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互改作文中的常见病及对策

2011-12-29 00:00:00张增光
语文教学之友 2011年4期


  许多老师为了提高作文教学的有效性,锻炼学生的作文能力,提高学生作文的兴趣,经常会让学生进行作文互改。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值得提倡的,它不仅把教师从繁重而无多大意义的批改中解放出来,更重要的是,它体现了学生是作文主人的教学思想,其中的益处不必细说。但在这一操作中我们也会发现一些问题,如果不及时给予有效解决,互改的质量就会大打折扣,不仅影响学生写作的积极性,甚至还会产生其他一些负面影响。从下面的表格中我们或许就能看出一些问题。(此表是一个班42位同学互改作文的结果汇总)
  此表反映出来的问题大致有以下几点:
  一、思维定势,寻找缺点
  在学生的思维中,改作文就是找缺点、挑毛病。因此,他们总是竭力去搜寻被改作文中的不足之处,这一点从学生的批语中最能体现出来。如眉批中的优点只有9处,而缺点是98处,几乎是1∶11。总批中竟然有14位同学没有被肯定一个优点,即使是优缺点并存的批语,也是习惯于把缺点写在前面,优点写在后面。
  二、评价单一,缺少人文
  学生改作文,大部分是从立意、选材、修辞、语言、错字、病句等几方面着手。表现在批语上,要么“句子优美,语言简练”,或者“中心明确,内容充实”,或者“内容不够具体,语句不通顺”,要么“事例与中心不符”。很少针对作者在文中所表现出来的立志、处世、做人、交往、思想、情感等方面,或劝,或勉,或褒,或贬。学生每次看到的都是千篇一律的面孔。时间长了,他们就会产生一种枯燥、单调的感觉,对批语失去兴趣,从而影响了批语的作用,降低了批改的价值。表中的激励语言有无的比例是3∶39,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思考。
  三、批语笼统,缺乏针对
  学生改作文往往不能深入而具体,写出的批语也是蜻蜓点水,不痛不痒,缺乏针对性。如一位同学的批语是“写的少了些,内容不充实,语句描写不够具体”;再如“文章语句流畅,如果把不优美的句子修改一下,会更好”。到底哪些句子优美,哪些句子需要修改,没能具体指出。这样的批改对文章的作者并无多大帮助,这种现象占了全班的3/7。
  四、得分、批语,前后不符
  按常理,得分高、批语好,说明某次的作文是成功的。但得分与批语不符的现象也会出现在学生互改中。一位同学的批语是“废话太多,词语重复,句子要简洁”,得分却是90。另一位同学给一篇作文打60,而批语是“本文写了割麦的情景,体现了割麦的快乐,但有些语句不优美”。从批语上看,基本上肯定了这篇作文,但得60分,这令人始料不及。
  五、总体评价,前后矛盾
  这种情况虽然出现不多,也该提提。一位同学的批语是:“这篇文章整体较好,但语言要简练,句子要优美,文章要引人。”且不说批语有无语法错误,文章的整体好在哪儿只字未提。
  针对以上问题,教师应从以下几方面加以引导。
  一、突出激励性
  人性最深层的需要就是渴望别人的欣赏与赞美。学生的作文是其凝神聚力的精神产品,在他们心中,可能是最佳的。如果得到别人的赏识,无疑会有一种满足感,成就感,尤其是得到同学的认可,还可能会有一种自豪感。突出激励性原则,要让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享受到成功作文所带来的快感,从而提高写作的兴趣,增强写作的自信心,真正把作文当作易事、乐事。好的文章,毫无疑问应大赞而特赞。如果整篇很平淡,就要看看有无出彩的段落;如果无好段,要看看有没有优美的一句话,甚至闪光的一个词。撇开构思立意,语修逻文,看看该文有无说真话,诉真情;他的字,或许写得不错,也可以作为加分的依据。带着欣赏的眼光去看别人的作文,总会发现闪光处。突出激励性,并不是无原则地堆砌赞美之词,该指出的缺点,决不能隐瞒。
  二、体现人文性
  现代教育提倡培养人文精神,关注人性。作文不仅是文字的组合,更是作者精神产品的呈现。所以作文批改,除传统的批语外,还应增加一些丰富多彩的人文语言。它不仅避免了枯燥、单调,而且充满浓浓的人情味,给作者一种温馨感。或许一句贴心的话能让作者感到人间的温暖,一句激励的语言能使他走出心情的阴霾,一段富有哲理的论述能帮他解除已久的困惑。它是作者的心灵之声,也是批阅者的生活体验,是实现批改者与作者心灵沟通的途径。如:“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阳光总在风雨后,暂时的挫折怎会阻挡你前进的方向,努力吧,明天你会见到灿烂的阳光。”“友谊是一株树,只有你我他共同浇灌,它才能枝繁叶茂。用心呵护,让我们的友谊之树万古长青。”再如:“滴水穿石,绳锯木断,恒心和毅力会帮你走向成功。作为同学的我,永远为你加油。”如果在批语中加进一些名言、诗句,那又该是多么富有诗情画意!
  三、加强针对性
  加强针对性就是要防止走马观花式的看文章,杜绝不痛不痒、大话、空话、套话式的批语。鉴于学生的知识水平和鉴赏能力的局限,教师虽不强求写出全面而深刻的批语,但也要尽力写到位。如,一篇文章的思路不清晰,如何才能是清晰的;一个事例是推动了情节的发展,还是生动地表现了人物;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外貌描写是否符合他的性格、地位、身份;一个词放在这一句中为何不恰当,换哪个词更富表现力;文中多余的材料,删去的效果如何,都要一一指出。做到有针对性,需要长期的锻炼和教师耐心的指导。
  四、注意一致性
  这一点需要学生互改时统筹兼顾:优点多,得分必定高;整体很好,缺点只能是小细节;眉批中的缺点多,总批中就不能以优点为主。一致性不难做到,教师需时常提醒,让学生反复斟酌,努力写出流畅、连贯的批语,打出恰切的分数。
  五、杜绝人情性
  如果细心,我们还会发现,有的学生会在刚领到作文时,先要看看是谁的。如果是自己好朋友的,则常常会打个高分;相反,如果是自己平时不太喜欢的同学,不管作文优劣,常常给个低分。这种带着个人感情进行作文批阅的学生虽然只是少数,但是教师也要加强监督和引导,防止这类不负责任的事情发生。
  让学生互批作文,虽然体现了学生是作文主人的教学思想,但是这种思想是建立在积极、健康基础上的,是建立在教师真诚的帮助和有效指导上的。但愿我们能通过学生的作文互改,实现改者和被改者写作水平的比翼双飞。
  (作者单位:徐州市经济开发区中学)