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开头“重点句”句型训练指要

2011-12-29 00:00:00王相武
语文教学之友 2011年4期


  深入到作文的开头段落去分析,其中无外乎由两种句型构成:一种是重点句,又称主句,在段落中起着核心作用,支撑开头段落的表达;另一种是一般句,又称从句,在段落中起协调作用,辅助开头段落的表达。因此,以“重点句”句型训练为突破口来作文开头,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在指导学生作文开头时,可以从如下几种典型的“重点句”句型写作入手。
  句型一:直接入题句
  “直接入题句”中的“题”即“题旨”、“主旨”的意思。开头写好直接入题句以后,文章的思想一语道破,它犹如一辆超特快列车,能在顷刻之间使读者进入该文要表达的“意境”,给人以入题快捷的美感。
  例一:五三中学是我深深爱着的母校。她在我心中是冶炼思想的熔炉,是吮吸知识琼浆的摇篮,是维护生活的襁褓。(《我心中的母校》的开头)
  例二:随着阅历的增加,我对 “掷地有声”有了别样的理解。一句体贴的话落入心田,宛若手指轻巧地抖落键盘,我那心空顿然间便响起美妙的音符;一句勉励的话落入心田,宛若棒槌自如地撞击牛皮鼓面,我那心空顿然间便回荡铿锵的鼓点;一句信赖的话落入心田,宛若气息缓缓地流淌于笛孔,我那心空顿然间便飘荡婉转的乐章。(《一句话的力量》的开头)
  解说:例一共两句话。首句为一般句(从句),点明“我”的母校,为后面的重点句(入题句)服务;次句为重点句(主句),从思想、学习和生活三方面点明母校于“我”的意义,从而点明全文题旨。例二的首句是一般句,引出要描述的对象——“话”;次句是重点句,以三个精美的比喻,形象地揭示了“话”于“我”的意义,从而透露出文旨。
  撰写直接入题句时,要把握好两点:1.引导学生构思时围绕标题确立主题思想(包括支撑的材料),切不可让学生不明主题而凭空胡乱撰写;2.围绕主题撰写揭示主旨的语言,语言力求准确、生动,适当运用修辞手法。
  句型二:直接入情句
  直接入情句指开头起笔或继一般句(从句)之后抒写作者情感的句子。其作用除制造一种浓厚的抒情氛围感染读者以外,还兼有点示主旨和开启下文的作用。以“入情句”为核心的开头饱含情愫,感染力强,引人入胜。
  例一:我平生最爱的是爸爸的笑容。爸爸那敦厚的笑容啊,洋溢着无尽的慈爱与关怀;爸爸那温馨的笑容啊,渗透着热情的理解及信赖;爸爸那甜美的笑容啊,充满着巨大的鼓舞和力量!(《爸爸的笑容》的开头)。
  例二:家庭、学校和社会——生命赖以成长的驿站,生命赖以成长的港湾。每当忆及我港湾里的少年生活,我的笔下就会有情感汩汩流淌:家庭这个爱的港湾呀,我在此触及到了人世间最珍贵的父爱;学校这个爱的港湾呀,我在此感受到了人世间最纯洁的师情;社会这个爱的港湾呀,我在此领略了人间最诚挚的善心!(《爱的港湾》的开头)。
  解说:例一共两句。第一句为一般句,点明“我”最爱的事物;第二句是重点句,以议论兼抒情的笔调从慈爱、理解、鼓舞等方面揭示了爸爸“笑”的内涵,抒发了对爸爸笑容的赞美之情。两个句子一前一后配合完美,表达和谐。例二也是两句话。第一句为一般句表达什么是港湾,作者似乎在按捺情感;第二句是重点句,颂扬“港湾”的收获,作者的情感似潮水般奔涌而出,大有势不可挡之势。
  训练直接入情句句型写作分两步进行。第一步“捕捉情感”,即让写作主体仔细回味在心海泛起感情涟漪的事件,并由此生发情愫,或爱、或憎、或喜、或悲……这种情感便是主宰全篇的思想。第二步“呈现情感”,即将主题思想以抒情的表达方式呈现出来,语言讲求有情、有味、打动人。
  句型三:直接入景句
  以“入景句”开头即起笔就描绘景物,其目的或渲染气氛,或铺设舞台,或以景(物)喻人。这种开头常对与中心事件相关的一景一物简笔描绘,既简洁生动又新颖别致,倍受读者青睐。
  例一:黄昏,没有落日的余辉,只有纷纷的小雨从空中洒落。我注视着这宇宙中的小精灵久久地思索着,任思绪随小雨飘飞……(《小雨中的回忆》的开头)
  例二:夕阳西坠,晚霞已布满了天空,西边的天际一片通红。爷爷扛着犁走在田埂上,脚步稳健、平实,我一边牵着大水牛尾随其后,一边欣赏晚霞编织在天空的那离奇的画……(《夕阳》的开头)
  解说:以上两例各具特色。例一描绘雨景展示环境,引出回忆。例二描绘晚景,铺设舞台兼以景喻人。读之清新自然,深邃隽永。
