上的那个角大!”教师又说:“我把一个60度的角再放在10倍的放大镜下一看,你们猜,现在看见的角是多少度了?”这一追问,学生们众说纷纭,他们通过热烈的讨论和实际测量,得出角的大小与所画的边的长短无关,角的大小决定于夹角的大小。
  四、思维的受阻处引问
  教师要善于在学生的思维临界状态下适时点拨,促使学生“顿悟”,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及时提供科学的思维方法,为学生指明思维的方向,打破思维定式,突破难点。例如,教学“倒数”时,有的学生自然认为“倒数就是倒过来的数”,学生凭借自己的认知经验,用生活化的概念迁移到了对“倒数”这一概念的初步认知中,阻碍对正确知识的学习。面对学生“倒数就是倒过来的数”的回答,教师不应简单地加以否定,可以在追问中让学生反思探究,发现自己认知的不准确,寻找正确的定义,完善认知经验。
  五、规律的探究处设问
  在规律的探究处设问,可以促使学生在课堂中积极思考,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维学习新知识,发现新规律,从而感受到学习的乐趣,获得自主探索成功的体验。巧妙设问,让学生由疑惑不解走向积极思维,最后豁然开朗,体验成功的快乐。例如,教学“梯形的面积公式”时,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剪下给出的一组梯形,看看哪两个能拼成平行四边形。先拼一拼,求出拼成的平行四边形和每个梯形的面积,在小组里交流,然后填表。小组讨论以下问题:(1)拼成平行四边形的两个梯形有什么关系?(2)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与梯形的上底、下底有什么关系?平行四边形的高与梯形的高有什么关系?每个梯形的面积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呢?(3)根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怎样求梯形的面积?
  总之,课堂提问既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教师只有从根本上形成对课堂提问的正确观念,才能在实践中发挥课堂提问的灵活性与有效性,让课堂精彩纷呈!
  (责编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