  撰写直接入景句要做好两点:一是设景要有针对性,所绘之景必须与文章的材料有密切的联系,或烘托,或象征,或暗示;二是描写要细腻、精当,讲求点染。
  句型四:直接入物句
  大凡写人记事之文均涉及一物件,且物件之名赫然出现于文题之中。开头若扣此物落笔则入题快、扣题紧、韵味浓。这类以扣物描写为开头核心的句子即直接入物句。靠“直接入物句”支撑的开头很新颖,很别致。
  例一:我家客厅东墙上的神龛酷似一本绝妙的史书。祖辈们在此挂的是神牌,他们写下了迷信的一页;父辈们在此挂的是祖宗牌,他们写下了效忠的一页;如今,轮到吾中华之新辈在此挂的是香港回归计时牌,我读到了爱党爱国的一页。(《计时牌前盼回归》的开头)
  例二:亲情是一道神奇的防火墙。当生命在成长的道路上有危险降临时,这道墙能成功化解;有寒潮侵袭时,这道墙能成功阻隔;有忧愁缠绕时,这道墙能成功消除。(《神奇的防火墙》的开头)
  解说:例一紧扣题中物体“牌”起笔,从“神牌”到“祖宗牌”再到“计时牌”。铺陈排比,暗暗衬托,逻辑性强,大有曲径通幽、引人入胜之妙。例二则紧紧围绕“墙”这一线索物件,分三个方面概述亲情的作用以开启下文。
  撰写“直接入物句”,要掌握如下“入物”技巧:1.依文题释“物”,若文章题目中含物件名,且即将叙写的事件又与之有关,开头就以释“物”或绘“物”起笔;2.依材料设“物”,如果文题不含物件名,就可巧妙设计一个贯穿材料的线索——物件,有了物件线索,开头亦可以释“物”或绘“物”起笔了。
  句型五:直接入议句
  议论绝非议论文的专利,在记叙类文体(包括记叙文、散文和小说等)中也大有用武之地。议论除了在一件事情记叙末了揭示意义、阐发中心外,还可在开头借议论引出描述对象,领起全篇。不过,写在开头的议论要求精当、得体、深刻,如此才能平添牵动中心事件的引力。此种写在记叙类文体文首,用来牵出事件的核心句子便是“直接入议句”。
  例一:心理上拥有青春远远胜过生理上拥有青春。这是我的“荆州之行”从一个“夕阳”的故事中悟出的哲理,故美其名曰“古城顿悟”。(《夕阳的故事》的开头)
  例二:因为有了接触,再加上相对运动,所以生成摩擦。这印证了我与班主任李老师从相识到了解,再到走进对方心灵的交往过程。(《零距离产生的美》的开头)
  解说:例一首句(重点句)下笔入理:“心理上拥有青春远远胜过生理上拥有青春。”它仿佛是绽放在文首的一朵理性的花朵,给人突如其来的陶冶;次句(一般句)则由理引出夕阳的故事,自然开启了下文。例二首句入理:“因为有了接触,再加上相对运动,所以生成摩擦”;次句则顺势引出我和班主任之间的故事,自然领起全篇。
  直接入议句的写作有两个标准:1.“议”要精粹警策,就是入理深刻、经典,近乎名人名言;2.“议”要自然得体,欲做到这一点就必需“理”从事来,“理”因事生,所以,在写“入议句”前,有一个关于材料的构思与分析过程。
  句型六:直接入事句
  开头不枝不蔓、直截了当道破所记之事的句子即直接入事句。直接入事句可以不依赖从句,独立完成开头;亦可依赖从句,作渗透补充。这种开头的特点是直接、鲜明,给读者以开门见山、直奔事件的感觉。
  例一:“一个和尚挑(呀么)挑水喝,两个和尚抬(呀么)抬水喝,三个和尚没(呀么)没水喝……”一个暮春的早晨,我哼着歌曲,怀着对曾贻人笑柄的仨和尚的好奇与牵挂,前往坐落在五岭山的观音寺。(《三个和尚的近况》的开头)。
  例二:爸爸立在春天的草坪上,双手牢牢地拽着风筝,风筝飞得好高好高。与其说爸爸在放飞风筝,还不如说爸爸在放飞烦恼。这几天,家中突如其来的“短信风波”令他不快,将他紧紧缠绕。(《短信风波》的开头)
  解说:例一首句为一般句,描写歌声,次句为重点句引出事件——采访观音寺;例二首句为一般句,描写铺垫性事件——爸爸放风筝,次句为重点句引出中心事件——短信风波。
  直接入事句美在入事快捷。那么,如何快捷入事呢?一要巧妙选取角度,可入事之发端,入事之纲目,入事之线索,入事之背景,入事之尾声,入事之细节,入事之铺陈;二要巧妙运用笔触,笔触要生动、细腻、活泼,有现场感,有意境感。
  上述重点句,或入题,或入情,或入景,或入物,或入议,或入事。实际上它们都是一个个明确的思维角度,都是一个个实用的写段技法。以此训练开头的写作,教师会觉得有抓手,大有“授之以渔”之感;学生会觉得有方向,大有“受之以渔”之享。
  (作者单位:江陵县五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